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有個關塔納摩(圖)

作者:李萬明 發表:2010-09-08 03: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題記:2010年8月30日,原《檢察日報》所屬刊物《方圓法治》的記者(注:今年6月離職)、北京作家謝朝平被陝西渭南警方從北京家中帶走,理由是「涉嫌非法經營(via:網易新聞)」。

謝朝平的作品《大遷徙》記錄了三門峽移民的歷史遺留問題,渭南地區移民是作品主角。出版後就被渭南市文化稽查隊全部沒收,當地新聞部門和警方曾多次找出版方交涉。

那麼這本《大遷移》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毒草」,讓渭南方面如此恐慌?下面這個文章,是渭南市移民局工會主席李萬明寫給渭南地方政府和媒體的一封公開信…


三門峽:一道橫切在黃河上的疤!

就沒收《火花》雜誌增刊致地方政府的公開信

渭南市人民政府並領導同志:

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支援舉世聞名的三門峽水庫工程建設,也為了使黃河中下游億萬人民免遭水害之苦,我市數十萬移民堅決服從國家建設大局,積極響應中央發出的「遷一家,保千家」、「一人遷,萬人安」的偉大號召,發揚社會主義的無私奉獻和自我犧牲精神,毅然舍棄世代耕耘的膏腴沃土和原有的富裕生活,背井離鄉遠遷到寧夏、渭北的不毛之地,有的還被政府遷移8次之多。他們幾經遷徙折騰,家產損失殆盡,生活十分困難,長年不得溫飽,家境一貧如洗,餓死、凍死的不計其數。有的為生計賣血度日或沿門乞討,有的借房居住,有的棲身土窯,有的幾代人同室,有的人畜共舍,有的全家人晚上只蓋僅有的一條被子,有的因無棉被便把水缸放倒躺在缸裡苦度寒夜。至於無錢製衣、無錢娶妻、無錢看病、無錢上學的狀況,則更是屢見不鮮之常事。

為了生活和生存,移民艱難地、苦苦地掙紮在貧困線上。再者,因鬧返陝而掉入黃河急流或冰窟淹死者大有人在且歷歷在目,因生活不下去而自殺的也不乏其人,還發生了諸多妻離子散、賣兒賣女以至家破人亡的悲劇。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遷居寧夏的移民因食不裹腹(據說那時候把當地的野菜、草根和樹皮都吃光了),甚至還出現集體死亡的瘮人場面,一群群飢腸轆轆的七、八十歲的移民老人背靠南牆,晒著太陽,精神萎靡,有氣無力,心情凝重,默默無語,伴著時間活活地餓死。飢餓——迫使這些向來受人敬重和贍養的老人們居然絕望地走向了集體辭世的道路。此情此景真是驚心動魄,慘不忍睹,催人淚下,揪人心碎。

廣大移民在屢次遷移的折騰中,在窘迫生活的煎熬中,在謀求生存的掙扎中,在長期困惑的逆境中,他們真是受盡了天下苦,遭遍了人間罪。我在此要大聲呼喊:我們渭南三門峽庫區這些忠厚老實、多災多難且又可敬可愛的60萬移民群眾,當屬為國家水利建設作出了重要奉獻和犧牲的赫赫大功臣。

還值得一提的是,當初修建三門峽水庫時值建國初期,國家財力緊缺,因此給我們陝西三門峽庫區的移民經費人均僅1千元,且此款全部用於移民部門的工作經費,群眾未享用1分錢,其多次搬遷和建房的費用全都是由個人自理。而如今,國家撥給四川三峽庫區的移民經費人均4.5萬元,而且據說撥給河南小浪底庫區的移民經費人均高達11萬元。我省移民與外省移民的經費標準簡直是牛蟻之差,天壤之別啊!因此可以說,國家過去在修建三門峽水庫時,因當時財力緊缺,確實是把我們陝西渭南的移民虧待了。

