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制怒之法(图)

作者:李晓径 发表:2016-03-06 18: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制怒”者致胜。(网络图片)

《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曰:“牧,养也。”高亨注曰:“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此外,牧,还有治的意思,自牧即自我修养。意思是说,谦虚又谦虚的君子,用谦卑的德性约束自己。故,真正的君子,面对再大的不公也会保持冷静,面对天大的冤枉也会泰然处之,绝不会让愤怒左右了自己。

愤怒是丑陋的,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情绪。古罗马的塞涅卡在《谈愤怒》中讲到制怒方法:抑制自己免于愤怒最好的办法是:当别人愤怒时,你就冷静观察那是怎样的一副德性。

怒有雷霆之怒,有盛怒之下,也有冲冠一怒为红颜。有怒火中烧,怒不可遏。有天子之怒,也有布衣之怒。然古人也有悉怒之法。

《孙子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据说林则徐幼时聪慧,但脾气暴戾。其父无奈之下,亲笔写下“制怒”二字悬于林则徐书房中,并为其取名“则徐”,这两字也有制怒之意。林则徐自少年起,一生以“制怒”二字作为座右铭,每遇怒事,便以此警醒自己。

古人说: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所谓“制怒”者致胜,发泄不是办法,修炼心灵才是制胜根本。特摘抄名人格言如下:

不迁怒工夫甚难,惟尝用力者知之,然亦不可不勉。 
——〔明〕 薛瑄《读书续录》卷五

克己所以制怒,明理所以治惧。
——〔明末清初〕黄宗羲《宋元学案》

无事于争,何有于忿。 
——〔清〕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书牍》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宋〕 苏洵《心术》
〔注〕支:抵御。制:控制。

凡遇事有可怒,切莫轻发,姑忍着,小者忍一二时,大者忍一二日,其气自平。 
——〔清〕 陈确《陈确集·辰夏杂言·治怒》

使气最害事,使心最害理。君子临事,平心易气。 
——〔明〕 吕坤《呻吟语·应务》

《太平经》有云:“乐则五方道德悉出,怒则五方恶悉出也。乐则天地道德悉出也,怒则天地恶悉出也。”由此而知,怒乃天地间的恶行,切不可为之。又云:“怒者乃生刑罚,斗之根也;喜乐者,乃道德之门也。”

范仲淹曾著文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因为得到或失去什么东西而欢喜或愤怒,不因为一已私利而悲伤和忧愁。格言为警句,中土多楷模。只有不断提高修为,发怒之事才能愈来愈少,最后根本不动心,“忍常人难忍之忍”,恐怕也只有修炼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吧。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