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只是追求平衡,还要持续优化。(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文/金雅缘
在美国,经常会把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比喻成像是“抛球杂耍”(Juggling)一样,所谓的“抛球杂耍”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特技表演,把两个以上的物品抛到空中,反复地来回抛接。
然而在法国,则是以法语中代表“均衡分配”(Equilibre)的单字,来形容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所谓的“均衡分配”意思就是指不能够太过偏重工作或家庭,而是要平均分配比重,让一切都恰到好处。
在《给孩子的全脑学习潜能开发书:拯救无数法国妈妈、孩子和老师的教育奇迹》(Apprendre Autrement avec la Pédagogie Positive)这本书中,作者曾以饮食均衡的概念,来比喻生活中的每一种角色,也必须要取得平衡,以维持生活的和谐状态。
虽然两者都是用来形容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但“均衡分配”和“抛球杂耍”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抛球杂耍是想要同时兼顾两者,因为不想错失任何一球,所以时时刻刻都必须战战兢兢,深怕一不小心就会漏接;但“均衡分配”则是超越了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更进一步地追求整体生活的平衡。
但也不是追求完美的平衡。所谓的平衡其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已,即使有某一部分稍微不足也无妨,是属于进阶版的平衡。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更进一步的概念出现。专门研究美国职场工作弹性议题的卡利.威廉斯.尤斯特(Cali Williams Yost)曾提出“工作与家庭的契合度优化理论”(Work+LifeFit)。他认为不应该一昧地追求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而是要持续不断优化。因为要真的达到完美平衡其实是很困难的,即使再怎么努力,都很难真正达到理想中的平衡状态。
再加上每个人心目中所追求的生活平衡状态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状况也都大不相同,因此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即使达到平衡后,状况也会不断改变。当状况一改变,同时就会失去平衡。
就连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达到平衡状态的人,回过头来也会经常感到后悔。
“为了照顾家里,害我都没办法好好专心工作!”
“为了捧这个饭碗,害我跟家人越来越疏离!”
因为比起得到的,他们会先想起失去的。
但如果是追求持续不断优化,情况就不同了。
约斯特认为工作和生活就像是合起来的一张圆饼图一样,在这张圆饼图中,包含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再加上全部的体力和精神。如果是以不断追求优化改善的角度来看这张图,就会好好去思考该如何调整这张圆饼图。就像学生时期每天下课后,会画出时间分配圆饼图一样,重新去思考工作、育儿、家务事、睡觉、吃饭、休闲等各种项目在这张圆饼图内的比重配置。
不需要平均分配每一个项目的时间比重,而是规划好各个项目各自所需要的时间。例如:睡觉时间是晚上十点∼早上七点、早上八点∼九点是看电视时间、下午两点∼四点看书、下午五点∼六点去公园玩。
假如追求平衡是为了不偏重任何一方,那么持续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佳状态,会随着情况的不同适时做出弹性变化。当必须投入在工作上时,圆饼图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就会是工作。不过,当圆饼图的比重太过偏向工作时,下次就可以再调整分配到家庭。依照状况的不同,可以适时地灵活调整,不是为了追求当下眼前的平衡,而是为了更长远的平衡。
麦肯锡公司第一位韩国女性顾问─金容雅女士曾在某次媒体访谈中,说过以下这段话:“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可能同时是一位好妈妈、好太太、好员工,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做好当下应该要做的事情,有时候你可能是一个好妈妈,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好太太,或者是在职场上当一个优秀的职业妇女。根据不同时间点和状况做出不同选择,选好了之后就尽力做到最好。以整体来看,就不会有所谓的顾此失彼了。”
我举双手表示赞同。当不再一昧地追求平衡,而是持续不断地优化调整,自然而然就能达到平衡的生活状态。
本文整理、节录自金雅缘《妈妈不只是妈妈》一书。由采实文化授权转载,欲阅读完整作品,欢迎参考原书。
责任编辑:聆风 来源:采实文化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