半個世紀的搬遷折騰對移民來說的確是刻骨銘心的,是幾輩子也忘不了的。移民從遷出到重返庫區,五十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年輕小夥現已成為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長期來都有一個願望,總想請人把他們幾十年曲曲折折的移民經歷寫一本書留個作念,以便讓子孫後代能詳細瞭解並永遠記住爺輩、父輩們既轟轟烈烈、又坎坎坷坷的移民生涯。這同政府寫地方志、寫工作總結是一樣的道理、一樣的意義。試想,政府都能讓人寫地方志、寫工作總結,難道移民就不能請人寫他們的移民史書?否則就會落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話柄。我認為地方政府也有責任和義務幫助移民完成撰寫我市移民史書的光榮任務。2006年秋,最高人民檢察院所屬《方圓法制》雜誌記者且擔任過多年檢察官的謝朝平來庫區採訪時接觸到了移民群眾,他便應邀承擔起了幫助移民寫書的重任。移民說,等這本書寫成發行後,他們將會精心收藏,代代相傳。

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要關心和支助弱勢群體」。人常說:「同情之心人當有之,天地良心人當懷之。」難道說這些乃為國家功臣的移民鄉親不值得世人去同情、去支助嗎?!我堅信但凡有一點良心和良知的人,皆會挺身而出想移民所想,急移民所急,為報答和補償廣大移民群眾對國家水利建設所付出的巨大奉獻和犧牲而幫助他們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當然也包括為其寫一本記述移民50多年滄桑歷程的紀實性史書。

4年過去了,謝朝平完成了寫書任務,書名叫《大遷徙》,從而圓了移民多年的夢。上月,他與《火花》雜誌社北京採編部聯繫並辦理了各項手續,遂以該社 2010年增刊的形式出版發行。今年6月26日,謝朝平把這期雜誌送給了移民,並托我在渭南城區找個地方存放一些,說隨後將由移民找我領取。次日,渭南市文化稽查隊便以「這期雜誌屬非法出版物」為由將其全部沒收。與此同時,庫區各縣市政府還派出大批公安干警、鄉鎮幹部和文化稽查隊員從移民群眾家裡搜走了大批《大遷徙》增刊。這真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世道不公啊!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地方政府竟然脆弱到了連移民手裡拿一本書也如聞驚雷、如臨大敵的地步。記得在2006年,為了給中央某刊物做工作不再報導華陰市滯留移民救災款之事,華陰市便派人赴京給該刊贈送了10萬元的「滅火費」。而這次政府又給《火花》雜誌社贈送了多少錢的「滅火費」呢?人們對此疑心重重。

應該說,本期《大遷徙》增刊是記述渭南三門峽庫區移民的真實故事,它與陝西著名女作家冷夢1998年編著的《黃河大移民》屬同類書目。令人不解的是,當年《黃河大移民》的出版發行十分順利,沒有任何障礙。但這次不然,當《大遷徙》增刊出版發行後,卻羈絆多多,阻力重重。見鬼!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如今已步入法治社會,一切執法行為皆鬚根據客觀事實依法辦案。倘若說經過渭南市文化稽查隊深入核查,這期增刊確屬非法出版物的話,那麼就應當將此案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火花》雜誌社相關領導、編輯及印刷廠或者本書作者的刑事責任,同時還要附帶民事責任給以大額的經濟處罰。對此,我要求必須看到司法機關對上述相關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判決書以及實施經濟處罰的司法文書,絕不容許走後門、和稀泥、搞妥協而放任遷就任何一個製造非法出版物的犯罪份子。再者,讓非法出版物——《大遷徙》增刊登載我李萬明的一些素材和照片等,這無疑是對我本人名譽的嚴重損害和侵權,我作為一名受害者,自己當然要通過司法程序,而向製造此非法出版物的犯罪份子提起給我恢復名譽並附帶經濟賠償的訴訟要求。

換言之,如果看不到司法機關對上述相關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判決書和經濟處罰書,並且看不到製造此非法出版物的犯罪份子,那就說明這期《大遷徙》增刊不是非法出版物。試想,假若沒有製造非法出版物的犯罪份子,則哪會有非法出版物呢?!這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如果說本期增刊不是非法出版物,那麼渭南市文化稽查隊就應將這批增刊全部歸還給本人。

