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的归途
陈先生应该算是“深度”海归了,在海外摸爬滚打了8年。1994年北大研究生毕业后,他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取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两年后在当地一家半导体工厂做了3年的工程师,年薪3万元。“当时找工作还是比较顺的。新加坡那时一般大学生的年薪是2万,他们对在当地获得硕士学位的留学生还比较认账。”新加坡经济危机后,陈先生又想到美国留学。2000年6月,他顺利进入了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2002年陈先生回北京找工作,却发现没有几年前在新加坡那么容易了。“我对国内的行情不了解,不知道用人单位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几经周折,陈先生进了一家电子厂,但处境微妙:“他们不愿放手让你去做,但是急切地需要你提供国外的模板。”陈先生说那家公司的薪水是每月不到1万,因为公司里有许多清华的学生,如果薪水太高,恐怕会引起不愉快,而人际关系也很复杂,“许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后来,陈先生实在忍受不了,就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现在月薪7000元左右。
近两年,国内企业对海归的态度日趋理性。东方赛博咨询公司的申跃胜先生说,现在许多公司招聘海归都有非常具体的着眼点。海归身价在前几年网络经济泡沫的时候比较高,是因为他们对国外的模式很熟悉,只需要拷贝一个国外的商业计划就可以赚钱。但是泡沫破裂之后,人们需要更实在的东西。现在用人单位对海归的专业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这是与国界无关的东西,掌握了就是抢手人才;二是海外市场知识,适用于那些正在向海外发展的国内公司;三是海外投资项目管理,例如半导体行业,现在还很少有人做。
高投入不能实现高增值,是目前不少海归颇为郁闷的事情。高小姐曾经到英国一所中等高校学习商务专业,两年的留学生涯一共花费了25-30万人民币,这些经费基本上都由家里提供。回国后,她却加入了媒体行业,月薪在五六千左右。如果纯粹从成本角度计算,她肯定是得不偿失。“我在出国留学前已经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了,所以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