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海航集团-资本篇

作者:何清涟 发表:2017-04-28 12: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7年4月28日讯】中国海航集团再度被放在高强度聚光灯下,海航是以其掌门人陈峰的神秘、公司善于资本运筹且有“用不完的钱“而抢眼球。

海航:一颗备受质疑的企业界明星

中国的著名企业当中,海航显得与众不同,因其“神秘”与“外界读不懂”,一直都处于媒体的新闻聚光灯下,因而报道完整:从2005年以来到现在,每隔几年就有篇类于起底的深度报道。用Google能搜索到的最早的一篇深度报道是2005年9月的《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中国没有人能看懂海航》,2011年12月《解密海航圈钱迷局:大规模收购陷入巨额亏损》,2016年11月《从飞机翅膀都买不起到成为香港地王海航怎么玩?》(又名为《海航资本“空手道”:掌门人陈峰的”皮影”控股术》)。

上述海航的专题报道涉及面甚广,从其起家、资本运作、内部管理,直到靠山,几乎是多年持续报道,每篇报道都等于一份公开的企业档案。《新京报》于4月23日发表《海航“迷雾”:股权结构复杂隐秘国开行授信1000亿》,旋即删除,但北美新浪网上全文转载。本文引述数据与资料主要出自上述四篇深度长报道,除另有出处,不再一一注明。

比较有趣的是,有关海航的报道,几乎从《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中国没有人能看懂海航》开始,所有相关报道基本上都是在看似正面报道中夹杂了严重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否定。按中国惯例,一家企业如果在媒体充满怀疑的注视之下,能够再走三五年,就算运气不错。海航背负着舆论的怀疑眼光,能够走到今天,也算是奇迹。

海航主要集中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出资股东及因获赠干股的不出资股东,后一种人成为股东就是企业出于寻找靠山的需要。因此,本人梳理十几万字的各种报道,按照大家眼下关心的问题分成资本篇与靠山篇,目的是化繁为简,让读者清晰了解与海航有关的两大基本问题。

海航的超能不平常

2005年发表的《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中国没有人能看懂海航》,原始出处是《时代人物周报》,经由新华社转载而荣登门户网站,获广泛传播。

这篇文章几乎奠定了此后十余年当中有关陈峰与海航集团报道的基调,以后的相关报道主要是资料方面与时俱进的更新。该文介绍了陈峰及海航在业界的三大谜团:

一、业内认为陈峰是资本运作高手,但陈峰却否定这点,只承认自己是“充分利用资本发展实业的高手”。

资料显示,2005年,海航集团的资产总额是189.6亿元,到2015年底,其资产总额达4687亿元,十年之内,海航资产增加了24倍。2004年末,海南航空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94.3%,净资产只有14.29亿元,却承载了253亿元的资产规模。相比三大国有航空集团同一时期普遍70%左右的负债率水平,海南航空94.3%的负债率确实太高。后来,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2015年为75.46%,负债总额则高达3537亿元。

陈峰认为自己所掌控的海航这些年来的腾挪闪移没有人能理解。尽管业界、学界一致认为海航的核心竞争力是资本运作,但是陈峰一直不承认自己是一个资本运作高手,他在十多年前曾有个自我定位说明:“资本运作的高手是不断利用资本市场的机会实现财富和价值的增长,而我是充分运用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每次机会,来支持我实业的发展。所以我不是资本市场运作的高手,我是实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机会的高手。”

二、海航作为一家1999年上市、并且是A、B、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

这几乎是中国股市史上难得一见的殊遇。这与吴小晖的安邦公司获得金融行业全牌照一样,没有强大靠山加持,几乎难以做到。

三、玩空手道的行家:拿别人的钱来玩儿。

融资,重组,再融资,是海航一以贯之的资本扩张方式。2000年1月在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海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此海航开始推进集团化战略。据虎嗅统计,现在海航集团旗下(含参投资)上市公司情况,其中A股上市公司8家,港股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公司12家,另有3家公司(思福租赁、海航酒店、渤海保理)待新三板挂牌,“海航系”三大板块上市公司净资产约1900亿人民币。

从1000万人民币起家资本到如今1900亿家当,陈峰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招就是通过游说划拉来大额资本为己所用。几乎所有的报道都一致承认:陈峰是“说故事”的高手,其资本都是他说故事游说来的。

陈峰最得意的是“说故事”说来两架飞机。海航初建之时寻找担保银行,因为银行不懂,陈峰先开讲收益:飞机从海南到北京一张票1000块,可以装150人,来回就是30万,一天再飞个北京,再飞个广州,去掉成本一天就挣45万。于是上海一家银行动了心。双方商定使用固定利率结算贷款,仅此一项银行就净赚100多万美元。银行很高兴,问到担保对象是谁?陈峰表示,如果还不起钱,就以飞机抵债。作产权登记时,银行自动将本属于自己的飞机划在了海航的账上。这相当于“我不仅借给你钱,还首先把飞机交给了你”,如此这般,陈峰轻松地拥有了两架飞机。

这样的故事我只在电影里见过。银行都精于算计,要打动银行的故事,得有多么擅长游说,读者可以发挥想象力。

第二招则是通过“做大做强”,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1993年,37岁的陈峰受海南省政府之命拿着1000万起手,正式组建运营海南航空公司之时,用陈峰本人的话说,那点钱连“飞机翅膀都买不起”。但到了1999年,发行1.64万股A股,融资9.43亿,海航开始扩张之途。2000年起,民航总局对国内航空公司进行战略重组,让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唱主角,吞并地方航空公司。为了不被“吃掉”,海航主动出击“壮大自己”,2000年至2001年海航先后并购重组长安航空,新华航空与山西航空。截至2015年底,海航集团资产总额达4687亿元,较之2005年的189.6亿元资产总额,十年之内,海航资产增加了24倍。

地处天涯海角的海南航空,能够“吞并”其他三家航空公司,其资本不外有三:一是原来在民航总局的人脉(陈到海南之前,曾在中国民航总局办公室工作);二是擅长与国际接轨,国际资本大鳄索罗斯曾是海航的第一大股东,因索氏的支持,海航成了首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三则要归功他本人展示的能力。此处提及的一、二两点将在靠山篇里仔细分析。

陈峰的资本运作自有独门法宝

融资方式无外乎股权投资(私募、股票等)、债务融资(公司债券、银行贷款等)。在众多文章中,《从飞机翅膀都买不起到成为香港地王海航怎么玩?》一文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海航“资本空手道”主要招式,最有价值之处是点破了海航最大的谜团:在海航20多年的发展里,其“高负债率”为什么不是海航的“阿基里斯之踵”。

在虎嗅统计的“海航系上市公司图”中,20余家公司的平均负债率在75%左右,这一负债率高出行业平均指标,但海航通过以下办法化险为夷:一、海航系互保,抱团举债,借钱不难;二、上市公司分兵行动,连环定增,降低负债率。三、加速国际化,寻找优质标的,“待价而沽”。四是陈峰的危机公关能力。

这四点导致海航的“投资逻辑”畅通无阻:买进要“奇货可居”,卖出要“待价而沽”,结果是资产本身的增资助推资本运作,海航资本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海航方面还可以宣称:“航空行业本身属于重资产的高负债率行业,80%的负债率非常健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责任编辑:岳尔 校对:文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