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緣—中國茶道養生(好評連載之三)(組圖)

作者:希雅 發表:2024-12-26 10: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茶可以幫助⼈的身⼼解毒,促進⼈體的健康。(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1.3茶修身養性的特點

1.3.1茶葉的形態特點

⼀片小小茶葉,從上古的身⼼療癒,到唐宋的詩歌⽂化、佛道修⾏,再到近現代的飲食⽣活,伴隨了這期⼈類⽂明的五千年。它是粗茶淡飯,也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宇宙和神靈賦予⼈類的健康⽣活⽅式。

雖然⼈們往往是因為疾病的提醒,才赫然發現自⼰失去了健康,但健康的內涵遠遠不只是不⽣病,健康是⼀個整體概念。從健康的英⽂單詞「health」來看,它源自古英語「hælþ」,這個詞與「whole」同源,都來自於原始日耳曼語詞根"hailaz",進⼀步可追溯⾄印歐語系根「kailo-」,意為「完整」、「未受損」。所以疾病扮演的真實角⾊,本來只是整體健康亮起的紅燈。

那茶為什麼有這麼⼤的能⼒呢,可以幫助⼈的身⼼解毒,促進⼈體的健康

首先從茶葉的形態特徵上,可以⼀窺端倪。⼈們早就明白⽣物的形態與功能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比如仿照鳥類的翅膀建造⾶機,仿造魚的身形建造潛艇。對於藥用植物,也有類似的原理。從⼀片茶葉,能看到葉片的邊緣有著細小的鋸⿒。在草藥中,鋸⿒是具有解毒能⼒的⼀個顯著

特徵。因為毒素附著在⼈體內,鋸⿒能夠有效的將毒素進⾏剝離。如果有切麵包的經歷,就知道對這種鬆軟的物品,⼑再鋒利也不好切,必須有鋸⿒來增加摩擦⼒。

茶葉向內的葉脈對應著⼈的⼼靈層面。
茶葉向內的葉脈對應著⼈的⼼靈層面。(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再來看茶葉的葉脈。葉脈類似於⼈體的經脈,也是葉片中⽣命能量的運⾏路線。它不是葉片中最常見的向外張開的樣式,可以清晰看到,在靠近葉片邊緣的那⼀圈葉脈,呈現圓弧形向內收斂的樣式。能量運⾏是⾁眼不可見的,所以對應的功效主要是作用在同樣不可見的⼈的⼼靈層面。(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緣網站 獨家)

⼀⽅面,茶葉的鋸⿒對應著幫助⼈身體層面的解毒;另⼀⽅面,茶葉向內的葉脈對應著幫助⼈的⼼靈向內看向內找,如此便能收穫有形與無形、身與⼼,⼀陰⼀陽雙⽅面和諧完整的健康。中國古⼈還提出「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前面七件事是物質的⽣活,後面七件事是精神的追求,茶恰屬於物質與精神轉換的中間,茶道也可以說是中道。

1.3.2中醫古籍記載的茶葉功效

在中國歷朝歷代的中醫古籍當中,對茶葉身⼼兩⽅面的功效有著非常詳細的記錄,以下列出其中⼀部分論述。

《神農本草經》「茶味苦,飲之使⼈益思,少臥,輕身,明目。

」華佗《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

孫思邈《千⾦⽅》「令⼈有⼒悅志」,「以茶⼊枕,可明目清⼼,通經絡,延年益壽。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茶治便膿⾎甚效。」

《本草綱目》:「茶苦⽽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為百病,⽕降則上清矣。」

《唐本草》:「茶味甘苦,微寒無毒、主瘘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主下氣,消宿食。」

陳藏器《本草拾遺》:「破熱氣、除瘴氣、利⼤小腸。」

《本經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寒,最能降⽕消痰,開鬱利氣,下⾏之功最速。」

《本草經集注》:(主)好眠。

《食療本草》:利⼤腸,去熱,解痰。

總結⽽⾔,在無形的精神與⼼靈層面,茶的功效主要有益意思,清⼼,悅志,好眠,延年益壽。簡單來說,在無形的精神層面,茶能⼈⼼神清淨,思維敏捷,志向開闊,睡眠好且長壽。在有形的身體層面,茶的功效主要有降⽕去熱,明目,解痰,利⼤小腸,利小便,治痔瘡便⾎等。喝茶對健康的益處真是不少。

同時,從中醫典籍描述的⽅式上也能觀察到,它來自於道家修⾏的特點。它的描述具有整體性,從茶的味甘苦(苦後回甘),到茶的性微寒無毒,因⽽具有降⽕的作用,從⽽⼼清神明經絡通,再⽽解痰利⼤小腸。可以說,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因緣關係,不僅茶的味、性與功效是關聯的;⼈的觀念、情緒與⽣活⽅式,⼈體能量的運⾏,⼈做出的善惡⾔⾏,疾病與健康的狀態,都是關聯的。(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緣網站 獨家)

茶緣
茶緣茶(圖片來源:茶緣茶)
歡迎關注「茶緣茶」。https://www.naturenergy.us/ 茶緣網站 獨家(圖片來源:茶緣茶)



責任編輯:文麗 来源:茶緣茶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