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擷圖)
現今企業征才,對職場EQ的重視有增無減。在面試壓力下,如何巧妙回應不支吾、如何不被激怒,在在都是決勝關鍵。在人資界閱人無數的許書揚,教你求職、換工作時面對「陷阱題」的好EQ!
為了快速、準確地瞭解求職者,很多企業都努力發明「新題庫」。以下是一些針對EQ的常考題,剛聽到時,可能令你傻眼;但你當下的反應,正好凸顯出對情緒的掌控能力。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是為免一時語塞或慌張失措,最好都事先思考過。
當初辭職時,你主管的反應是?
許多人聽到這問題會當場愣住,好不容易才擠出幾句:「基本上主管也同意……他不反對我多往外闖一闖……」然而,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容易被解讀為「不曾被慰留」,意味你在前公司的評價不高。
若你答覆:「我之前已提辭呈3次,每次都被老闆說服留下來,只是過了一年後,發現問題一直未獲改善,我只好……」;又或是:「曾與主管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只是最後仍未盡人意,才決定換跑道……」,都更能讓面試官感覺自己重視工作,是深受肯定的員工。
你說自己如何厲害,請舉例說明?
很多人資主管喜歡採用「行為式面談」,不會只問一句:「你覺得自己抗壓性如何?」就了事,若你隨意回一句:「我抗壓性超強。」對方就會要求「舉例說明」,以證明所言非虛。
最近有位臺灣大學畢業生的履歷,令我印象深刻。他對自己抗壓性強的描述是:「當我在廣西當交換學生期間,剛好罹患HRN1病毒,在人生地不熟、醫療資源極度不足的情況下,我獨立克服危機……」,這就是個有力的舉證。
離職後,是誰接你的位子?
若你答得模糊:「這我不太清楚……」,容易讓人覺得你跟之前的公司「不歡而散」,因此漠不關心,或是人緣欠佳,與之前的同事沒有聯絡。
相反的,若你可明確回答,顯示你跟前公司仍維持相當聯繫;若當初你曾推薦別人接任,或被老闆委託尋找接替人選,那就更加分,表示你即使離職仍深受信賴。
與同事間是否有過不愉快的相處經驗?工作中讓你最生氣的是什麼?
以上這2問,都是想瞭解你的情緒耐受力及衝突處理模式。此時不要一味粉飾太平,若回答「從來沒有過」,難免被視為虛偽。最好強調「自這些失敗經驗中學到的課題」,以及「之後如何避免同樣的錯誤再發生」。
例如有個新鮮人說,他曾請教資深同仁如何處理某件事,對方建議他A方案,但非常有主見的他後來選擇了B方案,同事因此覺得被擺一道而不高興。這對他來說是個不愉快的經驗,但也從中有所警覺:一旦開口問人,最後卻沒有採納,最好先向對方說明。有了後來的自省,即使是失敗經驗也能轉為正面教材。
你下班後都做些什麼休閑活動?
若休閑時多從事動態、與人互動頻繁的活動,容易顯示人際關係良好,像日本企業最愛參加過校隊或團體運動的員工;反之,若回答都在家上網,可能被視為不擅人際互動。
以你的學經歷,竟可拿到(或開出)這麼高的薪水,真讓我意外!
遇到這類「挑釁式」問題,別急著抓狂。現在很多企業,尤其針對業務,常運用「壓力面談法」法,例如刻意挑剔你的學歷或狂砍薪水,藉此觀察你如何回應。
此時若貿然動怒,可能導致破局,但過於軟弱也會失分,顯示不夠有自信,欠缺立場。理想的態度是不卑不亢,不要覺得生氣或受傷,冷靜針對問題說明。
若面試官挑剔你學歷不足,不妨懇切表達,過去因為某些原因未能多讀書,但未來希望在職進修;若被質疑待遇要求太高,可主動提議在試用期先降低希望待遇,「但我會證明自己值得,試用期滿請重新評估調薪。」以退為進,爭取空間,也彰顯風度。
善用技巧展現良好EQ,其實比令人咋舌的學經歷更佔優勢,能讓你在求職第一關馬到成功。
来源:Cheers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