少年心怀不轨 反遭“鬼”吓(图)

作者:轻描淡写 发表:2017-05-02 0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少年心怀不轨反遭“鬼”吓
人心生一念,神佛尽皆知。神明护佑善良人,绝对有道理。(图片来源:Pixabay)

许多民间故事都在宣扬因果报应的道理,大家也都觉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理。除了恶人尚未遭报,以及坏人已经遭恶报,但惩罚实在是太轻的那些例子以外,你可曾发觉某些遭到恶报的人,实在是被惩罚得过重了?其实,是我们心中的那把尺已经偏移了,才会对很坏的念头也不觉得有何不妥,相对来讲,当然会觉得做坏事之人的下场过于惨烈了。况且,命运的玄妙正是来自于世代的因果积累与上天的巧妙安排,令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断定,更遑论能擅自改动。

轻薄少年遭“鬼”吓 终生患病为恶报

虽说因果相连,起恶念会有恶报。但初次阅读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中的〈荔姐〉一文,仍不禁为这名想轻薄女子未果的少年感慨,觉得此恶报有些严重了。此文主要诉说一名女子为了免遭少年轻薄,而刻意装鬼吓他的事情:

满老太太,是我(指纪晓岚)弟弟的乳母,她有一位女儿名叫荔姐,嫁给邻近村民为妻。有一天,荔姐收到消息说母亲生病了,她等不及夫婿同行,就惊慌狼狈地奔回娘家去。

那时已经晚上了,仅有缺月透出微微亮光。她回头见到一个人在后头急急的追着,她估摸应该是强暴之徒,可是旷野无人可呼救。于是,荔姐就隐身在古冢的白杨树下,她将发簪与耳饰通通收入怀中,解开腰带系在脖子上,接着又披散头发,吐着舌头,瞪大眼睛直视前方。等到那人快要靠近时,她反而招手示意要他来坐。等到那人逼近观看时,以为是吊死鬼,吓得跌伏在地上,起不来。

荔姐直接狂奔得以免受侵扰。等到荔姐一进家门,全家人吃了一惊,缓缓地问出了实情,家人既愤怒又觉得可笑,都开始在议论得向邻里追究那位少年是何人。隔天,村中已经闹腾地传说着某家少年遇见鬼,中了邪病,那个鬼至今还跟着那少年。少年已经发了狂,神智不清的胡言乱语着。后来什么医药符箓都不见效果,那个少年竟然终身罹患癫痫。

此事或许是因为恐怖之余,邪魅趁机侵袭了那位少年,也未可知;或许是一切幻象,都是由心而造就,也未可知;或许神明惩罚恶人,暗自夺取他的精魄,亦未可知。无论如何,此事都可以成为轻狂之人的戒鉴。

神佛知人念 古籍之例为警戒

你若看完此文,是不是也觉得那位少年惨遭严重的恶报呢?他没有真正的做错事,却为恶念付出终生的代价。还是你觉得少年的恶报另有解读,也许只是巧合,他的病症只是惊吓过头,最后却造成他看似被邪魔缠身的惨况,导致大家解读为神佛给予心术不正者的惩罚。其实,依照古人所言的“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之理来看,人的一丝一念,神佛都看着呢!少年即使是顿生歹意,在那一瞬间,护佑善良百姓的神佛岂会不知!

世界的生活型态在变,人的观念也跟着转变,有时候连自己的念头是善是恶都分辨不清。虽是如此,天理正道却不曾移转,也不会改变,因此才能成为世人应该恪遵力行的圭臬。诸多不言而喻的至理名言与精神价值,就这样潜伏于无法计量的古籍中,以各式各样的历史典故、荒野传奇或歌谣诗文等形式呈现,意在传递人世真理,藉以感化人心,教导人们要做好人。

不过,历朝历代的文人所记载的事例,虽说有些过于玄奇无常,杜撰的成分居多,但无非是执笔者想凭借贴合生活之例来劝勉世人多行善事,切勿以为恶小而为之。纪晓岚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就以笔记形式记录不少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惩恶扬善之事,大伙儿虽然会质疑故事的真假,却不得不说那些故事是人世最佳的借鉴。

神佛有安排 警示似偶然

即使记述的都是难查真伪的古代之事,但也真够让人心惊的了。换个角度想想,若是觉察自己有些理亏心虚,有些寒颤,那就是本身的心念或行为处事还不够端正,使得这些故事起到了抑恶扬善的效果。这时不妨再进行检验:你觉得自己的心念时时刻刻都够正派吗?能一点儿偏差都不会显现吗?

别以为萌生了坏念头,做不成坏事就相安无事了。别忘了〈荔姐〉所示的道理:一但积累的邪念过多,阴恶侵噬了自身之际,势必事态外显。虽然说可能会出现众人都不明了的突发状况,但这就是神佛的绝妙安排,等着世人醒悟,看似是偶然,但实则是给心存坏念之人的警示。

 

参考资料

黄国声译注;安平秋审阅《阅微草堂笔记》(台北:锦绣,1993)

《阅微草堂笔记》、《菜根谭》(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