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魔鬼已經從瓶子裡放出來

談三峽移民人數之謎

作者:王維洛 發表:2010-12-28 12: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7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要解開三峽工程移民人數的謎,就要回到下面三個問題:

第一,規劃的三峽移民人數;第二,至今已經搬遷的三峽移民人數;第三,未來還要搬遷的三峽移民人數。

一.規劃的三峽移民人數

1.1.三峽工程移民人數不超過五十萬

文化大革命中,水利部和長江水利委員會向毛澤東提出建設三峽大壩的建議,但是毛澤東以大壩安全問題加以拒絕。毛澤東死後,華國鋒對三峽大壩的提案(蓄水位 200米)表示支持,但由於三峽工程移民人數過多,華國鋒一直不敢下決心。華國鋒下臺後,水利部和長江水利委員會向鄧小平提出一個低壩方案(蓄水位150 米),上報說,實際需要移民三十三萬。有些縣城因為大部分被淹沒,要求全部搬遷,移民總數可能達到四十至五十萬,但不會超過五十萬。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鄧小平為三峽工程開了綠燈(1)。

1.1.全國人大批准三峽工程一百十三萬移民

1992年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規劃的移民人數為一百十三萬。那麼這一百十三萬移民人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第一步:確定三峽水庫淹沒範圍;第二步:統計水庫淹沒範圍內的實際居住人口;第三步:考慮其他影響。

三峽水庫的正常蓄水位為海拔175米。受毛澤東「高峽出平湖」的詩句影響,三峽水庫淹沒範圍是按照水庫是個水平面來確定的。根據原全國政協委員、原水利電力部總工程師陸欽侃先生提供的資料,確定三峽水庫淹沒範圍的水位如下(2):

當長江流量在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時、當三峽水庫蓄水在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時,大壩上游三峽水庫各地的水位為︰

三斗坪三峽大壩壩址︰175米;
秭歸老縣城︰175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6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巴東縣城︰175米;距三峽大壩壩址72.5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巫山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124.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奉節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162.2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雲陽老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223.7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萬州︰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281.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忠縣︰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0.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豐都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29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涪陵︰175.3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8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涪陵李渡鎮︰175.4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93.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由於在計算遭遇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時的各地水位,大壩處的蓄水位為海拔145米,而不是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所以這根曲線基本不起作用,最多隻是提高上游水位0.1至0.4米。真正起作用的是海拔175米這根水平線。

具體做法就是利用地形圖,沿海拔177米的等高線和大壩畫一個封閉體,在這個封閉體中的都是三峽移民。根據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1985年的淹沒人數為 72.55萬,其中城鎮人口39.29萬人,農村人口32.26萬人.考慮到工程開工到建成期間的人口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以及城鎮遷建征地等多種因素,規劃最終(工程結束時2008年)需要搬遷安置的人口為113.38萬(3)。把實際調查的淹沒人數72.55萬作為指數100,規劃的113.38萬移民的指數為156.3。這就給人,特別是給參加審批的人大代表一個印象,這個113.38萬三峽移民是給規劃的誤差留足了空間,將來不會突破。

因此1992年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三峽工程,移民人數為113萬。

1.2.三峽工程移民將超過120萬

就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批三峽工程之前,長江水利委員會已經在做另一次水庫淹沒線以下的人口調查。調查是在1991年10月下旬開始的(4)。但是調查卻拖到全國人大批准三峽工程後的1992年6月上旬結束。調查結果為:淹沒人數人口84.75萬人。這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同樣的淹沒範圍內,人口從原來的 72.55增加到84.75萬,增加了12.20萬人,增加了17%。如果考慮其他因素同樣的影響,三峽移民人數應該修正到130萬。但是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利部和國務院都沒有相應修改三峽工程移民人數,依然維持113萬。

