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醫生宣判剩下4個月,他卻活過16年!(圖)

發表:2016-05-14 03: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首爾大學醫院院長,韓萬青。(網路圖片)

癌症,這裡有解答韓萬青,過去十幾年來,我的名字一直都在影像醫學領域中出現,而首爾大學醫院院長的身份似乎沒有比戰勝癌症末期的醫生來得更有震撼力。

自1998年發現我的肝臟有腫瘤後,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癌細胞又轉移至肺部,當時醫生說我只剩不到5%的存活率,但沒想到一轉眼,現在已過了16年。當初剛接受癌症診斷時,沒人認為我能活下來,但我不感到絕望。就醫學上來說我是「奇蹟式的痊癒」。

時光快速流逝,我已年過80歲。剛生病時,短暫的人生如跑馬燈在眼前閃過,沒想到我能活到這歲數,除了參加產學研究運動及各機關的諮詢活動、演講、學會活動外,還能出國旅遊、打高爾夫等,真是令人感謝。

罹癌之後至今,我持續維持書中內容的方式過日子,不埋怨為何癌症會找上我,也不因希望渺茫而絕望,不讓無用的藥物和抗癌食品糟蹋身體,只用自己的原則過每天的生活。

我曾經想過,要是這位名為癌症的朋友沒有找上門,我的人生又會是什麼樣的風貌呢?雖然一定會有各種可能,但我不敢斷言自己絕對會有比現在還要健康的身體。罹癌後,雖然曾經在鬼門關前走過好幾回,但不可否認的是,癌症的確讓我得到了許多啟示,以及提早認知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可說是一位「非常感謝的朋友」。

好好照顧「癌症」並送走它

直到今天,我都還一直努力不讓癌症這位朋友變得凶猛,或惹它生氣又回來找我,無論何時都小心翼翼地維持自己健全的生活態度。

簡單來說,我的健全生活態度就是:吃好、睡好、排泄好、活動好、過得好。這可說是我的生活原則,卻也是再平凡不過的簡單事情。世上並沒有一個符合所有人的正確健全生活,重點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因此你必須努力嘗試別人認為不錯的方法,並透過這些過程,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一套方式。而這樣的過程中別忘記兩項原則。

第一、硬逼自己是沒有用的,必須要自己喜歡並樂意去做。

第二、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必須每天持之以恆。因為時間久了,滴水也能穿石。

我必須再次強調接下來我所要介紹的方法,都只是讓我最快樂、最舒適的生活方式,這些方法並非最終解答,也無法成為統一適用於每個人的標準,我只希望各位讀者可以透過我的故事,發展成專屬於自己的一套方式。

平常飲食才健康

我從以前就有喝咖啡的習慣,當然在罹患癌症之前也很常抽菸,手術後雖然戒了菸,但現在每天還是會喝一杯咖啡。幾年前,我和醫學院的學長在咖啡廳裡引發了一場咖啡和綠茶的爭論。學長和我一樣經歷過癌症手術,認為我喝咖啡對健康有害,當場數落了我一番。

當時我下定決心要和學長理論,因為我所重視的是食品的新鮮度。環顧咖啡廳裡的客人中,只有學長點綠茶,其他所有人幾乎都在喝咖啡,不用說也知道哪個食品比較新鮮。因為很少有客人點綠茶,所以那很有可能是兩個月前,甚至是更久之前才進的茶;相反的,點咖啡的人比較多,物品替換率也比較高,再加上咖啡的產地資訊比茶清楚和普遍,很多茶的產地和衛生狀況都不是很透明。

於是我對學長說:「學長,請你想想看,這個你說對身體好的綠茶,究竟是從什麼樣的工廠出產?經過什麼樣的人手上再到你的杯子裡?」

自從罹患癌症之後,我對吃的東西,特別是食品的新鮮度非常講究,尤其是能隨我心意吃的早餐最為重要。

話雖如此,但其實我們家的早餐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常對妻子強調三個飲食原則:

第一、不吃不新鮮的食物。

第二、不吃速食。

第三、不吃太咸。

其實我不要求餐桌必須備滿豐盛的菜色,只要求必須符合當季時令來準備各種新鮮的食物。也就是說,與其一次煮太多食物而從冰箱不斷反覆取出加熱食用,不如新鮮現煮並且一餐解決是我的核心原則,就和「清空冰箱」的道理是一樣的。

