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团聚一堂,吃着香甜的月饼,倍感温馨与美妙。(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一直是一个最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月圆,合家欢聚,拜月祈福,数千年来中国人始终对中秋佳节怀有特殊的情感。中秋降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波动着思乡之情,也有许多游子会对亲人和故乡心生感恩之念。
传统的中秋节是亲友团聚的日子。遥想当年孩童时代,每逢到了中秋佳节,一家人团聚一堂,皓月当空,欢歌笑语,吃着香甜的月饼,倍感温馨与美妙……从古至今,诗人、文人墨客们对头顶的那一轮明月充满了无穷的遐想,寄讬着无限的情怀。古人云:“黄金浮在世,白发故人稀。”仰望长空,我寄语那些昔日生死与共、远在他乡却仍在刻苦修行的海内外朋友们,能够睹明月而顿悟:“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皇家祭月祈天赐福 文人寄情传达思念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因为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在中国古代历法中,黄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曰“中秋”。
古人过中秋节时,皇家祭月,文人赏月,民间拜月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内容,所以中秋节也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拜月节”等。据《新唐书・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记载的就是皇家祭月祈福时的浩大场面。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秦雍都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汉代武帝时,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行朝日夕月之礼,“朝朝日,夕夕月则揖”。此后北魏、隋唐以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祭月的坛场。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秋》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圞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寠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在举世同乐、合家团圆的背景下望月、玩月、赏月,中秋节俗在宋代已经基本定型。
从唐宋时期开始,文人赏月,则为严肃的祭月行为增添了许多诗意的光辉。在多情的诗人笔下,一轮明月被赋予了无尽的遐想,似乎在进行着一场人与月的心灵解读,转而化为细腻缠绵的诗句,将中秋之美推向了另一个美学的极致。唐朝张九龄有名句《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白居易有“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杜甫则有《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堪称千古绝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安石也有《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数不尽的优美诗句,将中秋之夜与人们内心中各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动人心弦,被后人广为传诵。
到了明清之后,民间拜月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安康和幸福的重要祈福方式。而且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文化之间,还形成了各自特殊的祭拜方式,但吃月饼却是大家共同不变的习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亲人团聚的民族,而代表“团圆”之意的月饼,是不可缺少的中秋美食。所以,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月圆之夜,当我对着那浩瀚的夜空,皎洁的明月品尝月饼之时,虽然与远方的亲人相隔万里,但高悬天际、共同欣赏的这一轮明月,却能将全家人彼此的心灵紧紧相连,传递出难以言表的相思之情。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