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恆大許家印因資產轉移境外被調查(圖)

作者:文龍 發表:2023-10-02 20: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許家印超500億元人民幣分紅在出險前轉移到境外。
許家印超500億元人民幣分紅在出險前轉移到境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0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10月2日,美媒報導中國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因涉嫌將資產轉移至海外而接受調查。公開信息顯示,許家印超500億元人民幣分紅在出險前轉移到境外。

恆大許家印因資產轉移境外被調查

據《華爾街日報》10月2日報導,中國恆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因涉嫌將資產轉移至海外而接受調查,而這家負債纍纍的房地產開發商還有很多完成未完工的項目。

恆大一直在努力獲得債權人批准重組其海外債務,但上週該公司表示,由於中國證監會對其主要中國子公司進行調查,無法發行新債券,這一過程變得更加複雜。

路透社上週報導稱,如果恆大在10月底之前未提交新的債務重組計畫,一群離岸債權人正計畫向法院請願,要求對該開發商進行清算。

恆大在為期一週的「十一」假期期間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恆大集團負債超過3000億美元,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債務危機的典型代表,房地產行業約佔中國經濟的四分之一。

超500億元分紅在出險前轉移到境外

值得注意的是,許家印似乎早有準備。此前,許家印被曝光已經與妻子丁玉梅在2022年離婚。

中國恆大於8月14日晚間公布的一系列公告,其中,丁玉梅被稱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聯人士的第三方」,並未如此前一般被列為許家印配偶。

在此前披露的2021年年報中,丁玉梅在公告中的身份為董事局主席許家印配偶。在2021年底,許家印及丁玉梅共同出售中國恆大12億股股票,作為一致行動人,許家印及丁玉梅持有中國恆大股份比例從76.69%下降至67.87%。

2019年10月16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女企業家榜》,丁玉梅以170億元財富排名第26。

根據統計,按照大股東累計獲得的分紅金額排名,許家印家族排在第一名。自2009年上市以來,中國恆大累計分紅達733.86億元。許家印夫婦常年控制了中國恆大七成左右的股權,累計可能拿走超過500億元,佔比達到了68.54%。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許家印通過與丁玉梅進行「靜默式的技術性離婚」已經將部分資產轉移至境外。

其指出由於恆大集團通過「小紅籌」架構在香港上市的協議安排,由許家印、丁玉梅分別100%控制的英屬維爾京群島和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通過中國恆大拿到了其中的大部分分紅,並在出險前後轉移到境外,而通過「技術性離婚」的操作最終落到境外「前妻」丁玉梅的口袋裡。

恆大最新困境預示中國經濟長期困局

《華爾街日報》10月2日的報導指出,在中國經濟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中,房地產市場疲軟是最大的問題,而中國恆大最新的麻煩表明,這種痛苦還在加劇。中國正遭遇青年失業率處於記錄高位、出口下滑和政府財政拮据等多重困境。同時,由於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緊張,中國進口半導體等技術的渠道受限。

外國企業對在華投資越來越謹慎,其中一個原因是北京當局對其業務活動的審視越來越嚴格。例如,美國風險諮詢公司德安華(Kroll)的一名高級管理人員以及野村(Nomura)的一名高級銀行家已被中國禁止離境。

最近幾個月,隨著另一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顯露出陷入困境的跡象,中國恆大這家因債務違約而引發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公司已不再是新聞焦點。

儘管存在長期問題,但中國經濟正在顯示出改善跡象,而中國恆大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焦點則給中國經濟潑了一盆冷水。經濟學家說,恆大面臨的新挑戰突顯出,中國深陷困境的房地產市場可能會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年拖累經濟增長。

諮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中國經濟主管Julian Evans-Pritchard說,一些初步跡象表明,中國正在走出停滯期,經濟可能正在恢復增長,但中國恆大的新麻煩提醒所有人,房地產開發商仍深陷困境。

最新數據顯示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1-8月份,全國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8.8%,而2022年整年下降了約10%。8月份中國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34%。