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移民組負責人李伯寧在在1991年11月 6日一次內部的匯報會議上說:「按1985年至1990年19個縣市的實際情況統計,庫區人口每年增長21.93‰……,如按這五年的平均增長率來計算,到2008年直接淹沒人口已不是113.38萬人,而是130.36萬人。如果……1993年進行施工準備,20年完成全部移民的規劃,到2012年,在能夠控制的情況下,全部移民為131.44萬人」。到了1992年夏季,在國務院召開的一次關於三峽移民問題的會議上,在內部給出移民「將有120萬以上」這一估計之後,李伯寧關照在場人說:「你們不要公布這個數字,現在我們只說100多萬」。(5)1992年三峽工程得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批准之後,中國媒體上出現的三峽工程移民人數有時是一百三十萬,而不是一百十三萬,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個書寫的錯誤。就是朱鎔基也認為是一百三十萬,而不是工程論證報告所稱的一百十三萬(6)。

長江水利委員會在1997年出版了一套關於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書,其中一冊是關於三峽工程移民的,書名為《三峽工程移民研究》。長江水利委員會將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移民人數作了修改,結論是,三峽工程移民將超過120萬(7)。這是在世界上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移民數量描述的一種非凡的創造:只給出了移民人數的下限,沒有上限──121萬、130萬、150萬、200萬、300萬……沒有人知道。這個超過120萬和前面提到的1992年夏季在國務院會議關於移民「將有120萬以上」的說法是一致的。

1.3.湖北省和四川省對三峽移民的包干

在 1991年10月下旬到1992年6月上旬調查所的84.75萬移民中,農村人口34.87萬人、佔41.14%,城鎮人口(含住企業宿舍人口)49.88萬人、佔58.86%。按地域分,湖北庫區12.5萬人,佔14.75%,四川庫區(後改為重慶庫區)72.25萬人,佔85.25% (4)。中央對三峽移民的政策是,移民資金由地方政府按移民人數比例分攤包干,多出的資金中央也不回收,由地方政府自己支配。中央給三峽移民的總投資為四百萬人民幣,除中央留一小部分外,其他由湖北省和重慶市按照14.75對85.25的比例分攤,這就是湖北省和重慶市地方官員常說的15對85的比例。這樣,規劃的113萬三峽移民中,湖北庫區移民17萬,重慶96萬。

1.4.三峽工程移民180萬

現在居住在澳大利亞的陳實先生(原中國水利電力設計院的總工程師,化名)指出︰在三峽工程論證中,減少三峽工程的移民人數,使得三峽工程在全國人大討論時容易通過。全國人大通過的三峽工程的移民人數為113萬,而在1992年國務院的移民會議上計算到2012年三峽移民人數將為180萬。兩者相差67萬人之多。

鮑戈:一九九八年中國洪災真相一文中也指出:「宜昌市和四川省的政府官員在參加國務院移民工作會議時說,他們轄區內的移民數分別為二十萬和一百五十萬(6)。戴晴根據李伯寧提供的數字(移民人數113.38萬,庫區人口每年增長21.93‰和20年完成全部移民的規劃)進行計算,到2013年三峽移民人數175萬,其中湖北省26.7萬,四川省148.3萬(5),一共175萬。1.5.小結(規劃三峽移民人數)

官方公布的規劃三峽移民人數為一百十三萬,這個數字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至今沒有改變。這是一個有意縮小的數字。正如李伯寧所說,「移民問題是三峽能不能上馬的關鍵問題」(5)。如果真實提供三峽移民人數,「這等於給反對上三峽工程的人提供一顆槍斃三峽工程的子彈」(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三峽工程後的兩個月,在國務院三峽移民工作會議上,長江水利委員會提供了1991年10月下旬開始至1992年6月上旬結束的三峽移民人口調查的結果。根據這個調查結果,預計三峽工程移民人數將在130萬至180萬之間。長江水利委員會在《三峽工程移民研究》中寫道,三峽工程移民將超過120萬。第二.至今已經搬遷的三峽移民人數為了三峽工程平均每年840億度的發電量而要搬遷百萬居民,無論從經濟角度上還是從「以人為本」或者是「社會和諧發展」 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非理性的決策,這個工程在民主社會是根本無法實施的。但是決策者要為自己樹碑立傳,非要說,三峽工程能搬遷百萬移民,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既然搬遷百萬移民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麼三峽工程搬遷移民人數越多,體現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就越大。所以許多中國人對三峽移民是113萬還是130萬,還是超過120萬並不十分在意。但是對於參加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人員來說,實際移民超過預計的113萬 10%以上,即125萬以上,就足以證明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出現了嚴重的預測錯誤。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參與者必須為此承擔責任。

