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享太廟」是形容某人具有卓越能力與莫大貢獻,死後朝廷追封他們的功業,可配享廟。(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想必許多人都在古裝劇中看到某角色說出「配享太廟」這句話,藉此表示能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太廟是指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於是我們可進一步了解「配享太廟」是最高級別的讚賞話,是形容某一個人具有卓越能力與莫大貢獻。只是,這樣一句看似輕鬆的讚美,在古代要想親身獲得,絕非易事,甚至被說成比登天還難。
「配享太廟」實在難 從古至今不足兩百人
根據《爾雅》記載:「廟,貌也,先祖形貌在也。」廟,一開始是作為緬懷祖先、尊敬家族先輩的地方。
《說文》中關於「廟」字的解釋為「尊先祖皃」。《釋名‧釋宮室》進一步闡明《說文》中的「尊先祖皃」:「廟,皃也。先祖形皃所在也。」「廟」被說成是祖先形貌、祖先畫像,以及祭祀祖先的地方。
廟其實是分等級的,換言之,廟隨著裡面不同等級的人,各自呈現不同規模。《禮記》有云:「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至於「配享太廟」中的「太廟」這個詞,最初是指古代皇帝(天子)供奉皇帝先祖及歷代皇帝的地方。所以,太廟是皇家祭祖的專屬場所,享有至高無上的神聖性。然而,太廟一開始只用於供奉皇帝的直系先祖,旁系的皇親貴族根本就沒有資格進入太廟。
不過,隨著歷史發展,太廟內受供奉的人開始不再受嚴格規定,範圍逐漸擴大。由於皇家在祭祀主神時,會一起祭祀作為陪同祭拜的副神,故將此行為稱為「配享」。後來在皇帝的批准下,皇后、宗室成員,以及建立不小功勳的臣子們也開始被允許供奉在太廟中,也就出現了「配享太廟」這一種說法。
換言之,歷朝歷代不少賢能臣子生前為國為民做出不少貢獻,因此朝廷在他們離世後追封他們的功績,詔令可以配享廟,讓這些有功德的人能同時接受民間與官方的香火祭祀,並代代相傳。
配享太廟,是指大臣憑藉生前勛績功業,逝世後得以祔祀在帝王宗廟之中。古代社會跟現今社會不相同,是相當講究「敬天法祖」的,因此能「配享太廟」成為朝廷給予大臣的最高禮遇,是絕對榮耀、至高無上的恩賜。享受這份殊榮的人,則能夠給整個家族帶來聲譽、榮耀,對後代起到積極、深遠的影響,而過去能獲得此殊榮之人,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
那麼,何時開始有功臣得以「配享太廟」呢?早在先秦時期,《周禮》就記載功臣配享太廟一事:「凡有功者,銘書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勳詔之。」功勞的人能將他的名字和功勞書寫在王的大常旗子上,並在冬季祭祀宗廟期間進行祭祀,司勳會向神報告他的功勞。不過,目前只在商王武丁之後的甲骨文裡發現關於伊尹配享先公、先王的記載,武乙之後,並未出現功臣配享的記載,因此推測功臣配享太廟的制度在此時期尚不完整。
功臣配享太廟這一制度直至三國曹魏,才越加穩定。《魏書》就存在相關記載:「昔先王之禮,於功臣存則顯其爵祿,沒則祭於大烝,故漢氏功臣,祀於廟庭。大魏元功之臣功勳優著,終始休明者,其皆依禮祀之。」曹操原本在鄴城建立了宗廟,但魏明帝曹叡於西元229年將它遷至洛陽,並下詔將魏太祖曹操、高祖曹丕及自己(烈祖)的三祖之廟定為「萬世不毀」,此三人即是世稱的「魏氏三祖」。到了西元233年,魏明帝正式實施配享太廟制度。《三國誌‧明帝紀》有載:「夏五月壬申,詔祀故大將軍夏侯惇、大司馬曹仁、車騎將軍程昱於太祖廟庭。」
縱觀歷朝歷代配享太廟的功臣相當稀少,且多數是立下極大功勳的開國功臣,因此許多朝代配享太廟的功臣是以武臣為主,明朝甚至出現「太廟專以武臣配享」的制度。歷代統計下來,配享太廟的功臣總數量不足兩百人。
另外,「太廟」這一稱呼可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在夏朝時期,是稱為「世室」,象徵世代相傳、聯繫家族成員的紐帶。到了殷商時期,換稱作「重屋」。到了周朝稱為「明堂」。秦漢時期則被稱為「太廟」,這個時候,「太廟」這一名稱才真正被固定下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