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老师是谁?享有盛名的卫夫人(图)

卫夫人〈笔阵图〉是“永字八法”前身

作者:静容 发表:2024-05-27 10: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列女图 册 卫铄临池,1799年
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尤擅楷书。(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说到书法家,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由于他的名气如此之大,使他的老师卫夫人也因而享有盛名。“永字八法”亦是学书者必知的笔法,那么,您听过〈笔阵图〉吗?

东晋女书法家卫铄妙传钟繇笔法

卫铄(272年~349年),字茂猗,号和南。东晋女书法家,家学渊源,为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恒从妹(一说从女)。汝阴太守李矩之妻,通称卫夫人,相传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

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尤擅楷书。虽书风不及钟繇宽广,但熔钟繇、卫瓘笔法于一炉,字形由钟繇的扁方变化为长方形,清秀嫺雅,已具成熟的楷书样貌。又融入女性的婉媚,后人称誉“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卫夫人有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中,以及〈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

〈笔阵图〉是练习书法的基本功

书法论着〈笔阵图〉是卫夫人所撰的说法流传很广,但也有一说疑为王羲之或六朝人伪讬之作。此篇论述笔画、执笔、用笔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可谓练习书法的基本功要诀,也是“永字八法”的前身。

〈笔阵图〉认为书道的精微奥妙,难以形容。文章开头明言:“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书法用笔之妙,位列“三端”(文士的笔端、武士的剑端、辩士的舌端)之先;笔势遒劲有力如银钩,“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最奥妙无穷的即是书。此与钟繇“用笔者天也”,透过用笔来体现天道是一样的说法。

〈笔阵图〉中非常强调笔力:“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且“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和老师钟繇一样,强调笔力和筋骨。她认为书法品位高者“多力丰筋”,肉多臃肿则是“墨猪”。

魏晋人讲风骨,以“瘦硬”为美,后代人则崇尚“丰腴”或“肥劲”。卫夫人将“筋”、“骨”、“肉”之说引入书论中,为后世书法创作、欣赏开辟新思路,影响后世深远。

〈笔阵图〉是“永字八法”前身

卫夫人认为多观察大自然,能掌握到写书法的美感。所以她用自然界万物来比喻书法的七种笔画,可谓“永字八法”的前身。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陆断犀象。

乙[折]百钧弩发。

丨[竖]万岁枯藤。

㇏[捺]崩浪雷奔。

最后,卫夫人说“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她和蔡邕、钟繇一样,皆提倡“取万类之象”,如同以上七种笔画,皆有所象,给予后世书家很大的启发。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