在這裡,我覺得有必要談談庫區地方政府與移民的關係問題。概括講,政府與移民不是魚水關係,而是貓鼠關係。政府對移民老是採取高壓政策和嚴打措施,頻頻動用公安、武警、特警、聯防隊、國保大隊、文化稽查隊、治理公路車匪路霸隊員以及司法機關等專政工具與執法隊伍。移民說:「政府是為了鎮壓移民才成立公安局的。」庫區經常是武警開道,警笛呼嘯,殺氣騰騰,形成一片白色恐怖。他們把這裡當作公安戰士的練兵場,把移民當成司法制裁的活靶子——動不動就對移民實施經濟處罰、治安警示、電話竊聽、監控跟蹤、傳喚傳訊、晝夜審問、行政拘留、刑事批捕、非法搜查、任意羈押、警棒襲擊、手銬伺候、亂用刑法、刑訊逼供、勞動教養、判刑坐牢等種種手段,又僱用社會上的黑惡勢力毆打移民。再者,華陰市甚至還在庫區設立了一個專門整治上訪移民的秘密據點,其大門外面沒挂任何牌子和標誌,且平日鐵門緊鎖,而在第二道門上掛著「上訪人員法制學習班」的牌子,因此外人對這個據點概不知曉。該據點其性質和作用如同美國在古巴設立的關塔那莫集中營,政府只要抓住上訪移民,不分青紅皂白,就將他們統統關押在這裡進行教訓、虐待和制裁,移民在此沒有一點人身自由。群眾傷心地說:「政府給我們移民簡直連一條活路也不留。」

某些官老爺把庫區當作自己的天下,一手遮天,為所欲為,不給移民民主,限制移民自由,實行的完全是一套君主專制式的獨裁統治。據華陰移民回顧,自1986年移民返庫以來,被政府和公檢法實施各種制裁的移民起碼超過2萬人次以上。一些領導為了保全其自身利益,便不惜對移民出重拳,下毒手,真是什麼惡事都能做得出來,實在教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看樣子,某些領導是存心要逼著移民學習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了。總之,庫區不講法制甚至踐踏國法的黑暗狀況,的確給我們法制化的中國抹了黑,丟了臉。

多年來,移民向地方政府屢屢舉報上億元移民經費被亂花亂用、損失浪費等腐敗問題,卻石沉大海,無人受理和查處;移民在清明節給一位移民局幹部的母親掃墓,政府便派出600多名干警、武警和黨政幹部到處設卡,圍追堵截,還把移民打傷流血,其野蠻行為令人髮指;移民向中央反映庫區10萬畝預留土地不翼而飛的問題,便給移民判處「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逮捕入獄。就拿移民陳思忠來說,此人乃是一個耳聾、腿瘸、身材瘦小、沒有文化且老實本分的七旬老翁,他能顛覆了國家政權嗎?陳思忠在獄中委屈地說:「別說顛覆國家政權,我連顛覆村委會政權的能力也沒有,而且連顛覆政權的夢也沒做過一次。」再者,他們甚至還將八十多歲的移民老人因上訪而關入大牢,判了勞教。這簡直就不是人幹的事情,真是殘忍狠毒,喪盡天良,大逆不道。移民痛苦、無奈地說:「我們現在所處的地位就是古人說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移民儘管蒙冤受屈,但只能忍氣吞聲,任人欺辱和宰割。」

2003年渭河發生特大洪災,溫家寶總理親臨渭南察看災情並慰問災民,總理當時向災民承諾說:「中央不會忘了你們,一定會幫助你們度過難關的。」隨即便指示國家發改委給華陰受災移民下撥了5906萬元的緊急救災款。可是誰知此款竟然被當地政府任意滯留和挪用,到3年之後的2006年,給移民僅僅只兌付了50萬元,佔不到5906萬元的1%,此事曾被諸多媒體曝光。受災移民氣憤地說:「這些官老爺膽子太大了,連給皇上買馬的錢都敢亂花。」

