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三本儿童启蒙教育书,依成书的历史时间顺序,他们是《千字文》、《三字经》和《百家姓》。
今天本文要讲的是《千字文》背后的故事。
我的书架上有一本《王羲之四体千字文》,这是我来美国以后,在纽约中华书局买的。此书的編著者是高雄市我爱中华笔庄有限公司。书的封面标明这是“国高中必备字帖”。也就是台湾的国立高中学生,练习写毛笔字,必须要用的习字字帖。四体是指文字分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这本书里面,没有说明《千字文》原作者是谁,而字帖最后署名是“王羲之书”,这里的“书”字是“书写”的意思。所以对于今人,看此书一般容易引起误会,或使人困惑。误会者会以为“千字文”的作者是王羲之。而困惑者,可能有个疑问,《千字文》的作者,不是南北朝时的周兴嗣吗,怎么会是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303年,卒于361年。众所周知他是东晋时期人,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他弃官后还是一个修道之人。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兰亭集序》。
韩濩《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千字文》的作者是南朝梁武帝时的周兴嗣。周兴嗣,字思篡,他是陈郡项(今河南沈丘县)人。那么他作的这个《千字文》,和王羲之是怎么个关系哪?
在南朝时期的《梁史》记载,“上以王羲之的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这里的“上”是指梁武帝,是说梁武帝把王羲之的一千个字,交给周兴嗣,令他写成韵文,他完成后,梁武帝看了称赞并赏赐给他金钱和绸缎。
到了唐朝,唐太宗是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的,尤其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手书真迹爱不释手。更不用说民间百姓。所以唐朝依照王羲之书法雕刻的碑文很多。这时民间也出现了一本故事书,叫《简书故实》。此书就对上面《梁史》记载的关于周兴嗣作《千字文》的史实,进行了文学加工,这本书说梁武帝萧衍一生戎马倥偬(kung zong),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书,于是便令他的文学侍从殷铁石,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碑文,拓下来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拓印在一张纸上。他又寻思,若将这一千个字,撰写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便把他最信赖的文学侍从,官称外散骑侍郎的周兴嗣叫来,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将这一千个字撰写成一篇通俗的韵文读物吧”。
周兴嗣把这拓印的,毫无文学关联的一千张纸,拿回寓所,彻夜不眠、反复思索,一夜成文。这一夜成文,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可以想像他得(dei)付出多大的脑力劳动,才能完成这篇韵文:首先要构思韵文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再构思文章内容和结构,还要选择合适的语言词汇,斟酌用词造句。我想周兴嗣所在的梁武帝时期,后于北齐。北齐刘勰的《文心雕龙》出版于502年,想必周兴嗣是读过此书的,他既要遵守萧衍提出的要求,又不能违反《文心雕龙》所提出的“文质并重”的原则,还要遵循诗词规律,真可谓绞尽脑汁。他完成的这篇《千字文》通篇一百二十五句,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每两句成一联,联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由于用脑过度,一夜之间他鬓发皆白了。第二天,他向梁武帝交差,梁武帝看后拍手叫绝。于是令人刻印成书。并给周兴嗣升官,令他写国史。官名安成王国侍郎。
周兴嗣的《千字文》,是四句韵文,文字对仗工整,说理条例清晰,内容既含天文、地理、历史,又有人生哲理和生活知识,因此它是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它通篇贯穿着一个统一的思想,即弘扬儒家文化。此文脉络清晰,语言洗练,因此,它是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一本好教材。同时它也为后人创作《三字经》提供了榜样和借鉴。
《千字文》流传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了。萧衍和周兴嗣共同配合才有了它。萧衍对周兴嗣的信任和周兴嗣渊博的学识,艰苦的脑力劳动付出,是创作《千字文》的基本原因和条件。《千字文》把王羲之登峰造极的书法艺术与传统的儒家文化内涵成功的结合到了一起,才使之能流传百世。
《千字文》,从所讲的道理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自然常识,告诉人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第二部分是讲人的修养准则,称赞上古盛世时期的开明政治。第三部分是讲政治常识,包括文治武功、国家概念。第四部分是讲田园生活,回归自然。
周兴嗣的《千字文》,引用了儒家许多经典,涉及《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史记》、《神农百草经》、《管子》、《淮南子》、《韩非子》、《庄子》、《汉书》等,可谓是中国儒家经典运用的典范,是一篇旷世杰作。
责任编辑:李云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