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民瘋造芯遍地泡沫及爛尾(圖)

發表:2021-01-28 10: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全民瘋造芯遍地泡沫及爛尾
紫光貴為中國半導體國家隊,卻在2020年底多次爆出債券違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月28日訊】中國為了在全球晶片產業取得主導地位,透過大規模動員和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砸錢扶植半導體產業,企業和地方官員在各地掀起大躍進式的「造芯」熱潮。不過,目前看來帶來的除了投資泡沫,剩下就是一大堆令人無言的爛尾項目。

中國為了提升晶片自製率、掌握在晶片產業的主導權,提供大量資金,併進行大規模的動員。2014年9月成立大基金,1期的註冊資本為987.2億人民幣,投資規模達到1387億人民幣。2019年10月2期大基金也成立,資本高達2041.5億人民幣。

中國晶片國產化緩慢推進,但成效遠不及當初所想。原先規劃在2020年達到自製率40%的目標,也已經完全失敗。根據摩根士丹利,2020年中企購買了價值1030億美元的半導體產品,其中只有15.9%來自國內供應商。大摩也預估2025年中國晶片自製率達40%,也遠低於原先的70%目標。

另外,IC Insights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生產的半導體晶片產值達227億美元,自製率15.9%。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數字還包含台積電、聯電、三星、SK海力士、英特爾等外企在中國設有晶圓廠的產值。實際上,總部位於中國的企業生產的晶片產值僅83億美元,以此計算自製率僅5.8%。

為什麼中國要自製高階晶片很困難?半導體產業分工極細,大致可分為設計、製造、封裝到測試等4大環節。中國在封測方面有不錯成績,IC設計方面也有一定成果,但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由新思科技、益華、明導國際3美國廠商高度壟斷,中國最大的EDA廠商市佔率僅1%。

半導體設備製造是中國最大弱點

而在製造方面則是中國最大弱點,在全球光刻機市場當中,荷商艾司摩爾(ASML)獨佔鰲頭,ASML公司也是技術鏈上的一環,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的鏡頭幾乎由德國的蔡司壟斷,雷射技術在美國Cymer手中。

中國很早就意識到要研發光刻機,但在製程從微米進入奈米後已經跟不上世界步伐,差距愈來愈大。日前因中芯請回蔣尚義,而一度揚言辭職的梁孟松,也在辭職信提到,中芯7奈米技術已開發完成,明年4月可進入風險量產,5奈米、3奈米製程,待EUV機臺到位就可進入全面開發,這也可稍微看出中芯對外國設備的依賴。

華為遭制裁習近平確定要自行發展半導體

這幾年,川普的抗中路線,也加速中國國產晶片的進程。美國在2018年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後,又積極說服盟友5G建設拒用華為;2019年將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企與華為交易;2020年5月、8月2度緊縮對華為禁令,只要研發、生產使用到美國技術,都必須申請才可供貨華為,幾乎斷了華為的生路。

此舉讓中共開始正視晶片過度依賴外國的事實,2020年9月習近平在1場座談上點出,中國在各領域受制於人的「卡脖子」困境;為了擺脫威脅,習近平也要求,對基礎研究有成效的研究單位和企業,要在財政、金融、稅收等給予政策支持。

隨著中國野心擴大,大量來自中央、地方政府和民間的資金投入。2020年9月,中國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財政部發表聯合聲明,將擴大8個領域的新興戰略產業投資。為應對美國制裁,中國「十四五」也規劃,從2020-2025的5年內將投資約1.4兆美元,要發展第3代半導體。

中國對28奈米以下製程免徵10年所得稅

不只如此,2020年12月中國財政部公告,中國28奈米以下製程的半導體廠,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生產企業,最高可免徵10年的企業所得稅,將稅收優惠擴及至整體產業鏈,且是歷來最大的半導體免稅政策。

然而,在全國造芯熱潮下,晶片產業亂象叢生。中國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2020年10月時也指出,一些沒經驗、沒技術、沒人才的「三無」企業投身積體電路行業,地方對積體電路發展的認識不夠,盲目上專案,低水準重複建設風險顯現,甚至有建設停滯、廠房空置,造成資源浪費。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業內人士透露,即使是建築、服裝、水泥、海產與汽車零件也「轉行」,只要經營範圍與晶片有關,就能得到地方減稅優惠或融資,許多公司想盡辦法蹭熱度,但很多隻是想騙經費。

