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八分书”开创盛唐书法新气象(组图)

作者:静容 发表:2024-06-11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唐玄宗宋真宗禅地只玉册墨拓本
唐玄宗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书法家之一。图为“唐玄宗宋真宗禅地只玉册”墨拓本。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天资过人,英明果断。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亦擅长书法,尤善八分书,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书法家之一。在位近44年,享寿76岁,是唐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皇帝

即位初期励精图治 开创“开元盛世”

李隆基出生于祖母武则天临朝称制时期,幼时受武则天宠爱,生母窦氏却因卷入“巫蛊之祸”被武则天处死。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与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剿灭欲效法武则天登基掌权的韦后一党。父亲李旦再次即位,是为唐睿宗,同年册立其为皇太子。

延和元年(712年)七月,唐睿宗禅位,李隆基成为唐代第九任皇帝,改年号“先天”,是为唐玄宗。先天元年(713年)七月发动“先天政变”,大获全胜,铲除太平公主党羽,终结唐高宗中期以来后宫掌权五十余年的局面。

唐玄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良,成为继贞观之治以后唐代国力达到最巅峰的“开元盛世”。但执政后期逐渐安于享乐,生活奢华,宠爱杨贵妃,听谗言罢良相张九龄,任用奸佞李林甫、高力士、杨国忠等人,贪污腐败,国势日颓。又重用安禄山等外族,爆发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以致生灵涂炭。唐肃宗即位后,被尊为太上皇,病逝后,諡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因宋、清两代皆有名讳含“玄”字的皇帝,故亦称“唐明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政绩和评价较为复杂、矛盾的皇帝。

盛唐书法新风貌 “八分书”丰腴浑厚 

自唐太宗大力提倡书法艺术以来,唐代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局面。尤其八分书经过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皇帝唐玄宗积极倡导,蔚为风气。

汉隶以先秦篆书为基础。虽然形体宽扁,并增加蚕头雁尾的波磔用笔,但用笔、章法等仍近于篆书。唐代八分书则是以楷书的结体、章法来写隶书,用笔以隶书为主,或掺着汉隶中的篆法、蚕头雁尾,强调每个字的主要笔画、波磔,成为传承又创新的八分书新面貌。

初唐的八分书风貌由欧阳询〈房彦谦碑〉观之,朴茂严整、遒劲险峭,有别于盛唐时期丰腴雄壮之姿。书风转变的原因在于唐太宗非常推崇骨力,初唐书法以瘦硬刚健为美,而盛唐时期书风受唐玄宗的影响,审美观转变,丰腴浑厚的新气息在唐玄宗的书法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北宋魏泰评曰:“唐初,字书得晋、宋之风,故以劲健相尚,至褚、薛则尤极瘦硬矣。开元、天宝以后,变为肥厚,至苏灵芝辈,几于重浊。”

“宫廷书家集团”带动民间八分书潮

唐玄宗传世书迹很多,代表作品有〈鹡鸰颂〉、〈石台孝经〉、〈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龙角山纪圣铭〉、〈凉国长公主碑〉、〈鄎国长公主神道碑〉、〈大唐代国长公主碑〉、〈阙特勤碑〉等。

〈鹡鸰颂〉

李隆基手书《鹡鸰颂》孤本
唐玄宗〈鹡鸰颂〉为传世仅存之墨迹。

开元年间某日,约有千只鹡鸰翔集于宫殿,飞鸣行摇不畏人。唐玄宗联想兄弟五人相聚和乐情景,召魏光乘撰〈鹡鸰颂〉以喻兄弟互助之情,亲自书写横卷一幅,为传世仅存之墨迹。此幅作品运笔精到,丰厚腴美,淳厚萧散,与王羲之〈兰亭序〉相似,但笔画更丰润浑茂,可见盛唐书风之转变。黄庭坚评论此卷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唐太宗)之风。”

〈石台孝经〉

李隆基 唐石台孝经墨拓本
〈石台孝经〉集唐玄宗、唐肃宗二位帝王的隶、行、楷、篆四种书体于其上。(以上图片来源皆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石台孝经〉刻石是一块巨大的长方柱体,四面刻字。由唐玄宗亲笔抄录并注解孔子《孝经》原文,以隶书字体书写。结构庄严,用笔丰美,恢弘大度,极富贵气。因建造于三层石台上,故名。碑额“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篆书由唐肃宗李亨所写,最珍贵之处正是集唐玄宗、唐肃宗二位帝王的隶、行、楷、篆四种书体于其上。

〈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位于泰山大观峰,亦称〈泰山唐摩崖〉、〈东岳封禅碑〉。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是唐玄宗封禅泰山后撰书之摩崖刻石。字体巨大,浑厚遒劲,结构紧密,呈现出盛唐豪迈的气象。

唐玄宗喜好八分书,开启盛唐新的审美观点。影响所及,集贤院和翰林院八分书家人才济济,成为一个“宫廷书家集团”,带动民间兴盛的八分书潮,对盛唐书法风气有深远的影响。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