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西漢辭賦名家。他出生於西漢蜀郡的首府成都,因崇敬戰國時期趙國名臣藺相如完璧歸趙的英雄業績,更名「相如」。司馬相如年少時好讀書舞劍,初入仕途時在長安任景帝武騎常侍之職,即侍從漢景帝打獵的武官。後因景帝不喜好辭賦,司馬相如遂托病辭官,隨梁孝王劉武歸梁國,與梁王文學侍從鄒陽、枚乘等人同游,並寫下成名之作《子虛賦》。梁孝王卒後,司馬相如無官無業,回到成都,一貧如洗。在臨邛,司馬相如鼓琴一曲《鳳求凰》,引得新寡的佳人卓文君中夜相奔,雙雙私奔出走至成都。然「家徒四壁立」,迫於生計,司馬相如後與卓文君復返臨邛,夫妻二人變賣家產,開了一家小酒店,相如親著犢鼻,文君當壚賣酒。
景帝駕崩,漢武帝即位,見到《子虛賦》大為讚賞,經狗監楊得意的推薦,司馬相如被漢武帝召見,又為武帝作《上林賦》。武帝大喜,遂拜司馬相如為郎。從此,司馬相如在漢宮庭任官,並深得武帝的信任。後來,司馬相如又被拜為中郎將,奉命出使西南夷,政績斐然,影響深遠,對中國中原和西南邊疆地區民族之間的融合起過積極的作用,並寫有《喻巴蜀檄》、《難蜀父老》等文。後為人誣告,司馬相如被剝奪官職,遣歸故里。一年後真相大白,雖官復原職,但司馬相如早已厭倦官場的爾虞我詐,意興闌珊,常與文君以琴棋書畫消閒。
其間,司馬相如為失寵的武帝皇后陳阿嬌撰寫了著名的《長門賦》。《長門賦》是司馬相如藉機傾吐愁悶鬱結之傑作,賦中寫失寵女子的心理,委婉曲折,悲慼動人,是一篇別具風格的抒情小賦,對後代宮怨一類題材的詩歌有很大影響。此賦既成就了陳皇后與漢武帝的重歸於好,更奠定了司馬相如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司馬相如死於「消渴」之疾,即糖尿病。相如故後,文君因悲慟過度,不久也撒手人寰。司馬相如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文韜武略,但也有人評價其文品不高,取悅皇室,先寫洋洋灑灑歌功頌德的《子虛賦》,後又捉刀哀哀怨怨盼君回心的《長門賦》,是個十足的御用文人。但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浪漫的愛情故事,世世代代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嘖嘖稱讚。
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辭賦上。《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現僅存《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哀秦二世賦》6篇。
《子虛賦》、《上林賦》是司馬相如賦的代表作品。這兩篇賦內容前後銜接,《史記》將它們視為一篇,稱為《天子遊獵賦》。作品主要歌頌了漢王朝一統天下的聲威和氣魄,同時對統治者驕奢淫佚之風也作了委婉勸誡,認為過分奢侈「非所以為繼嗣創業垂統」。但因其主要部分是誇張帝王的排場和享樂,末章的一點所謂諷諫之意,正如揚雄論賦所批評的那樣,「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漢書•司馬相如傳讚》)而已。
在藝術表現方面,《子虛賦》、《上林賦》兩賦結體宏大,描寫場面雄偉壯觀,富有氣魄,以大量的連詞、對偶、排句層層渲染,增加了文章詞採的富麗。但終以過分誇奇炫博,內容比較空洞,而且僻字連篇。《文心雕龍•練字篇》說:「故陳思稱揚馬之作,趣幽旨深,談者非師傳不能析其辭,非博學不能綜其理,豈直才懸,抑亦字隱。」
《子虛賦》、《上林賦》兩賦在漢賦發展史上有著極重要的地位。它們確立了一個「勸百諷一」的賦頌傳統。漢賦自司馬相如始,以歌頌王朝聲威和氣魄作為其主要內容,後世賦家皆相沿不改,遂形成一個賦頌傳統。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這種賦頌往往流為粉飾太平,鋪張揚厲,對帝王貴族奉諛獻媚,故愈來愈失去了其創造性和現實意義。
司馬相如的賦重鋪排,重誇飾,極富於文采美和音樂美。他在作賦理論上,提出「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和「苞括宇宙,總覽人物」(葛洪《西京雜記》所引)的主張,這說明他在作賦時十分重視資料的廣博、辭採的富麗,但相對來說忽略了賦的思想性。儘管如此,司馬相如在賦史上仍有重要地位。他的《子虛賦》、《上林賦》為漢代散體大賦確立了比較成熟的形式,後來的一些描寫帝都、宮苑、田獵、巡遊的大賦,無不受其影響;而論規模、氣魄,則難與相如之作齊肩。
司馬相如還著有《大人賦》、《美人賦》、《長門賦》、《哀秦二世賦》等騷體作品。他的散文有《諭巴蜀檄》、《難蜀父老》、《上書諫獵》、《封禪文》等,文中常用賓主答問形式及排偶句調,頗有辭賦氣味。
司馬相如的文學創作活動,豐富了漢賦的題材和描寫方法,從而使漢賦成為一代鴻文。正如揚雄所說:「如孔氏之門用賦也,則賈誼升堂,相如入室矣。」(《法言•吾子》)。《隋書•經籍志》有《司馬相如集》1卷,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司馬文園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