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香”独特的对应关系(图)

作者:初新整理  发表:2024-06-05 10: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四季示意图
四季示意图(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Pexels)

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自然节律变化、一年之中气温变化的关键日子,以及节气究竟是如何影响着衣食住行。节气体现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其实,除了与自然变化挂钩,我们还能进一步探究二十四个节气跟之间的对应关系。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二十四节气与传统香文化彼此结合后的状况,以利各位了解适应时节变化,能达到身心调和,并深切感受自然与香和谐共融共生的独特魅力。

众所周知,二十四节气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于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及地面气候演变次序,进而将一整年划分成二十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差距15日。

前人为了记忆便利,遂编造出了〈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虽然整首歌只有短短四句,却因文句简短、凝练,连雉童都能轻松背起来。

那么,这二十四个节气又分别跟哪些产生对应呢?

提及香,许多人会联想到女子。没错,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香文化确实跟女子有着紧密关系,像著名女才子李清照在词作中,即写下诸多关于熏香的记录。在《红楼梦》中,亦着墨贾宝玉在潇湘馆中看见黛玉、宝钗、宝琴和岫烟围坐在薰笼上取暖、说话的模样。

更特别的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高僧佛图澄不只会聆听声音做吉凶预言,在手掌上涂抹杂有胭脂香料的麻油之后,能看见千里外的事物,甚至曾烧香念咒,为距离遥远的购香弟子驱除盗匪。不过,举再多古例,想必更为人知晓的是女子闺阁之称:古代女子闺房往往因为在室内使用造型小巧的熏鑪和薰笼来焚香,出现了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氤氲状况,故获得“香闺”这一雅称。

对比古今,现今社会使用香并非奇事,早早成为司空见惯之事,可见香文化及其用品延续迄今,化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透过生活中的香文化,还能让我们看见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与个人修为及特质。

至于这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独特的自然气息和人文内涵,同时具有对应的香气表达及香药配方。无论是节气香的制作或使用,均是文化传承,亦呈现生活美学与养生之道。在诸多讲述香学的文献里,以明朝万历年间的周嘉胄所著的《香乘‧晦斋香谱》最著名。该书载说:“春季所焚香品,须有百花之气息……若值春雨潇潇,则山斋雅轩,瀹茗度曲,御一炉适时之梅花名香,烟霞蓊郁,梅韵悠长。”

由此可知,古人已经认为随着四季的不同,使用的香也各有不同。用香,大有讲究。

专者认为,春季的香气主要在于唤醒生机,夏季的香气理应为人们带来清凉,秋季的香需帮助人们感受收获与宁静,冬季的香气应对保暖与内省起到作用。

总而言之,春分因昼夜均且寒暑平,万物复苏,草木生发之际,故适宜使用五行之木香,可选择茉莉、玫瑰等等清新花香,以进一步迎接炎夏到来;夏至则因阳气最盛、白昼最长,可选择橙花、茉莉、柠檬等等明亮又热烈的香气,好呼应炎夏的活力与热烈;还可选择沉香、苏合香等等香气清幽、通透性强的香;秋分则因昼夜均且寒暑平,正值西风萧瑟、寒意日浓,故可选择檀香、柏木等等沉稳的木质香,以进一步感受秋季的宁静与深沉及丰收的喜悦;冬至因夜长昼短,逢万物蛰伏的冷气袭来之际,故可选择香草、檀香或雪松等等温暖深沉的香气,以感受到温和、宁静、舒适之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们往往在冬日里不时关闭门窗,故适合在此时际采用闷香,好只闻得到香味,却少见烟气。

二十四节气以无形语言 引导万物生长、凋落。当我们在各个节气中运用香展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美,自能在放慢步调之间,探索更丰富、更多采多姿的生活方式。虽然随着节气不同来使用香的要求不断推陈出新,激发更多创意、灵感,亦开始讲求个性化用香,但无论如何,在强调跟自然之间的融合时,理应选择天然、无添加、无有害成分的香料,以避免身体收到损伤。

最后,建议各位记住二十四节气的降临日,以及相对的涵义,以利掌握天候,同时能知晓此时此刻应该使用哪一款的香。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