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三十年來的中國大陸人體科學研究,我總是感嘆於在前沿探索領域,一直是政治打擊科學,外行打擊專業,中共統治集團把馬克思學說中的無神論和唯物主義理念當作破除傳統文化、統一民眾思想的理論武器,將之上升到了政治統治的高度,任何與之教義不符的學說或事物如果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影響,就會遭到政客與御用文人、宣傳機器的集體撲殺。
然而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嚴厲的社會制度下,還是有一大批勇於追求真理的專家學者,在實驗與理論領域中走出了一條艱難而又可喜的探索之路,為傳統文化的復興和健身氣功的傳播積極架橋鋪路,在中國人體科研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自從1999年7月中共開始系統構陷與打壓氣功團體以來,民間的特異功能研究活動一度趨於停滯,只有少數官方機構的研究活動得以繼續,很多科研成果和歷史真相都湮沒在虛假的宣傳裡。鑒於此,我們陸續把這些科研材料比較系統的整理出來。
申漳先生,國家人體科學工作組辦公室成員,1988年底,他毅然放棄了科委機關工作,選擇了人體科學研究,為了爭取讓人體科學得到國家科委的正式承認,他招募了一支特異功能人隊伍,開始克服各種困難,著手組織過硬的科學實驗,來證實特異功能的客觀真實性和應用價值。
自從1979年唐雨的特異功能被《四川日報》報導,全國各地有一大批特異功能兒童被發現,他們的特異功能都是在經過了無數次的層層測試之後才被科研工作者們承認的,其中就有來自遼寧的張寶勝。張寶勝功能被發現的過程頗具傳奇色彩,他也是經過了層層的嚴格考核,於1983年正式穿上了軍裝,成為國防科工委下屬的507研究所的骨幹工作人員,短短几年,有過很多次成功的實驗,一部分實驗成果以論文形式參加國際交流,還有一部分實驗材料至今仍是機密。
1988年5月13日,張寶勝參加了國家科委內部舉辦的一次匯報表演,演示將特製塑料塊「抖」出燒結的封閉玻璃瓶,在當時特定的環境和狀況下,沒有成功。時隔7年之後,在精心組織的一輪「批判偽科學」活動中,何祚庥等人炮製了《張寶勝走麥城》的所謂回憶文章,煞有介事的虛構了特異功能人作弊的故事,傳遍天下忽悠世人,這是後話。
當時申漳先生看到了這一情況,認為應該帶出一支功能相對穩定的特異功能人實驗隊伍,隊員們要能隨時重複特定實驗,並提交出更加嚴謹客觀的實驗報告。
從1989年開始,申漳先生決定用最新式的1000幀/秒的高速攝影機來拍攝「抖藥片」這一經典「空間突破」實驗的全過程,以期捕捉到藥片穿壁而出時的驚人瞬間。
1989年9月,申漳先生帶著著名的特異功能人王強王斌姐妹前往陝西省華陰縣的實驗基地做穿壁實驗,特異功能人從密閉的藥瓶中憑空「抖」出了藥片,即抖出了幾粒,密閉瓶裡就少掉幾粒,效果很直觀。但是高速攝影機沒能清晰拍出藥片穿壁的過程,而另一臺M7普通攝像機卻剛好捕捉到了半片藥片從藥瓶底部邊緣「冒頭」的寶貴瞬間。但這畢竟不是用高速攝影機拍攝的,在嚴格說服力方面還有一點欠缺,所以他決定繼續開展實驗。
第二次實驗是在唐山某單位做的,申漳先生這次帶著同樣非常著名的特異功能人黃紅武和陳竹來做相同的測試。在要求開始並同步開機時,兩位特異功能人都很快的抖出了藥片。然而在事後分析錄像畫面時發現,即使是高速攝像,也同樣很難恰巧捕捉到「特異穿壁」的過程瞬間,有些落下的藥片正好出現在手與瓶壁之間,所以還是不能充分起到說服質疑者的有力證實作用。
於是,他們又開始了第三次。這一次,只有黃紅武一人參加實驗,地點還是在第一次實驗的華陰基地。這次,是一臺高速攝影機、兩臺高速攝像機從三個角度同時拍攝。這第三次實驗取得了比較完滿的效果:
(圖1:有一組高速攝影照片,4幀照片清晰的捕捉到了半片藥片從瓶底冒出到逐漸落下的全過程。)
(圖2:有一組高速攝像照片,拍攝到了藥片從非常接近瓶底的地方,由小逐漸變大的「無中生有」的過程。這是兩個不同角度的高速攝像圖像同步顯示在一個屏幕上的圖景。)
在1000幀/秒的高速攝像下,任何魔術手法的細微作弊動作都變的不可能,這也是跑江湖的「反偽鬥士」蘭迪在科委會議室作演講時不敢接受申漳先生提出的「實驗室條件下模擬特異功能」挑戰的最主要原因。這一實驗結果對於證實「突破物質空間障礙」的「搬運功能」存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份實驗資料與經過說明詳細記錄於申漳先生的著作《天惑——特異功能與氣功探秘》一書中,作者在書裡還詳細講了自己對此次實驗的一些遺憾和不滿意之處,看罷我不禁掩卷長嘆:與何祚庥之流相比,到底誰是真正的科研者,誰是真正的偽科學家,真的是一目瞭然了。
責任編輯:葉語桓 来源:《新看點》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