2.1.三峽水庫蓄水至156米,三峽移民達到123萬

1997年三峽工程實現了大江截流;2003年三峽水庫正式開始蓄水;2006年10月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56米。

2006 年9月25日,新華社重慶報導,一共完成移民123萬,其中,湖北省已搬遷移民25萬,重慶市98萬(8)。2006年10月1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蒲海清說,根據重慶市和湖北省移民部門提供的相關數據,目前三峽庫區搬遷的移民已經超過120萬人(9)。三峽工程需要搬遷的移民總數將突破規劃的113萬人,三峽庫區最終移民人數將達到140萬人。(9)

2.2.三峽工程移民人數不升反降

從2006年10月以後,三峽工程的移民人數就出現紊亂。2007年11月15日新華網重慶電,截至目前,三峽庫區已搬遷安置移民128萬人,其中重慶庫區搬遷安置移民106萬餘人,湖北庫區搬遷安置移民22萬人(10)。

這個128萬三峽移民數據是當時能夠看到的最大數字。但是這個數字中仍有一點問題:湖北庫區搬遷安置移民22萬人,而根據2006年9月25日的報導,一年之前,湖北庫區已經安置25萬,比2007年還多出3萬人。

2009年3月26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三峽辦主任汪嘯風說,歷經近17年建設,移民工程已累計完成125.5萬人的搬遷安置任務(11)。

2007 年11月15日到2009年3月26日,三峽工程的移民人數從128萬下降到125.5萬人,下降了2.5萬人。 2009年9月12日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盧純在重慶表示,截至目前三峽工程已累計搬遷移民127萬人,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基本完成,三峽移民工作正由大規模搬遷安置階段轉入「穩得住、能致富」新時期(12)。按照盧純的說法,三峽工程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基本完成,移民總人數127萬人。這個數字比2007年 11月15日的128萬還少1萬,距離蒲海清的140萬還差13萬。

2.3.到2009年底三峽工程移民人數139.8萬

根據新華網武漢2009年12月4日報導,湖北省副省長田承忠說,湖北省自1992年開展三峽工程壩區移民搬遷以來,先後完成了壩區和三峽一至四期移民搬遷安置工作任務,累計完成投資90多億元、安置移民26萬人(13)。一個月後,重慶市代理市長黃奇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到目前為止,重慶的三峽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已經全面完成,「搬得出」的目標如期實現;具體說,有113.8萬移民被搬遷、安置,而重慶市在這個過程中累計花費的資金有541.8億元人民幣(14)。湖北省搬遷了26萬人,重慶市搬遷了113.8萬人,湖北省和重慶市一共搬遷了139.8萬,約140萬三峽工程移民,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的113萬,多出27萬人。

2.4.為什麼重慶市花的錢多,搬遷的人少?

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盧純移民三峽工程搬遷安置任務基本完成,累計搬遷移民127萬人。而湖北省和重慶市則分別聲稱搬遷了26萬和113.8萬人,一共139.8萬,約140萬。

三峽工程移民安置的一個特點,就是湖北省和重慶市按照移民人數的比例,包干中央政府預算的三峽工程移民經費。湖北庫區移民人數比例14.75%,重慶庫區為85.25%,這就是兩地常說的15比85的比例。

在規劃的113萬(指數100)三峽移民中,湖北庫區移民17萬(指數100),重慶96萬(指數100)。

實際搬遷移民人數為139.8萬,是規劃人數113萬的124%;湖北庫區實際移民26萬,是規劃人數17萬的153%;重慶庫區實際移民113.8萬,是規劃人數96萬的119%。湖北庫區距離三峽大壩近,規劃預測的誤差應該小;重慶庫區距離三峽大壩遠,位於庫尾,規劃預測的誤差應該大。但是湖北省和重慶市給出的數據,正好與此相反。眾所周知,1995年中央政府預算的三峽工程移民經費為四百萬,湖北庫區和重慶庫區按照移民人數的比例獲得各自的資金,除去中央政府預留了一小部分資金外,平均每個移民的資金為3.5萬元人民幣。

