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人事局、工商局批准的专业人力资源公司,我们可帮你实现留京的梦想。2004年应届本科、研究生,有无留京指标均可办理,专业不限。机会有限,敬请好好把握!”这是2003年12月底在北京某高校网上论坛上贴出的一则广告。
记者以需要“解决”北京市户口的应届毕业生身份打通了广告上的联系电话,一位女士约记者面谈,因为“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比如毕业的学校、专业等制定不同的落户方案”,并且“我们有规定,不得在电话里透露报价”。
记者按其指点找到这家人才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两间1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营业执照和一些证件,这些证件显示,这家公司注册于1995年。接待记者的陈小姐称,不论生源地,不分专业,也不分是本科还是硕士,一律只需交纳3万元,便可帮应届毕业生将户口挂靠到国有企业,不同的专业会选择不同的企业落户,但均保证是城区户口,一旦落户,毕业生无需到落户企业上班,自找工作,户口和档案随时可调走。
“我们2002年办了几十个(应届毕业生),成功率100%。2004年能批下多少名额现在还不确定,但可以先来排队,先排先得。”陈小姐说,目前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咨询。记者在公司面谈期间,便有一个咨询电话打进来。陈小姐称,这项“业务”他们公司经营了有三四年,除此之外,公司还经营人才代理、人才素质测评、人才培训等其他业务。
记者告辞时,陈小姐塞给记者一些广告让记者到校园里去张贴,内容与记者在BBS上所见广告基本相似。
这样的“叫卖”并非一厢情愿,它得到了高校学子的响应。北京某名牌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刘蔷(应采访者要求,此处为化名)去年毕业时正是按照一则类似的广告解决了北京户口。刘蔷说,当时张贴广告的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与这家企业接触后,刘蔷便提交了成绩单和学校推荐表等材料,而这家企业则以需要进人为由向海淀人事局提出批给其户口的申请,申请批准后,即将刘蔷户口落入该企业,同时收取刘蔷两万多元费用,除此之外,刘蔷与这家企业便不再发生任何关系,如今她在一家自己心仪已久却不能解决户口的公司工作。
“还是很有风险,因为只有一份推荐表,只能把赌注押在一家公司,”刘蔷说,她在两家提供同样“服务”的公司中选择了一家。刘蔷估计,这家企业除她之外可能还帮另外五六名同届毕业生“解决”了北京户口。
同为硕士毕业的路军(应采访者要求,此处为化名)去年通过同样的方法得到了北京户口,花费1.5万元。路军告诉记者,他的朋友中有四位去年均以类似的方式落下了户口,只不过花费不同,“委托”的公司也不同。
根据有关规定,如果在京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其研究开发机构等单位愿意接收一位应届毕业生工作,便可申请为其办理北京市户口。一些企业就利用该规定,“卖”北京户口。
“这个业务目前还不太好说出去,”陈小姐说,“但这是个公开的秘密。”
北京市人事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的确有这种现象存在,“但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我们去年共查处了4起,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没有国有企业。”
“这样的事情,我们发现一起查一起,”该人士说,一旦被发现,企业将被取消相应资格,并被罚款,而毕业生档案也将被退回原校。
“这种现象不可能杜绝,”刘蔷说,“只要户口限制还存在,总会有这种需求存在。”
路军听说记者要写一篇相关报道,担心地说:“我怕你这篇报道会让有关部门严格审查收紧政策,这样办户口难了,学生要交的钱只会更多。”
北京户口真的重要吗?“在北京很多时候还需要户口,比如办身份证、领结婚证啊,如果考虑得再长远一点,那还要涉及子女教育问题。”刘蔷说,“总觉得还有很多潜在的东西需要户口,有了户口会很踏实,也很方便。”
“不说别的,北京市民能买经济适用房,没有北京户口,你就不能。”路军说。
但是1999年从外地高校毕业来京的张翼对此并不认同,他说:“把机会成本放在一个北京户口上,不值得。有两三万元你可以干很多事。”
张翼没有北京户口,但单位给他办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据有关政策规定,持《工作寄住证》者,不再办理户口《暂住证》,在购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学等方面享受北京市市民待遇,并且,持证工作满3年者,可以申请办理调京手续。
但张翼也承认,“买户口就像买保险,如果有户口,在北京挣扎的时候,会觉得我是北京人,心理上容易找到归属感,而且有个底线,最不济还能被纳入北京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呢。”
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将能不能解决北京户口作为选择工作的一个砝码。一位来自某小城市的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他会优先选择一家能解决北京户口的单位,“从小城市考进了首都北京的名牌高校,人们会觉得你找个工作解决北京户口那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户口被打回原籍,那会被认为是一种失败。”
他的打算是,解决户口之后,工作一年半载很可能会考虑换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通常能解决户口的单位要签约3至5年,而一年违约金通常在1万元左右。“工作一年搞到户口就走人,交2至4万元违约金,还不如一开始就找我们来挂靠。”一位“业内”人士汪聿明(应采访者要求,此处为化名)说。
三四年来汪一直为应届毕业生找寻可以“挂靠”的单位,“我不过是利用这么多年的社会经验为学生们找到户口。”汪把自己干的事称作是“人才外包”。“就是将应届毕业生包到落户单位,再由他所在公司转包给用人单位。户口只是我手里的武器,让他们不能随便违约。”
但汪也承认,不管是“挂靠”还是“人才外包”,其所从事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利用了制度的缺漏”。
据汪聿明介绍,“干这行的鱼龙混杂”,他所在公司通常会跟毕业生签订正规协议,而很多公司跟毕业生们只是口头协议,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更有人从中行骗,称自己可以帮助“解决”北京户口,让毕业生们先交两三千元定金,骗上几十人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些单位明明不需要进人,却利用这些名额来赚钱;有些单位在北京发展得很好,但却因为不能解决北京户口而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路军愤愤不平地说。据了解,一些企业为了招到真正适合职位的人才,不惜代为交纳“挂靠”户口的费用。
“这些单位利用现有资源和政策倾斜优势来获利,也无可厚非。”一位李姓女毕业生说,“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是最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条途径,很多学生想留京就根本不可能了。”
而一位庄姓已毕业学生则认为,户口本应是政府控制的公共资源,进入交易本身就不合理,并且很容易给官员带来腐败的机会。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户口制度的确对人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流动造成障碍,但目前北京的户口制度正在慢慢放开,而《工作寄住证》的出台正是从严管到放开的一个过渡。“毕业生们不要急,先工作着,户口问题应该两三年内会解决。”夏教授说。
北京市人事局有关人士表示,由于户口改革还在进行和研究中,所以必要的控制还是需要的。他说,鼓励学生举报,凡举报者可以优先推荐留京。
“只怕越紧越有市场,价格也越高。”路军说,“只有放松,买卖户口才不会有市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