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高居不下,許多年輕人成為房奴(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4月22日訊】生活在時下的中國人據說有三大錯覺:股票要漲、房價崩盤、他(她)還愛你。毫無疑問,本輪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房價的再次上演絕望般的瘋狂,給了很多錯覺中的中國年輕人又一記不輕的悶棍。
當歐美等國的同齡人將自己的青春嘉年華揮霍在旅遊、學習和創業中的時候,中國的年輕人最大的圖騰,就是能盡快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過去多年的教訓告訴他們,越晚買房,房子將會距離他們的夢想越遠。
在房價持續上漲,並且不時上演瘋漲行情的情況下,中國年輕人的購房年齡不斷降低。前兩年有研究報告稱,中國年輕人平均買房年齡為27歲,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提前了差不多整整的一代。報告說,日本及德國的購房年齡為42歲、臺灣地區是36歲、美國也在30歲以上。而中國的年輕人,早早將自己的未來與沈重的房貸掛鉤,成了房奴一族。當房子成為財富創造最重要的領域,當房子成為一個國家年輕人的最重要的圖騰,當一個國家的主要資源大多集中在房地產等領域的時候,這個國家的財富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必然是萎縮的。因為房地產的虹吸效應使得這個國家的很多聰明人放棄製造業和技術創新領域,而是將自己的才智奉獻給房地產,從而最終導致整個經濟呈現「空心化」。
筆者在過去的文章中一再呼籲,不要讓承載一個國家未來的年輕人過早的背上房貸的包袱,也不要在整個社會渲染人人必須及早買房的恐慌心理。然而,這種呼籲面對房價一次又一次的上漲,面對已經買房的和沒有買房的在財富上的巨大差距,面對「無房階級」和「有房階級」界限分明的人生,這種呼籲實在顯得蒼白無力。但是,大國財富變遷的現實一再告訴我們,如果一個國家財富的創造不是源於實業,而主要由房地產、壟斷和金融創造,肯定是不可持續的。一個經濟體,如果炒房很賺錢,肯定有很多人選擇離開實業,不搞科研,而只是去追逐房子。房子本質上並不創造財富,而只是分配財富的工具而已。
過去多年,中國一方面在政策層面呼籲資本回歸實業,呼籲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另一方面,卻不斷的強化對房地產的依賴。就此而言,只有告別對房地產的依賴,才是社會各種資源回歸實業的前提,房地產暴利,投資房地產賺錢容易,就不會有人勤勞致富,踏實創業。只有房地產告別暴利,資源向製造業和高科技分散,中國經濟集聚的大量地產泡沫才可實現真正的軟著陸。因此,要真的發展實體經濟,就要下決心解決房地產的泡沫問題,否則,無論是實業興國,還是內需的啟動,都是無稽之談。在房地產暴利存在的情況下,企業家是很難安心做實業的。
這幾年,為什麼資本大量集中於房地產領域,因為實業艱難,而實業艱難的關鍵又在於大量的人才和資源流向了房地產等高利潤的行業。整個經濟都在這個分配財富的傳銷體系中循環,當房價高到一定程度,資本退出,房價下跌,則整個遊戲自然結束,經濟會陷入可怕的調整。所以,前幾年,一些創業板的公司一旦上市,融資的錢便立即投入地產領域,何其諷刺?
年輕人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年輕人的境界決定一個國家未來的高度,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被房貸壓彎了腰,當房子成為年輕人最高的理想和圖騰時,除了現實的苟且,還有什麼理由讓他們談詩和遠方的田野?在房價每天一個價格的情況下,談創新,談創業不過是自欺欺人。筆者和很多創業的年輕人交談,問及他們的理想和未來,有相當一部分是,創業成功後,在大城市擁有自己的房子。
中國應該明白,任何一個經濟大國的崛起,絕不是建立在高房價的基礎上。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在經歷多次危機之後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高技能、高才智的勞動力才是維持經濟競爭力的基石。美國經濟學家菲爾普斯就認為,房地產投資過度一定會抑制創新,因為「房地產吸納了本可以投資在生產力提升、創新、醫藥技術、軟體或可替代能源領域的資金,而這些領域,能夠在未來真正推動美國經濟增長。」 因此,他指出,「要想恢復經濟活力,再次實現增長,美國人需要克服對房子的酷愛。」因此,中國經濟要想真正成為創新經濟體,中國政府一定要告別和房地產的畸戀,一定要下決心切斷對房地產難以割捨的愛。
中國最有情懷的詩人海子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讓很多人感動,但諷刺的是,這位詩人在「詩與遠方」中談的卻仍然是「有一個房子」的夢想,原詩是:我有一個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来源:光遠看經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