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漢字的內涵,所反應的是古人敬天敬神的理念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網路圖片)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漢字是神傳給人的,是交流思想、傳播信息、傳播中華文化的特殊工具,對亞洲一些國家的文字與文化都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易經・系辭》與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有較為系統的論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通神明之德。黃帝之史官倉頡初作書,蓋依類像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倉頡造字
傳說黃帝瞭解到倉頡擅長描摹繪畫,就任他為史官。因制定曆法需要文字記載,制定神諭也需要行文,倉頡就開始蒐集、整理文字。倉頡在陽虛山揣摩文字時,廢寢忘食,感動了神明,有鳳凰銜來神書,文字深奧,倉頡朝夕研讀,仰觀日、月、星、辰之勢,俯視山川脈絡之像,又旁觀鳥獸魚蟲之跡,草木器具之形,描摹繪寫,歷經數年,方成文字。成字那天,「天雨粟,鬼夜哭」,上天降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相傳這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黃帝召見倉頡說:「聽說你研究神書,方成文字,可否一觀神書?」倉頡把書呈上。黃帝看不懂寫些什麼,就讓倉頡解說。倉頡說:「此乃六體六字之式。一是像形,是用摹擬事物形狀方得一種造字法。如日像一輪紅日,月像一彎新月。二是假借。是用借字表音的辦法造字。三是指事,是用符號標出事物的特徵。四是形聲,是用意符和音符組成新字的一種方法。五是會意,是合字表義的造字方法。如:‘明’由‘日’‘月’兩個像形字組合而成,以日月之光,來表示‘明亮’的意思。六是轉注,是部首相同,音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通可以互相訓釋的字。如‘老’可以訓‘考’。天下禮儀歸於文字,文字必歸於六書類。」
黃帝聽後高興的說:「你將六書更加詳解,布教天下。民得文字,如眼重明,此乃萬世之功也。」因為傳說文字是倉頡整理的,所以他被後人尊為「文字神」。
正統漢字具內涵
漢字與中國古代傳統道德文化一脈相承,在發展過程中凝聚了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因漢字是表意字,是形、音、義的有機結合體,所以每個字的產生,都有其內涵。它的一筆一畫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信息,傳播的是道德和正義。到了漢代,隸書、楷書日趨成熟,其方正結構具有高度嚴謹的條理與比例,體現著嚴肅、莊重、理性的空間構成關係,形成節奏感與韻律美的協調布局。由漢字衍生出來的書法藝術,更堪稱中華文明的瑰寶。漢字文化由字成詞,由詞成句,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其特殊的形象性,多義性,簡練性與音樂性形成了我們優美的古典文學、詩詞歌賦。「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等,以精粹、凝練的語言,展現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景況及意境。
正統漢字的內涵,所反應的是古人敬天敬神的理念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例如「道」字,是在告訴人們如何在天人合一的狀態中,徹悟真理,使生命獲得升華,步入到大道的境界之中。「德」字,是來表示遵從天道,在心為德,施之為行。「禮」字,「豐」是古代祭祀用的器,用於事神就叫禮,表達對神明的祭祀、敬意和尊重。「示」字可以完整的表示出陰陽之二生三而成萬物,萬物應當稟承此規律,不離此法則。
《說文解字》中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示」作為一個漢字部首,一般都與誠敬大道並恪守這種規律相關。例如:「福」字的「示」旁,是界定尊道貴德天道祐護才能有福;「祝」字的「示」字旁,則是指主祭宣講尊道貴德的讚詞。還有其它的字,像人言為信;老在上,子在下為孝;千人一口為和;「華」字,似乎散發著百花以及世間萬物的芬芳……
責任編輯:李雲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