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为康熙帝创立,位于乾清宫庭院内
【看中国2014年01月15日讯】乾清宫庭院在清顺治、康熙两朝,实际上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国家权力重心。皇帝日常办公、接见臣工、读书学习、生活起居,皇子读书和皇帝办公厅——包括秘书处、机要处、侍卫处、研究室、智囊团等,都集中在这座庭院里。
康熙书房就是南书房,在干清门到乾清宫这个相对独立的乾清宫庭院里,院的周围有40间门庑环绕,四维(面)主要有四殿(昭仁殿、弘德殿、端凝殿和懋勤殿)、三房(南书房、上书房和敬事房)、两处(奏事处、批本处)和一宫(乾清宫)等建筑和机构,其中干清门里西侧,坐南朝北的一处就是南书房。
南书房的设立是康熙帝的一个创造,这是应军事之需、行政之需、学问之需和情趣之需。说军事之需,是因为当时正进行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军报紧急而繁多,指示应迅速及时,皇帝身边需要有军政顾问和机要秘书。说行政之需,是因为康熙帝是勤政君主,三藩平定后,皇权集中,日理万机,处理政务,也需要一个贴近的咨询、秘书班子。说学问之需,是因为康熙帝酷爱读书学习,经史子集,天文地理,算学音律,地方民情,随时请教和探讨,需要身边有机要的师友。说情趣之需,是因为康熙帝喜欢书法、绘画、诗词、文玩,也需要人同趣相通,同好相逑。所以,南书房建立后,没有因平定三藩之战结束而结束,而是坚持下来,并制度化、规范化。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的最初动因是:其一,康熙帝身边的太监、宫女,没有文化或文化不高,不能同他研讨经史,切磋书法;其二,各大臣都有职务,也不能随时陪伴身边,日侍左右;其三,他们住地离皇宫较远,随时咨商,很不方便,每日派员,轮流值班。其四,加强皇权,抑制旗权。所以要设南书房,这些随侍左右的大臣应是:品德高尚,学艺专长,任事专职,住近宫廷。
南书房的名称。“书房”是清入关前的旧名,“南”字是因书房在乾清宫南面,所以称南书房,又称南斋。雍正时在圆明园也设有南书房。最早正式入直南书房的官员为张英和高士奇。南书房官员称南书房行走,但自大学士到侍郎等,都称翰林,进出南书房,可走干清门。但进出门时都由内监或侍卫陪同,不可个人单独进出,在书房门外的院里也不能随便走动。
南书房的官员,地位特殊,称为“内廷”。“内廷”官员有哪些人呢?一是御前大臣,二是军机大臣,三是南书房翰林,四是上书房师傅,五是内务府总管。就连内阁大学士、内阁官员都算外廷,而不算内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内阁为外廷。内阁又为什么算外廷?因为雍正朝从内阁分出军机处,军机大臣算内廷,大学士也就算外廷。南书房翰林与内廷官员进入内廷,从干清门出入。
南书房翰林,挨近皇帝,参与机要,容易得宠,升迁较快。但是,南书房翰林,也蛮辛苦的——官员虽以入直南书房为荣,但不知其苦:“咫尺天颜,垂手侍立,久之则气血下注,十指欲肿。若派写进呈书籍,则终日伏案而坐,两脚不得屈伸。”有人说:“伺候时立得手痛,钞录时写得脚痛。”皇帝到南书房的时候,值班的翰林们都要到门外站着回避,“呼某人则入,不呼则候,帝去乃入也”。皇帝同每个人谈话内容,都是两人间的机密,外人不得闻知,更不能外传。
南书房值班的翰林,文具由内务府办理;饮食由御膳房供应。早餐在家里吃——《履园丛话》记载:徐干学饭量大,每早入朝,吃实心馒头五十,黄雀五十,鸡子五十,酒十壶,可以竟日不饥。同朝张玉书古貌清(q),早餐只食山药两片,清水一杯,亦竟日不饥。大多南书房值班翰林,伙食标准有规定:“每餐每日肉菜半桌,稻米一仓升,茶叶一钱。”(《清宫述闻》)可以喝免费的茶水。夏天,从五月初一日开始,每天赐给冰块,装在大盘里乘凉。时令鲜果,地方特产,时常供应,也受赏赐(如字画、笔砚、眼镜、鱼类、鹿肉等)。
南书房也有趣闻:状元于敏中初直南书房时,一日同僚谈锋正浓,于敏中微闻声音,疾呼其同僚说:“老头子来矣!”话音刚落,乾隆驾到。乾隆帝听到说自己是“老头子”,颇不高兴,严厉诘问。翰林们很紧张,不知如何回应。这时,于敏中机灵地对答:“万寿无疆曰老,首出庶物曰头,父天母地曰子。”乾隆帝一听,转愠为喜。于敏中节节高升,很快升为尚书,后官至大学士。
康熙少年智擒鳌拜的故事,有的书说就发生在南书房。康熙帝召鳌拜到南书房进讲经史。鳌拜遵旨进入,内侍以折一条腿的椅子请他坐,而以另一内侍站在椅子后。命赐茶,内侍先把茶碗用开水煮,使杯极热,鳌拜一接,茶杯坠地。持椅子的内侍,乘势一退,椅子歪斜,鳌拜倒地。鳌拜在国君面前,倒地、歪椅、摔杯、洒茶,实属大大地不敬。康熙帝呼曰:“鳌拜大不敬!”布库内侍,扑而擒之。但《啸亭杂录》和《归田琐记》记载,是鳌拜入见时,康熙帝召羽林士卒或布库少年将他擒捕的。
来源:文化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