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生】漢賊不兩立 王業不偏安(圖)

作者:雲中君 發表:2020-09-30 08: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諸葛亮在蜀國弱小的前提之下,仍然不忘克復中原的大志。六出祁山,主動出擊。
諸葛亮在蜀國弱小的前提之下,仍然不忘克復中原的大志。六出祁山,主動出擊。(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南宋謝枋得在《文章軌範》引用青城山隱士安子順之說:「讀諸葛亮《出師表》不墮淚者必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墮淚者必不孝,讀韓愈《祭十二郎文》不墮淚者必不慈」。由此可見,《出師表》、《陳情表》和《祭十二郎文》這三篇文章堪稱古代經典文章中的典範,內容情真意切,其精忠、至孝和純情深得讀者的共鳴。這三篇文章之中尤以諸葛亮的《出師表》在後世評價最高,流傳最廣,稱得起是一篇千古絕唱。

幼讀《出師表》之時,雖然並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但印象最深的詞句是其中的三句名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名句也經常為後人引用。

漢賊不兩立 忠義傳千古

青年時代當我通讀《三國演義》時,內心充滿了許多疑問而不得其解。記得當時於其中最大的疑問就是蜀國在同時鼎立的三個國家之中是一個比較弱小的國家,在軍事及各項實力都不如另外兩個國家的前提之下,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六出祁山,主動出擊?而且魏國雖然強盛卻並沒有侵蜀,即使不願意屈就稱臣,蜀國只要堅守險要關隘就足以自保,大可不必冒險與大國爭強。而且在諸葛亮去世之後,他的得意門生姜維明知其智慧不如其先師,卻也不畏艱險,八次伐魏。雖然敗多勝少,卻也稱得上前仆後繼,心志可嘉。這個疑問曾在我心中盤旋了很久,直到中年時代又一次拿起《三國演義》時,書中的一句話突然點醒了我,使我頓時恍然大悟,這句話就是「漢賊不兩立」。

「漢賊不兩立」在《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中可以找到詳細的出處,原文是:「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十一月,上言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其意思是說蜀漢與曹魏不能同時並存。比喻誓不兩立,不共戴天。自古正邪不兩立,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把屈膝降敵視為奇恥大辱,諸葛亮在江東舌戰群儒時,為激怒孫權與曹操對決,就曾說過「若其不能(與曹操抗衡),何不從眾謀士之論,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當孫權反問劉備為什麼不投降時,諸葛亮回答說:「昔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之冑,英才蓋世,眾士仰慕。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又安能屈處人下乎!」孫權聽了此言之後,不覺勃然變色,拂衣而起,退入後堂。由此可見忠孝節義在古人的心目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即使面臨強敵也要堅守心中做人的準則。

忠貞之士寧為玉碎 奸佞之輩貪生怕死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漫長歷史長河中,受「忠孝節義」中華傳統價值觀的薰陶,湧現出了許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貞之士。古代有田橫五百壯士捨生取義,近代有國軍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寧死不屈。即使是無名的市井小民,一旦他有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氣節,就足以名傳千古,光照後人。歷史上任何一個壯烈殉節的英雄,背後都有一個悲壯慘烈的故事。歷朝歷代的忠臣義士都曾抱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定信念,面對威脅利誘而寧死不降,展現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古人都崇尚「舍生而取義」為人生的至理。古代思想家孟子就曾說過:「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是啊,死亡固然讓人感到恐懼,但是喪節叛變更使人感到可恥,也十分令人所不齒。一個永恆的主題貫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那就是不屈的氣節。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歷史上從未有人否定過這個結論。

《宋史》中談及文天祥、陸秀夫,沒有將其描述成頑抗到底的愚頑之輩,而是充滿了崇敬之意;《明史》中的史可法和袁崇煥也得到了應有的評價與褒揚。相反,像秦檜之流那樣的賣國奸臣以及屈膝投敵的貪生怕死之輩歷經千百年還在遭受後人的唾罵。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