按銷售額計,中國恆大曾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該公司在2021年首次陷入困境,當時現金流減少導致其美元債務違約。最近幾週,中國恆大與國際債權人達成的一份債務重組協議破裂,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一隻人民幣債券發生違約,而在深圳,警方拘留了中國恆大財富管理部門的一些員工,此前該部門無法兌付投資者購買的理財產品。

恆大債務危機打擊了許多其它企業,建材供應商、建築公司和物業服務公司都在追討欠款。中國恆大上週披露,該公司在中國的主要房地產業務未決訴訟案件數量共計近2,000個,標的總金額累計約合610億美元,其它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和逾期商業票據累計超過660億美元。

房地產業的困境部分源於政府採取行動抑制房地產投機過度、減少經濟對作為增長引擎的房地產投資的依賴。2020年,北京當局在所謂三條紅線的政策下收緊了開發商的借貸規定,導致房地產市場由放緩轉為潰敗。中國恆大是這次衰退的首批受害者之一,這場大衰退最終導致數十起美元債券違約事件。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駐香港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丁爽在談到北京當局2020年採取的這些措施時說,事後看來,這似乎過於激進了。他說,在經濟放緩加劇的情況下,官員們本應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

從那時起,房地產緊縮就一直嚴重影響著整體經濟。今年萬眾期盼的消費熱潮在僅僅幾個月後就化為烏有,原因之一就是人們對疲軟的房價感到焦慮。再加上出口下滑的影響,第二季度經濟環比僅增長了0.8%,這是多年來最差的情況之一。

北京當局為推動經濟重回正軌所做的努力主要集中在穩定房地產市場上,目的是提振消費者信心和促進消費,同時避免向陷入困境的開發商直接提供幫助。8月31日,中國央行和金融監管機構出臺了新政策,降低了首套住房的首付比例和按揭貸款利率。

儘管一些經濟學家看到了一些可喜的跡象,表明現房銷售(尤其是在大城市)的人氣正在好轉,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新政策的效果並不明顯。總體情況仍然疲軟。據分析師和房產中介稱,儘管一線城市的掛牌量在增長,也有更多的潛在購房者參觀樣板間,但交易量還沒有大幅上升。許多最大的民營開發商,尤其是那些在中小城市擁有眾多項目和土地儲備的開發商仍遠未脫離困境。中小城市在本輪經濟滑坡中房價跌幅更大。

澳新銀行(ANZ)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說,房地產整體風險仍在逐步釋放,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長期存在,近期的市場支持措施不太可能達到預期效果。

經濟學家表示,如果政府希望採取更多措施來幫助房地產市場,可以考慮更大幅度降低首付比例(尤其是在中國的中小城市)或放寬各種購房限制等措施。

經濟學家說,從長遠來看,政府很清楚,房地產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在經濟中發揮特別大的作用。華僑銀行(OCBC)駐新加坡的中國研究部主管謝棟銘(Tommy Xie)說:「我們需要適應一種新常態。」

中國官員泄密:14億人也無法填滿所有空置房屋

9月23日,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中國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在2023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大會上表示,「現在房地產供應過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個專家估出來的數字相差很大,14億人可能住不完。這麼多空置房子再要大力發展房地產是不明智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房地產企業必須轉型,早轉型早主動。」

賀鏗直言,最大估算目前的空置房屋數量足以容納30億人。

賀鏗對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房地產行業看法負面,這與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有彈性」的官方說法形成鮮明對比。

自2021年房地產巨頭中國恆大集團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曾是中國經濟支柱的房地產行業一直在下滑。一些知名房地產開發商至今仍在違約邊緣徘徊,導致購房者情緒低迷。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截至8月底,未售出房屋總建築面積為6.48億平方米。如果按照平均房屋面積90平方米來計算,這相當於720萬套房屋。

而這還不包括已售出但尚未竣工的大量住宅項目,以及炒房者在此前市場情況好時購買的多套房屋,這些房屋都處於空置狀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