樹欲靜而風不止。渭南這個地方真怪,動不動就會出現一些沒事找事、無事生非的事情。某些領導不把精力放在如何加快發展渭南社會經濟這個大事和正事上,而老是在不痒處撓,成天就樂於搞一些扯閑蛋、咬瘦球等沒名堂之事,真是吃飽撐的,實在令人費解。例如在渭南這個獨立王國,干涉新聞採訪、刁難媒體記者的事件屢有發生。早在1996年,就曾發生過轟動全國、駭人聽聞的渭南市領導調集數百名警力,歷時兩個多月時間,公然在庫區3個縣市方圓幾百裡大張旗鼓搜查、收繳《工人日報》和《中國婦女報》的嚴重政治事件,同時還非法傳訊許多讀報群眾,又把反腐舉報人在某軍事基地秘密非法拘禁二十多天;在2005年發生過渭南市委宣傳部沒收《民主與法制》雜誌王記者《記者證》的事件;在2007年發生過渭南所轄華陰市公安局非法羈押某報女記者的事件,當年還出現指使《渭南日報》擅自刪改新華社重要文章的事件;經常出現政府派人跟蹤監視記者採訪的事件;又多次出現阻止網站登載渭南腐敗問題的事件;領導連渭南當地的媒體記者也不放過,2009年《渭南廣播電視報》權正民記者報導了移民局一位幹部的先進工作事跡,某些領導便對該記者橫加指責並殘酷迫害;這一次,政府又派出諸多公安干警和稽查隊員搜查、沒收《大遷徙》增刊等等。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可是,庫區地方政府那些拿著國家俸祿、由百姓供養的官老爺,從來不把移民當人看,對移民冷若冰霜,毫無感情。如在 2006年夏,移民去華陰市政府反映問題,他們在烈日下站了一天沒有一個人出來接見。移民到市政府辦公樓接自來水喝,領導卻指示全樓停水;移民想進廁所方便一下,領導又派人將樓內的廁所門全部鎖上。這些領導真是太缺德了,對移民無情無義,連一點人情味也沒有,盡幹些欺辱百姓和傷天害理的事!說真的,庫區地方政府對移民做的這些惡事、刁事太傷群眾感情了,且同中央所提出以人為本、與人民群眾保持零距離的要求太不合拍了。請看,庫區政府的門牌上都寫著「xxx 人民政府」的字樣。既然是人民政府,那麼就應當替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我想在此給庫區地方政府領導提個建議:倘若你們不樂於為移民群眾辦事,就請乾脆把政府門牌上的「人民」二字刪掉,免得被人指責你們是挂羊頭賣狗肉,言行不一,名不符實。

在我國,最貧窮的是農民,農民當屬弱勢群體。然而,移民也是農民,更是農民這個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我們有何理由不同情、不憐惜這些曾經為國家作出過重大貢獻和犧牲的功臣呢?難道我們連最簡單「知恩圖報」的道理也不懂嗎?對移民連一點點報恩的心思都沒有嗎?這真是太教人傷心、太令人費解了。「農夫救蛇反被蛇咬」是人們很熟悉的一個古老故事,我認為我們應該做農夫,不應該做蛇,因為農夫是人,蛇是冷血動物,是沒有人性的,是不懂得知恩圖報的。我不理解庫區地方政府某些官員豈能枉披人皮,而對移民去做那種忘恩負義、冷血動物、沒有人性的事情呢?嗚呼!哀哉!!

我想說,《大遷徙》確實是廣大移民所喜愛的一部史書,如果說其出版手續不太合法,那麼就請地方政府幫助移民辦妥相關手續,使之成為合法出版物,這才是移民所擁護和讚賞的政府。總之,對於渭南市文化稽查隊沒收《大遷徙》增刊之事,我保留將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的權利,並保留向國務院糾風辦、中紀委和監察部投書舉報的權利,還保留邀請眾多媒體進行新聞輿論監督的權利。再者,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勢必將會導致成千上萬的移民群體上訪,聽說全市數十萬移民對此事極為關注,不肯放過,他們將會三三兩兩甚至成群結隊地到中、省、市進行上訪,討取說法,以求得到合理解決。

最後,我想忠告庫區地方政府各位父母官們:請你們在移民問題上,不要人為地製造緊張空氣和恐怖氣氛,不要故意地成為幾十萬移民的對立面,而要親民愛民,同情弱者,培養與移民的感情,改善對移民的態度,行行好,積點德,給移民做些善事。否則,天理不容,情理不容,法理也不容,冤情深重的移民群眾就是做了鬼,也要找你們算帳、論理和討取公道的。

抄報:陝西省委,省政府,省紀檢委,省監察廳,省政法委;
擬發送:中央有關部門,全國各大媒體及網站,渭南各縣市區移民代表等。

渭南市移民局工會主席李萬明
2010年7月24日

本文有刪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秦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