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工程,其中有三大工程因其古今影響深遠,而並稱「古代三大工程」,前兩個更是舉世聞名,但最後一個就鮮為人知了。
一、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將秦、趙、魏、燕各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全長8851.8公里,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等15個省市自治區。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修築長城時總結出「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經驗,成為軍防布局的重要依據。長城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
二、京杭大運河
浙江杭州的拱宸橋。
京杭大運河,也稱大運河,北起北京通州,南達杭州,連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深深的影響了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
據歷史記載,大運河是由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開始鑿造的,到隋煬帝楊廣時才初具規模,之後又在元世祖忽必烈時再度擴建,在元、明、清三代這500多年間,京杭大運河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大運河的開鑿與航運是應歷史而生的結果。它隨著中國繁榮的東移而發展,又隨著海運的興起而衰落。許多歷史事件,朝代的生存和發展都與大運河都有密切的關係。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內,大運河一直是中國的運輸大動脈。 一旦運河的通航情況不理想,整個國家的發展必定受到影響,所以歷代都特別注重運河的開發及整治。
三、坎兒井
吐魯番的坎兒井(以上圖片皆來源:Adobe Stock)
吐魯番地區氣候極其乾燥,素有「火洲」、「風庫」之稱,但很久以來這裏就有大片綠洲,「坎兒井」就是奧秘。
「坎兒」即井穴,它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通過人工開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坎兒井由立井、暗渠、明渠三個部分組成,在盆地邊緣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立井,再將立井逐次從地下挖通邊境成串,水便從地下引出地表。
坎兒井群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它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一種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豎井的深度和井與井之間的距離,一般都是愈向上游豎井愈深,間距愈長,約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豎進愈淺,間距也愈短,約有10米到20米。豎井是為了通風和挖掘、修理坎兒井時提土之用的。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聯接,可以把幾十米深處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來。
據記載,漢武帝時在今陝西大荔縣修築龍首渠,於商顏山(今大荔縣北的鐵鏈山)開鑿十餘裡的隧洞工程,運用了井渠法:「因岸善崩,乃鑿井,深者達四十餘丈,……井下相通行水。」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坎兒井的發展和應用是由「井渠法」而來。坎兒井適應當地易滲漏和蒸發快等特點,後來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成為古代新疆地區的主要灌溉設施。
新疆大約有坎兒井1600多條,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庫車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魯番盆地最多最集中,達1200多條,總長超過5000公裡。參觀過坎兒井的人,無不為它設計構思的巧妙,工程的艱巨而讚嘆。
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朝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讚賞。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 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
然而,由於近幾個世紀以來,工業化和天氣暖化讓坎兒井的水源越來越稀少,如今的坎兒井已經面臨著滅頂之災。
責任編輯:穆瑤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