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23會不會開啟中國式QE?(圖)

發表:2023-01-04 10: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23年1月4日訊】2022年,已經成為過去時。

過去一年的中國經濟,不是很好——準確的說,應該是很差。除了「核酸經濟」一枝獨秀之外,就實際GDP增長率來看,大概率會成為45年來除2020年疫情之外最差的一年。

當然,不要懷疑,按名義GDP計價,中國經濟肯定還是增長的。實際上,自人類進入信用貨幣時代以來,按照阿拉伯數字算,幾乎沒有國家經濟負增長過,什麼委內瑞拉、辛巴威,本幣計價的年度經濟增長率,動輒都是百分之幾千、百分之幾萬。

中國經濟,為什麼這麼差呢?

答案是:消費不行。

大家都知道,中國經濟有所謂「三駕馬車」之說,分別指的是投資、消費和(淨)出口。在過去近20年間,投資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近5年來才開始有所下滑,而淨出口的貢獻2008年以後就在逐步下滑,目前在20%左右,只有消費的貢獻,從2008年迄今逐漸增長並恢復到2008年以前……其中,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的增長勢頭,連2020年疫情爆發都沒有被打斷。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卻在2022年被打斷了。

下面的圖,就是過去1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值的變動情況,注意,這裡要看的是,每年底11月和12月的數據——以當年的名義貨幣統計,對比2020年12月份的同比增長是4.6%,而2022年11月份(12月數據還沒出來)的數據,是-5.9%。

過去1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值)及其同比增速
過去10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月度值)及其同比增速(網路圖片)

這麼說吧,按照年底增速來算,2022年中國的消費數據——是中國自1979年有經濟統計數據以來最差的一年!

2022年的消費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必然是負值(以上都按照名義貨幣計算,還沒有考慮通脹問題),在消費拖累之下,雖然中國2022年的GDP增長率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我基本能夠斷定,2022年中國GDP的真實增長率不會超過3%,甚至接近2020年的水平。

消費為什麼這麼差?

當然是疫情之下,老百姓不敢花錢啊!不僅不敢花錢,而且還在拚命存錢呢!

當時還有人說,為什麼中國老百姓的存款激增,就是因為疫情封控,除了網購和直播購物,大家都沒法花錢了,只能存錢。這句話暗含的意思是說,只要中國疫情封控放開的話,中國居民的儲蓄很快就能再度轉化成消費,然後整個經濟體系就會再度運轉起來,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

這種情況,最典型的發生在美國,在2020年-2021年的疫情肆虐期間,美國居民儲蓄暴增,這一方面是疫情封控導致美國人「消費無門」,另一方面在於,聯邦政府大量地給居民發錢,導致居民部門積累了天量超量儲蓄,這種超量的儲蓄,在2020年年中到現在,支撐著美國人民的消費熱情,一路火爆至今……

可惜,隨便就把這個邏輯拿到中國來,是會犯大錯誤的!

根據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研究部副主任朱鶴的分析,即使來徹底放開疫情封控,中國的消費數據也回不到以前,這被他稱之為「消費傾向下降」:「預防性儲蓄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居民部門長期收入預期出現變化,需要比過去維持更高的儲蓄水平以應對各類不確定性。」

美國人的儲蓄,在2020年和2021年大幅度增長是怎麼來的呢?

是美國政府對居民部門的超額補貼!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在疫情爆發之後對中低收入民眾的補貼,平均每個美國籍的成年人,哪怕根本不去工作,也能額外得到至少3萬美元的補貼(主要是每週600美元的超額失業補貼,還有兩次政府直接發錢)——這就是美國人儲蓄暴增的真相。

這種儲蓄上的暴增,當疫情封控放開,美國民眾當然是撒歡兒似的花錢,報復性消費,經濟當然立即就起來了。

相比之下,中國老百姓的存款怎麼來的?

是在疫情之下,把所有的消費壓縮,從牙縫裡一個鋼鏰兒一個鋼鏰兒省出來的!

這種情況下省下來的錢,老百姓怎麼敢在2023年,撒歡兒似的花錢?

進一步的,根據前面的說法,如果老百姓的消費不起來,2023年的中國經濟,難道就注定繼續蕭條,沒法破這個局了麼?

也不完全是!