中國各地頻傳半導體爛尾投資案

野心一旦擴大,失敗的風險也就愈高。近幾年名聲大噪、規模高達上百億人民幣的半導體投資案相繼爛尾,因為對項目本身的瞭解不夠、投資風險預估不足、項目建設缺少約束等,專案進度停滯不前、銷聲匿跡,或留下一地破碎爛攤子,讓地方政府面臨極大的財政壓力。

例如,以小龍蝦聞名的江蘇盱眙,2017年江蘇中璟航天半導體總投資120億人民幣,佔地703畝,按規劃建成後年產值125億元;項目在2017年底開工,預計2018年12月底前完工投產,但開工半年後便從此銷聲匿跡,沒有再被提起過。

傳出當初盱眙縣政府在找來中璟航天半導體之後,本來想以土地使用權的方式入股,但後來政策改變,盱眙縣政府轉為以資金入股,但資金遲遲未到帳,導致資金鏈斷裂,最終投資案停滯不前。

另一個例子是德淮半導體,2016年在淮陰區成立、總投資450億人民幣,其中,1期投資120億人民幣,佔地257畝,計畫建設年產24萬片12英吋CIS晶圓廠。德淮半導體曾立志「要做中國第1、世界第2,成為和三星一樣的半導體大廠」。結果,和中璟航天的銷聲匿跡不同,近幾年德淮半導體停擺、爛尾、欠薪甚至倒閉的傳聞從未間斷過。

其他還有成都格芯、陝西坤同、紫光和武漢弘芯則是最近大家比較熟悉的爆雷案例。紫光貴為中國半導體國家隊,卻在2020年底多次爆出債券違約;號稱投資1280億人民幣、重金禮聘蔣尚義的武漢弘芯,2020年爆出存在大量資金缺口,遭武漢市政府接管,被稱為是「中國晶片最大騙局」,蔣尚義在退出後也稱這段經歷「根本是場噩夢」。

紐時揶揄中國用傳統製造業思維發展半導體

中媒分析,這些爛尾的項目都有1個共同特點。在半導體項目啟動前號稱「領先國內」、「世界前列」等,再加上喊出極高的投資報酬,為當地政府描繪美妙藍圖,這對想要政績的官員而言是很大的誘惑,而完全沒有考慮到,當地是否缺乏財力和產業基礎。

除了餅畫得太大之外,資金凍結、管理不善等,也都是中國「晶片熱」下多個案子爛尾的原因。芯謀研究研究總監徐可指出,半導體產業專業性高,投資難度很高,中國許多地方政府甫入半導體產業,卻抱持著傳統產業的招商、募資思維,不懂得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規律,也無法準確預估項目是否能成功。

徐可也指出,有些地方政府缺乏對產業知識、技術的瞭解,也未對項目團隊善盡調查責任,甚至自知專業知識不足,特意找海外專業團隊來管理,但多半遇上非圈內的騙子;另外,地方政府在談判時,也缺乏合約內容的約束,使得部分資金直接被匯到海外,後續也難以追回。

紐約時報形容,中國希望取得的進步,就好像從生產塑膠玩具,想要一舉進階到生產太陽能板一樣,但在半導體領域,這根本行不通,半導體業界的研發成本極高,多家老牌大廠花了數十年才有的技術和累積,中國要想迅速超越,沒有那麼容易。

不過,紐約時報也指出,目前中國在晶片產業的實力,雖然仍遠不及美國產業巨頭英特爾、輝達,在製造方面也至少落後台積電4年,但中國確實有漸漸擴大實力,首先吃下家電、電動車等,技術要求相對較低的國內內需市場。

2020年8月中旬,華為啟動「南泥灣計畫」,旨在困境期間實現自給自足,核心零組件去美化及加強扶持本土廠商,料將納入筆記型電腦、智慧螢幕、IoT智慧家居產品等;當時也傳出,華為內部已啟動「塔山計畫」,打算與相關企業合作,準備建設1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45奈米產線。

責任編輯:唐風 来源: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