早餐我會盡量多吃新鮮生蔬。剛開始吃生菜時我還會加許多沾醬,卻因為沾醬而無法吃下太多生菜。後來單吃生菜才發現,在吃到蔬菜本身的甜味、香味與質感後,反而能吃更多。吃生菜時我也會用一些番茄、蘋果等水果當作代替醬料的配料,因為能新鮮吃到食物本身最自然的味道和質感是最棒的。此外,我一定會搭配一顆蛋和一杯牛奶。雞蛋通常會直接水煮或打在開水中不加鹽巴食用,為了攝取一天所需的蛋白質和鈣質,沒有任何食品比雞蛋和牛奶更好的了。另外,我也會搭配一點粥或是米制食品。在家吃中餐和晚餐時,我通常以韓式料理為主,並堅持「均衡飲食」這項原則。為此,盡量會食用兩盤以上符合當季時令的小菜。我們家的泡菜味道因口味偏淡,所以一小碟泡菜只要配一、兩湯匙的飯即可吃完。

我想讀者看到這裡,一定會覺得我很挑食,但其實白天我也會和一般人一同到餐廳裡吃飯,我只不過是對早餐的飯桌堅持要求落實上述原則罷了。坦白說我能夠做的事情也只有呼吸、運動和飲食,所以或許也只剩下飲食是可以隨我心意盡力要求到最好的事情吧。自從罹患癌症後,我對飲食的態度有了明顯的不同,運動固然重要,但食物才是人類生命力的來源。

我必須再次強調,用自己的方式吃美味的食物是最好的,其他生活習慣和運動也是一樣,都需找到適當的方法且快樂地進行。

癌症病患的期數有何意義

癌症病患所關心的期數有什麼意義呢?癌症的病期是依照腫瘤範圍數字化後加以區分、表現,用來決定治療方針和判斷之後的病情,現今都採用「TNM分期法(TNM staging system)」。

T(Tumor:腫瘤),指原發腫瘤的大小、N(Node:淋巴結),指淋巴結的擴散程度,M(Metastasis:轉移),則為是否有轉移到其他遠處器官,一般分為一至四期,比較容易理解。

以肺癌為例,左右兩側任一邊的癌細胞若為三公分以下,屬於第一期;癌細胞原發腫瘤周圍的淋巴結有局部擴散為第二期;如果癌細胞不只在淋巴結,連鎖骨上部等胸前部位都有時,則為第三期;超過這階段,癌細胞轉移到肝、腦、骨頭等其他遠處器官時則為末期,也就是第四期。

以病患角度來說用初期癌症、中期癌症、末期癌症比較好區分,轉換成期數的話,初期為第一期;中期為第二、三期;末期癌症為第四期。那麼癌症期數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呢?

以統計學來看,癌症的期數為痊癒率,痊癒率依癌症不同而有差異,但大概以五年存活率為基準時,第一期有九○%、第二期為三分之二、第三期為三分之一的機率可以痊癒,第四期為癌細胞轉移至全身,統計上預估不可能完全治癒,會轉以延長生命為主要治療目標。精準分出一、二、三、四期來區分治癒率,癌症病患可照期數和治癒率評估剩下可存活的時間,醫生也是一樣,才會在評估後說出「最長可活三個月」。

患者對數據的恐懼不只有期數或治癒率,只要有癌症就無法和數字分開,不僅檢查多,結果得到的數值又複雜,當醫生和護士口中說出數字,就會讓癌症病患緊張兮兮。由於沒有專業知識,只看數字上的變化,一天的心情就如坐雲霄飛車般起伏好幾次。

各位不妨靜下心來想想看。如果說第一期病患有十分之九的人都可存活,第四期的病患只能等死,那醫學上像我一樣「例外」的人該怎麼說呢?我的許多同伴和學長、學弟們看到我是癌症第四期,就認為我無法活下去,沒人想到我現在卻健康地活著。直到自己成為病患,實際站在病患的立場,我才發現這樣的預測和所看到的數字是多麼沒有意義。

和癌症成為朋友的五大原則

癌症就像是不請自來的客人突然來訪,又不知何時會離開,為了能和這位朋友好好相處,又能讓它自行離開,需要以下一些原則。

原則一相處前先充分瞭解

以前時,我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和當時沒有談過戀愛或是沒見過年輕女生的同期孩子們不一樣,只要他打通電話,就會有一堆異性朋友跟著他,但他長得並不出色,在女生面前也不會臭屁地炫富。每當他和一個女生分手沒多久之後,又會有新的女朋友出現在他身邊,某天我決定向他討教祕訣。

「我在和女生交往前一定會預備一些事,先想好約會內容,再訂出日期然後約她出去。」

把要做什麼事,要去哪裡先想好,這樣就不會出錯。雖然將癌症治療比喻成戀愛是有點好笑,但我在生病後常常想起這個朋友所說過的話,要先對癌症有充分的瞭解和準備,這樣在面對預想不到的狀況或困難時才可以找出處理的對應方法。

戀愛是如此,面對癌症時也是必須充分瞭解後,再進行治療。先看清楚癌症這個可惡又纏人的傢伙,瞭解它是用何種方式折磨人,要怎麼樣安撫才能讓它緩和,因為只有病患本人才知道該怎麼和它相處、做朋友。