這裡有個思路,雖然不能完全解決中國老百姓的預防性儲蓄問題,但是,它一定可以讓2023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無虞。

簡單說,目前中國的疫情封控基本已經徹底放開,央行和財政部現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給老百姓以消費信心,避免他們過度考慮經濟的不確定性而大幅度增加「預防性儲蓄」。

具體思路就是,向疫情爆發之後的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義大利、西班牙、日本、韓國學習,給老百姓發錢,減輕他們「預防性儲蓄」的巨大心理壓力,不用發很多,但至少能讓他們敢花一點兒錢,也相信這個國家,將來會讓他們掙更多的錢……

因為發錢給了民眾對國家的信心,減輕了他們預防性儲蓄的壓力,也給了他們消費的動力,實際上,過去3年間,凡疫情期間給國民發錢的國家當中,除日本之外,2021年基本都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至於日本為什麼沒有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增長率一般),那是因為其超老齡化社會的原因,如果不發錢,日本2021年的經濟數據將超級難看。

按照我的思路,在2023年一季度,中國應該第一次實施真正的「大水漫灌」,只要是中國人,不要搞什麼區別對待,也不管男女老少貧富美醜,也不需要任何額外的條件,只憑身份證,每人發2000-3000元人民幣。

中國目前有14億人口,按照每人3000元的發放額度,這會額外帶來財政支出大約4.2萬億元,但個人認為,在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之下,花了這4.2萬億元人民幣,一定會帶來遠超過4.2萬億元的經濟增長效益,長遠看,也能帶來遠超4.2萬億元的稅收效應。

相比之下,2020-2021年,美國給中下層民眾和企業先後發錢超過7萬億美元,但其2021年的GDP,相比2019年,只增長了2萬億美元——所以我敢斷定,在經濟增長方面,中國發錢的效率,絕對會遠遠、遠遠的超過美國。

在當前語境中,「大水漫灌」是個相當負面的詞彙,以至於央行最近幾年的貨幣政策報告中,幾乎每次都會強調「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問題是,這麼多年「不搞大水漫灌」,中國每年的廣義貨幣增量,還都在10幾萬億20萬億的增加,特別是2022年的增量(12月份數據尚未出來,用11月M2數據代替)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6萬億元!

這增加的26萬億元M2,帶動2022年的經濟增長了麼?

有人可能會說了,中國的財政本身就很緊張,哪裡有錢發給大家?

美國政府的財政難道就不緊張了麼?2019年底,美國聯邦政府欠債23萬億美元,債務和GDP之比超過100%,2020年和2021年又是從哪裡來錢,發給美國民眾的?

從世界上主要經濟體的政府負債率來看,中國可以說是最有底氣發錢。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CNBS)的研究成果,即便是考慮到地方政府的債務,2022年三季度政府的債務槓桿率也只有50%左右,在主要經濟體中甚至遠低於政府債務很低的德國,也低於經濟發展水平遠遠不如中國的印度。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難道不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主動發行一批特別國債(比方說,按照每人3000元的發錢標準,發行4.2萬億元國債),來幫助民眾渡過目前疫情爆發高峰期的難關麼?

有人說了,這個4.2萬億元的國債,由誰來買?

當然由各大商業銀行買入,然後抵押給央行,這樣就形成了中國式QE的鏈條。

無疑,會有很多人反對,說什麼通脹了、人民幣匯率了……

在這裡,只想問問擔心這些問題的「專家們」,在2022年一年時間裏,中國額外增加了26萬億元的廣義貨幣,怎麼就不擔心通脹問題,怎麼不擔心人民幣匯率問題呢?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國還是依賴於傳統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通過給企業和居民增加貸款的方式,來拉動經濟發展,結果呢?

半個月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2022—2023中國經濟年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透露,預計中國2022年的GDP可能超過120萬億元(去年是114萬億元)。一週前上海財經大學發布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年度報告(2022-2023)》則預計,2022年中國GDP實際增速是:2.7%。

看看上面的數據,增發了26萬億元的廣義貨幣,經濟增速反而創下45年最低(除2020年),難道我們還不能清醒一點兒麼?

2022年的經濟增長情況表明,傳統的、依賴於給企業部門(主要是國有企業)和居民部門增加信貸,重視投資、重視出口,輕視居民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進行重大的調整了!

藉著2023年疫情放開的時機,中央政府發行4.2萬億元的特別國債,實施一次中國式QE,然後把錢發給民眾,改變民眾過度「預防式儲蓄」的預期,讓他們敢花錢、敢消費,這恰恰就是改變中國過去經濟增長模式的一次重大契機。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