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一名食品外卖员正在为顾客送外卖(图片来源: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1月16日讯】你能想象吗?当你的外卖订单通过手机,发送到商家的打印机里,后厨响起的不是灶火声,而是微波炉转动的轰鸣。按照订单,商家会从冷库里拿出装着菜的塑料袋子,加热以后直接铺到饭盒里,然后就成了外卖员们送到你手上的午饭。而这些外卖菜肴包很可能在半年前就为你准备好。
大陆媒体报导,当今中国社会的打工族,吃外卖成了常态。这些外卖从最初的现叫现煮,变成现在的加热现成品产业。
这些现成的袋装菜品叫做菜肴包。在中国的外卖餐饮行业,菜肴包大概有70%。也就是说,现在吃的外卖,七成都是这一类菜肴包做的。这些保质期从三个月到半年不等的工业化产品,撑起了中国外卖行业的底层。
有记者暗访了成都一家在当地算是高销量的网红店,狭小的店面靠一块帘子分隔,前面是挤满骑手,不足10平米的前厅,负责接单和出餐,帘子后则是餐食加工区。
加工的流程并不复杂,按照订单从冰柜里拿出预制的菜肴包,放在沸水里加热好,倒在米饭上,打包完就可以交给骑手。
这并不是孤例,在记者暗访的四家门店里,有的门店完全依靠菜肴包进行销售,有的则是将现炒的菜品和菜肴包搭配使用。
菜肴包会在外卖行业那么泛滥,离不开这个行业对压缩成本、提高效率的病态追求。
淘宝上,商用预制菜肴包的价格在每包4-6元,销售的商家大多为调料品、冻品类相关企业。如果离开线上,到各个城市的调料品市场、冻品批发市场去和代理商接洽,这个价格还能更便宜。
商家要拼命压缩成本,是因为在平台挤压下,外卖的利润空间太过微薄。不断上涨的房租、人工、菜价,是明面上看得到的成本,看不到的另一块巨大支出,是外卖平台的佣金。
根据2019年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平台上八成以上商户佣金在10%-20%,如果没签独家协议,佣金比例更是高达22%-26%。固定的佣金抽成之外,平台还会要求商家贴补推广活动津贴,面对平台的要求,商家难以拒绝不参与,就会在流量上落后。
流量,是外卖商家赖以维生的根本,而出餐速度,则直接决定了外卖商家能否得到流量。
按照美团的规则,出餐慢、漏餐、错餐等由非顾客原因导致的异常订单,一旦占总订单数的比例太高,商家就会遭遇降权,导致排名下滑,流量严重受损,订单量自然也会降低。
为了追求出餐速度,外卖商家有的引入炒菜机器人取代人力,有的自行制作预制菜品,提前把各种肉类炒至半熟,再根据订单进行加工,还有的,选择直接使用菜肴包。
如果是现叫现煮的个体小餐厅,一天两百多单,就需要从早到晚洗菜、切菜、炒菜;而如果使用菜肴包,两分钟就可以出餐,米饭只需要用蒸箱蒸好就行。在微波炉足够的前提下,只要米饭不断供,餐厅多少单都吃得下。
系统困住的不止骑手,还有商家。在全行业互相踩踏,追求效率的浪潮里,落后的结果就是失去流量,失去收入,采用预制菜肴包,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商家的个人选择,而是这个行业的集体选择。
在疫情催化下,中大型企业也开始入局菜肴包行业,菜肴包也从餐厅后厨,直接走到消费者面前。
活在外卖时代的中国民众,一日三餐,吃的可能都是半年前就预先为你准备好的菜肴。这种状况,该喜还是该悲?
责任编辑:何天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