不過,很多時候會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類似的癌症反應出的樣子也都不一樣,不太適合照著別人的方式依樣畫葫蘆。像是過度相信網路或電視、報紙、雜誌中出現的資訊,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些果斷相信還在臨床測試階段的治療方法,或已被證實沒有效果的奇蹟神藥等情況,十之八九都是靠人們以訛傳訛,其中很多還需要可靠的認證或保證才行,最好能先跟可辨別這些消息真實性的人討論。

書店裡可以看到各式各樣有關癌症的書籍,其中有一半是自然醫學或民間療法的書籍,書中的許多療法都未經過驗證,可能會帶給病患傷害。若想要購買癌症相關的書籍,最好能找癌症方面的權威專家所寫的書,因為書中會有經驗證、可信的治療方法。

但也不是讀了幾本書,就能完全瞭解癌症,而是要藉著書中的知識,和主治醫生相互討論比較好。

一旦瞭解癌症後,在面對預想不到的狀況或困難時,便把精神或肉體上的負面情緒降到最低,各位要記住「知識就是力量」,瞭解的越多,逼退癌症的力量也就越大。

原則二別讓病情影響心情

「實驗是會騙人的。」

自從罹癌之後,我腦中時常出現這句話。現代醫學不管遇到任何情況,都會傾向將其數值化或規格化,依照數值分析並找出適當的應對方法。現代醫學會訂定某個程度的範圍為安全,超過的話則必須加以注意,或太超出某種程度的範圍為危險,不過有時這樣的數據反而會導致誤診的情形發生。

例如某項檢查的正常指數為三十到四十,但檢查結果為四十三,應該要怎樣看待呢?只不過是比正常範圍多出三而已。再來以量血壓為例,有時常在正常狀態下量血壓卻出現偏高數值,這時只要深呼吸幾次後再重新量,血壓就會回到正常範圍,這是因為機器太過敏感的緣故。所有的檢查都是經由機器內設的誤差範圍和患者的不同狀態,得到不一樣的數值,機器會顯示正負及百分比的誤差範圍。

儘管如此,檢查並非沒有可信度,機器雖會有些許誤差,但現今施行的各種檢查卻在診斷癌症或是治療方面佔重要的地位,只是每次檢查可能都會有些許變化。問題是這些書面上的數字,能輕易影響病患的內心,昨天還在正常範圍內,幾天後竟然超出正常值,這時病患們常會拘泥於數字高低,心想是不是哪裡有問題而焦慮不安,很容易就會相信那些誇張的偏方。

不只限於書面上的檢查結果,大部分的癌症病患常執著於每一天的生活,稍微消化不良或起床後關節有點疼痛,都會認為是大事,要求醫生開藥或質疑是不是治療錯誤等。癌症這傢伙不喜歡沒有主見的人,例如不滿足於現有的治療,還要到處找其他方法或嘗試沒試過的療法,病患越是這樣,癌症就越是頑固。

不僅如此,它還會消耗患者的心情和體力。癌症很喜歡你追我跑的遊戲,病患要有充分的體力才能與其對抗,如果連和它一起生活時發生的小變化,或對每個事物反應過度亢奮的話,很難保留體力。不能因為身體有些變化,就失落、不滿或強硬改變對待癌症的方式。既然已經得到癌症,如果內心充滿怨恨或憤怒的話,身體有可能會有想像不到的異常變化,所以必須時時保持平常心,不要被每天變化的數字左右自己的心情。

如前面所提,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必須與癌症相處一段長時間,為了能度過這段非常時期,內心的調整相當重要。別為每天高低起伏的數值而憂心挂慮。不對,為了不被癌症動搖而活得更長久,說不定最好連數值都不要過問或查看。

原則三別和癌症耍手段

人生很常被比喻成馬拉松,在我看來,我和癌症的相處的確像馬拉松,馬拉松沒有所謂的捷徑和僥倖,只能認分努力地跑,和癌症一起生活也需要這樣的毅力。

罹患前列腺癌的自行車手蘭斯阿姆斯壯,在歷經一年多的治療生活後成功克服癌症,並於世界知名自行車大賽「環法自行車賽」中獲得冠軍,他曾說過:

「不要想變成英雄或出現奇蹟,我曾讀過爬上法國山丘和山嶺的文章。怎樣才能抵達山丘呢?只能靠慢慢地、痛苦地使力才能爬上山丘和山嶺,還必須加上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比別人先爬到頂峰。」

阿姆斯壯的話,說出了他治療的歷程。他能克服癌症並不是因為奇蹟的藥物或祕方,而是透過強韌的意志度過痛苦的一年多化學治療。之後他靠著努力不懈的訓練和自我管理,締造了七連勝的冠軍記錄。

