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默、恕、退四字,是為人處世的要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自悔錯判一案
明代的閔廷甲,擔任常州推官,專管全府刑獄,以明敏幹練著稱。
他曾說:「我開始到這裡任推官時,錯判了一個案子,到現在還後悔不止,時時警惕。從此之後,希望不再有什麼過失了。」
《廣輿記》
二、八棵直節杉
宋師回,在宋神宗元豐年間,擔任南康軍知府。他性格耿直,在修建庭院時,載了八棵杉樹,取名「直節」。
他說:「我很願意像這挺拔的杉樹那樣,保持自己的氣節。」
《姓譜》
三、楊鼎的做官守則
《明史》記載:楊鼎,字宗器,陝西咸寧人。
楊鼎被提升為戶部侍郎後,恐怕自己不能勝任,就在座位的一角,寫下「十思」,提醒自己:
「量刑要思寬仁,有人侵犯要思容忍,工作要思搶先,論功要思退讓,坐的時候要思在下位,行走的時候要思走在後面,有名了要思韜晦,對官位要思卑下,操守要思有始有終,退居要思提前。」
《見聞錄》
四、每天投豆,為自省
康靖公趙概,在居住的房室內,在几案上一定要放三個器具:一個裡面盛黃豆,一個裡面盛黑豆,還有一個空著。他時常往空著的器具中,投幾粒豆子。
親友問他:「這是為甚麼?」他說:「平日,我有了善的念頭,就往裡面投一粒黃豆;有了惡的念頭,就投一粒黑豆,用來警告自己。開始時,是黑豆比黃豆多,後來是黃豆比黑豆多。近來,善惡念頭都沒了,也就不再投豆粒了。」
《宋史》記載:趙概,字叔平,是南京虞城人。他經常修養心性,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曾經每日投豆,以自省。
《卻掃編》
五、人生的四味良藥
蘇東坡聽說《戰國策》中,有一良方十分有效,這個藥方共有四味:
一是把無事作為顯貴。
二是把早睡作為富。
三是把緩步而行,當作坐車。
四是把晚食(延時使飢餓)當作吃肉。
《東坡題跋》
六、保身法則 慎言知止
邵同元先生,曾經寫了「忍、默、恕、退」四字,貼在桌旁。
要保全自己,就應說話謹慎。知道止足,是為人法度。
忍、默、恕、退四字,深藏以上這些內涵,是為人處世的要則。
《輟耕錄》
七、平日家居,操行高潔
朱然,字義封,丹陽故鄣人。他身高不滿七尺,但卻態度光明正大。平日家居,操行高潔。
只有兵器上,才施有花紋彩色,其餘的器物,都很樸素。每天都小心謹慎。
但是在戰場上,常面臨危急,大膽鎮定,拒敵護民,人所莫及。
《吳志•朱然傳》
八、應效法操行清高的人
儲巏,字靜夫,泰州人。他品行淳正,道德高尚,心志專一,有操守。
工於詩文,好推薦引進知名人士。但,不是善良之人,他就避而遠之。
進士顧磷,曾去拜謁尚書邵寶,邵寶對他說:「你要樹立起自己的道德信仰,應當去拜謁、效法儲巏。」
《明史•儲巏傳》
九、從美人身边逃跑的人
藩鎮主將,覺得王進德這個人,清高耿介,與己不同,想要考驗一下他的行為。
於是叫他來喝酒,卻在偏房的帷帳內,預先藏下一個美女。酒興正濃之際,藩鎮主將便把王進德,引進偏房,並從外面鎖上了門。
王進德進房後,看見美女,大驚,大叫,開不了門,便使勁把房門撞開,跑到馬棚裡,拉出馬來,倉皇騎馬,逃了回去。
王進德在明太祖洪武年間,為太學生,後來擔任監察御史。很有政績。
《見聞錄》
十、書寫「果敢」為齋名,以自勵
李方子,字公晦,邵武人。他第一次去見朱熹,朱熹對他說:
「我看你為人忠厚,當然是個能夠少犯錯誤的人。但是,寬大中要有規矩,和緩仁德中,對待邪佞,要有果敢。」
李方子覺得他點中了自己的缺欠。回去後,即用「果敢」二字,作為書齋名,以自勵。
《宋史•李方子傳》
責任編輯:靜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