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起孩子的暑假,中產教育焦慮症的間歇性發作(圖)

作者:曾於裡 發表:2017-07-29 07: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養不起孩子的暑假,中產教育焦慮症的間歇性發作
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中產階層其實處於一種疲於奔命的狀態。(圖片來源:Pxhere)

【看中國2017年7月29日訊】這兩天,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家長們的朋友圈熱傳——一位在企業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出頭,女兒在廣州某外語學院附屬名校讀五年級,家裡大頭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卻連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這位高管媽媽算了一筆賬:女兒去一趟美國遊學,10天20000元,女兒平時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元;7月份鋼琴考級,每週要上兩節鋼琴課,200元一節,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語、奧數、作文3科培訓班6000元,這麼幾項加起來就要35000元了。

這個新聞在網路上引起不小的討論,不少人聚焦於家長的教育方式上,認為教育是不可以用錢堆砌的,家長的抱怨背後其實是種「炫耀」。教育方式是否妥當暫且不論,但在我看來,

家長的抱怨背後並不是什麼炫耀,而是一種實打實的焦慮

新聞的主人翁,是一位月薪3萬元的媽媽。試想一下,假如她是月薪30萬或者家底上千萬元,那麼孩子一個暑期35000元對她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抑或者,她如果是月薪3千元的農民工或流水線工人,那麼她的孩子很可能是留守兒童,她根本無力支付起孩子的任何培訓費。

月薪3萬元,剛好在這二者中間,她既不是上流階層,也不是溫飽線上的社會底層,她不上不下夾在二者中間。

她其實就是中產階層的一個代表,上流階層沒有她的焦慮,社會底層無暇她的焦慮。一旦我們從這個視角再看這個新聞,就會發現它一點都不「新」,它不過是中產階層教育焦慮症的又一次發作,只不過這次又換了一個新聞由頭。

從早前的學而思教育熱潮,《小別離》熱播時引發的留學熱思考,清華畢業生買不起清華學區房的自嘲,乃至於不久前的中產育兒鄙視鏈的出爐……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中產階層在子女教育上的左支右絀、捉襟見肘,他們被一種深重的焦慮所裹挾。

教育是穩固階層最關鍵的途徑

他們雖然可能從事體面的工作,有著相對穩定的收入,但房子、車子、孩子、養老、社會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壓力,以及對於未來的不穩定預期,讓他們時刻有一種下墜的恐慌,他們必須竭力維持自身階層的穩固。

這種恐慌和焦慮,很自然地傳遞到他們的育兒觀上,

他們希望子女至少也能夠處於同樣的階層,而教育則是最關鍵的途徑。

但是,在中產階層聚集的大中城市,優質的教育資源非常有限,中產階層只能擠破腦袋爭搶,這一方面導致了競爭的內容花樣百出、並不斷白熱化,另一方面則反過來加劇了中產階層的教育負擔。

幾年前還只是學區房、語數英的課外輔導,後來也開始流行鋼琴、舞蹈、游泳、繪畫、航模、編程等才藝輔導班,家長們一擁而上,這類補習班也開始火熱起來。最近兩三年普遍出現了暑期遊學,假期到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地轉一圈,遊學班打出的旗號往往是練習英語表達、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開闊學生視野,但也要小几萬塊。

不少家長就陷入了新聞裡那位媽媽的焦慮中,「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實;不花吧,對不起孩子更不踏實!」。暑期遊學也熱起來了,而負擔變重的家長,焦慮也更為深重。

中產階層疲於奔命,但無法一勞永逸

可以說,

在子女教育問題上,中產階層其實處於一種疲於奔命的狀態。他們無法做到淡定從容,任爾東南西北風,我就是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快樂成長云云。

這一方面是,優質的教育資源競爭越發激烈,你的「無為而治」可能會導致孩子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因為

無論是我們的教育制度還是教育價值觀,本質上都還是分數教育,你最終都得靠高考成績說話。

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中產階層意識到,如果說高考是分數的戰爭,那麼步入大學乃至社會後,就是背景之爭、資源之爭、文化之爭了。背景和資源並非人人都有,但在文化上卻不能讓孩子落後。

有學者指出,教育內容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屏障」,文化屏障是一個階層的文化符號,一個農村孩子雖然拿到高分進入名校,但他可能從未出過省、英語口語不佳、對計算機不夠熟悉,這種「文化屏障」往往導致農村孩子無法很快且順利地融入大學生活,並在之後的一系列競爭中落後。這才是才藝輔導和暑期遊學受追捧的本質原因。

可惜的是,即便中產階層已疲於奔命,他們仍無法一勞永逸。因為不確定性仍舊存在,競爭更為激烈多樣,上升更為艱難,稍不留神就有落後的風險。

他們只能時刻繃緊一根弦,並勒緊褲腰帶,生怕孩子錯過了什麼,生怕無法為孩子負擔什麼。

他們的焦慮和艱辛,唯有在一次又一次新聞事件中間歇性地得到宣泄,並無人撫慰。

雖然嘲諷中產階層在輿論中很容易得到喝采,在不少人看來,他們進退失據的樣子體面全無,可笑又可悲。但如果從功利和務實的角度看,他們的所作所為的確是在當下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下,最不壞的選擇了。

成為清醒的智者固然值得讚賞,但努力趕上時代踉蹌的背影也無可指責。你我都明白的,這可不僅僅是他們的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華啟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