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苗族银饰,是经过精心地压、錾刻所打造而成。(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都有一个缺点,总是在某种手艺或传统即将消失的时候,才想到要去好好地珍惜,然后再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就当作是保护了它。
真正想要保存下来的东西,应该是“心手相传”。如果不是将这些手艺与物品重新运用到生活当中或让它发挥实际上的效用,那无论是用再漂亮的包装,终究是留不住。
“我从小就是在银饰制作的火塘边和敲打声中长大,如今已经在砧板上敲敲打打了半辈子。国家重视我们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实际上看重的就是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丢掉了手艺,我们的银饰就不值钱了。”杨光宾是贵州省“银匠村”的第五代传人,远近闻名的银匠高手。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錾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纯手工制作的苗银,如今大多已成为世界级的收藏品。
受到浓重的巫文化笼罩的苗族人,对银饰有着天生的热情,银饰也被赋予了数不完说不尽的神秘意义。苗族人相信锋利的银饰具有驱邪消灾的作用,因此即便是行山走路在山泉中饮水,都要先用银镯浸入泉水后才饮用;而每个少女出嫁之时,也必须配备一身传统的银饰穿戴,戴上以后终生跟随。银饰在苗族数千年的繁衍发展过程中,早已不止是别在腰间的艺术品,已然化身为一种精神力量,凝聚子子孙孙,支撑著整个苗族。
“世界上有两个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人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这是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的一个著名论断。这片贫瘠穷困土地上的苗族人,一辈子日夜辛苦劳作,最终回归餐桌上的一日三顿酸菜素汤。但当你看见全套盛装打扮后满身银饰,光华熠熠欢歌跳舞的那帮苗族姑娘后,你会不自禁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富有、最欢乐的民族。
责任编辑:云淡风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