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這種一般的癌症療法,大都需要長時間觀察,病患相對也要負起很大的責任,是場耗費時間的持久戰。很多人會忍不住這種痛苦產生「能不能快點結束?」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的逃避想法。

這招對癌症是行不通的。短時間之內沒有電梯可以載我離開;在狂風巨浪中也沒有搭救的救生艇,只能忍受少則數月,長則好幾年的治療。

動手術也沒有太大的差異,透過手術消除腫瘤,但它還是會再回來,需要長期察看癌細胞的動靜,不會一次就一勞永逸。絕對不要向癌症挑戰,癌症可不會傻傻地坐以待斃,而是要一步步地面對它,往正確的方向努力邁進。

原則四保持距離,心平氣和

我圍棋下得不好,卻很喜歡看別人下棋,只要有空就會看第四臺播放圍棋比賽的節目,其中最喜歡看擁有九段資歷的李昌鎬下棋。

李昌鎬下棋的特色在於絕對不會引起正面衝突,總是慢慢地從外圍進攻,常常出乎意料地夾攻對方。當他看到對方弱點時不會馬上進攻,若對方看到自己的弱點,他也是輕鬆看待。若換成別人,可能一看到對方弱點就會馬上攻入要害,但李昌鎬總是不慌不忙地逐次進攻。

就算是對手先攻,他也能改變局勢,讓自己有贏面的優勢,打造出自己攻而不破的城堡,看似讓步結果卻贏對方好幾手。

因此人們在看李昌鎬下棋時,儘管一開始局勢對他不利也不認為他會輸,因為相信他最後一定會贏過別人一、兩手。說不定有人會問為何不多贏點分數,拉開差距?只靠貪心是無法贏過對方的。必須先奠定自己的防守再攻擊對方弱點,如果沒顧好自己的防守就攻擊,反而會遭到逆轉,贏越多的人到時也會輸越多分。李昌鎬即使看到對方下了不好的棋步,也會先顧好自己的防守,準備好後再攻擊,使對方敵不過攻勢而贏得勝利。

癌症也是一樣,有時癌朋友會令人失望,或引起突發的衝突讓我們面臨危險,但越是這樣越要放寬心。因為萬一在內心還沒有整頓好的狀態下,遭到癌症攻擊,說不定會失去防守,但只要內心整頓好,就可以充分抵擋癌症的攻擊。

受到癌症傷害或經歷危險時需要有「好吧,你竟然如此,那就先等我顧好自己後再來對付你」的心態。再好的朋友也有起衝突的時候,此時若太過靠近可能會令自己受傷,這時應該要和對方保持距離並重整心態。癌症也是如此,它知道患者的弱點,會找時機適時地攻擊,這時若慌張便絕對無法戰勝它。內心越焦急時越要記住這句話:

「越焦急越應該保持距離。」

原則五它是隨時會回來的朋友

為何人們會害怕癌症呢?雖然這是個很明顯的問題,但這裡問的是內心重擔問題。人們害怕癌症的原因是因為常把它和死亡畫上等號,說到死亡,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是人都會害怕,雖想理性地接受,一旦面臨還是會本能地退縮。問題還不單單是懼怕死亡,而是連日常生活都會感到疲憊。癌症病患更是如此,癌症所帶來的痛苦已經不少了,再加上懼怕死亡的話,每天就如同活在地獄中。說到這裡有個疑問:癌症是將要死亡的意思嗎?還是和癌症生活而慢慢走向死亡?

事情絕對不是這樣。否則罹患癌症末期而再次回覆健康,或一直接受治療後重新站起來的人們又該怎麼說呢?難道只是運氣好而活下來嗎?

我認為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與運氣是絕對沒有關係的。罹患癌症卻能痊癒,一定有明確的理由存在。如手術成功、化學治療效果良好,抑或是患者本人有著強大的意志。癌症轉移肺部後治療率不到五%,意思是一百名中有九十五名會死亡,只有五名會存活。但我不認為這個數據很重要,只要自己確信就能成功,因為只要不是治癒率為零,就有活下去的可能。萬一得到癌症就代表百分之百會死亡的話,那我一開始就不會建議患者和癌朋友一起生活了。反正都要死,何必再和可怕的腫瘤交朋友呢?

為了和癌朋友相處,必須跳脫「癌症等於死亡」的想法。它是個不請自來的客人,也是個會自動離開的朋友,如果自己不相信,嘴上說把它視為朋友,內心卻不安、焦慮、有戒心,是無法跟它一起生活的。若想和癌朋友共度生活,就應該相信癌症是可以離開自己的朋友。

「現在雖然辛苦,總有一天會重新振作起來,最後露出勝利微笑的人不是癌症而是我自己。」如此一來癌症便會準備離開,並說:「原來這個人不是我能永久相處的對象,因為他連我離開之後的生活都想好了!」

最後笑著的贏家一定是永不失去希望的那位。



来源:良醫健康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