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發布關於戶籍的一個文件,大城市要放寬或取消落戶限制。(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4月8日訊】4月8日,中共各大官媒都以「重磅」、「重大政策變化」等詞語報導一個事情:發改委發布關於戶籍的一個文件,大城市要放寬或取消落戶限制。官媒聲稱,「這意味著,在大城市落戶將會變得容易一些。對工作、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以及想買房的外地人來說,都是一大利好。」
但是,在筆者看來,這不是利好而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一件事情,即中國人仍被中共以戶籍制度控制著。
中共發改委4月8日在其網站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其中包括: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實現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根據中共政府2014年11月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目前城區人口超過500萬人的城市有13個,除了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個超大城市,還有天津、重慶、武漢、成都、南京、鄭州、杭州、瀋陽、長沙為特大城市。也就是說,未來除了這13個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將放開或放寬落戶限制。
中國城鄉人口數量。(圖片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官媒的報導讓人感覺這些似乎是中共的一種恩賜,一些中國民眾的評論也表現出些許的小興奮,但是稍微做個比較,相信中國民眾的心情未必就那麼好了。
網路上有篇署名汪園斐的文章《1949年後中國人失去了哪些權利?》一針見血的指出:民國時期,人們擁有自由遷徙的權利,不用辦暫住證,沒有農業和非農業戶口之分。農民只是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身份的標誌。共產黨建政後,為了最大限度控制和監視人民,一手炮製了所謂「戶籍制度」,將公民分為三六九等。農民不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身份的標誌,農民及後代飽受各種歧視。今天,這種非人的制度依然存在著,只因為共產黨擔心廢除後會影響它的統治。在民國時期,人們在就業方面也是十分自由的,可以自由流動,沒有監視公民的檔案制度,沒有變態的檔案託管,沒有所謂的組織關係轉進轉出。共產黨建政後則大不相同,一方面,如果沒有所謂「組織的安排」,要想調換工作難於登天,另外所謂的「檔案」跟著你一輩子,你永遠也別想逃出共產黨的魔掌。
其實,正如《九評共產黨》一書中寫道:戶籍制度是極不公正的制度,強行劃分農業人口與非農業人口,一個國家無端製造出兩級分裂和對立。農民的子女只能再做農民,農村戶口持有者成為中國社會的二等公民。
多年前經濟學家許小年就建議取消戶籍制度而不是改革戶籍制度,讓城市的農民工真正享受和城裡人一樣的各項待遇,人口自由流動,這樣會從根本上解決城鎮化的問題。
經濟學家馬光遠也曾撰文認為,中國城鎮化的癥結就在於戶籍制度。近40年來,中國城鎮化實質上進展遲緩,除了城鎮化思路和戰略有問題之外,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戶籍制度。一個存在戶籍界限,並且在戶籍下面又衍生出各種五花八門不平等福利待遇的城鎮化,不是真正的城鎮化。農民進入城市,在城市裡工作、生活,但卻又無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無法真正實現農民的市民化,這種城鎮化本質上是一種假城鎮化、掠奪式的城鎮化,其本質上是維持以前城鄉二元結構下的等級區分,從而人為製造社會的割裂。而這一切的根子,都在於難以打破的戶籍制度。
另外,放開或放寬落戶限制的一個直接原因也關乎房地產市場。近些年房地產市場怪事頻出,雖然官方多次發布調控政策,但是地方政府為了財政收入到最後都變成了「空調」。中央要求調控的時候,很多地方政府想方設法鑽空子,更有地方以吸引人才為名放開戶籍管制。
例如,在今年三月底,河北省的省會石家莊市全面放開城區和城鎮的落戶限制,率先在全國做到了零門檻落戶。而在此之前,石家莊市規定在該地落戶需要有穩定住所和穩定就業,而此次全部取消了這些限定條件。
所謂的人才爭奪戰,轉變成了人口爭奪戰。搶到人的城市房價很有可能會上升,沒搶到人口的城市房價一定會降,一場零和博弈將在中國上演。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