如今,湖北庫區累計完成投資90多億元、安置移民26萬人,平均每個移民3.5萬元。重慶庫區累計花費的資金有541.8億元、安置移民113.8萬,平均每個移民4.76萬元,比湖北庫區高出1.26萬元。不說別的,湖北庫區肯定不會同意這樣的分配,他們也會要求中央政府把移民資金提高到和重慶庫區一樣的水平上來。

可是湖北庫區並沒有抱怨中央政府在資金分配上有重重慶輕湖北的傾向,就是說,重慶庫區的平均每個移民的資金依然是3.5萬元,那麼重慶庫區花了541.8億元人民幣,就應該搬遷 155萬移民,而不是113.8萬。按照平均每個移民的資金3.5萬元計算,湖北庫區完成移民26萬,重慶庫區完成移民155萬,一共181萬。這就和前面談到的,原中國水利電力設計院的總工程師陳實先生指出的三峽移民人數將為180萬,其中湖北庫區14.75%,重慶庫區85.25%,十分接近。

2.5.中央電視臺2010年7月20日報導:海拔175米紅線下還有2.847萬多移民沒有搬遷

2009 年底,國務院三峽辦、重慶市和湖北省都宣布三峽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已經全面完成。但是到了2010年7月三峽大壩上游出現每秒7萬立方米的洪水時,三峽水庫卻沒有全部動用221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官方解釋的理由之一是,海拔175米線以下還有2.847萬多移民沒有搬遷(15)。

2.6.新華社2010年9月17日報導:三峽工程移民人數139.78萬

新華社重慶9月17日電(記者張桂林)跨越兩世紀、持續18年的三峽工程大移民,至2010年宣告結束。百萬移民安置任務全面完成,曾經橫亙在中國政府和三峽建設者面前的「世界級難題」,終告破解(16)。根據三峽新聞網9月18日報導,根據最新統計,截至目前,三峽庫區共搬遷移民139.76萬人,安置任務全面完成(17)。既然三峽工程移民全部結束,那麼兩個月前還生活在海拔175米線以下的2.847萬移民應該全部搬遷完畢。2009年底湖北省搬遷安置移民26萬,重慶市113.8萬,一共139.8萬,加上2010年7月還要搬遷的2.847萬,起碼應該搬遷142.647萬人,三峽移民工作才能宣布結束呀。

2.7.小結(實際三峽移民人數)

中國政府發布的各時間段的實際三峽移民人數,數據中有許多矛盾的地方:至2007年11月15日完成移民128萬,兩年之後,國務院三峽辦宣布三峽工程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基本完成,累計搬遷移民只有127萬。中央政府說一共搬遷了127萬,湖北省說他們搬遷了26萬人,重慶市說他們搬遷了113.8萬人,一共搬遷了139.8萬。到2010年7月,長江水利委員會說,海拔 175米紅線下還有2.847萬多移民沒有搬遷。兩個月後,新華社報導,三峽工程大移民宣告結束,一共搬遷了139.78萬人。是中央政府的數據對?還是地方政府的數據對?是2007年的數據對?還是2009年的數據對?還是2010年的數據對?還是所有的數據都不對?依據中央政府三峽工程移民資金包干政策,按照每個三峽移民的資金3.5萬元計算,實際搬遷的三峽移民人數為181萬。這和前面規劃三峽移民人數分析中的180萬是相吻合的。

第三.未來還要搬遷的三峽移民人數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盧純於2009年9月12日說,三峽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基本完成,三峽移民工作正由大規模搬遷安置階段轉入「穩得住、能致富」新時期。這麼說來,三峽移民的搬遷已經完成,沒有再要搬遷的人口了。2010年9月17日,新華社宣告,持續18年的三峽工程百萬移民安置任務全面完成,橫亙在中國政府和三峽建設者面前的「世界級難題」,終告破解。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經過十八年的努力,花費了幾百億人民幣,三峽工程移民到了一個開始點,僅就未來要搬遷的移民人數而言,就遠遠超出1992年全國人大批准三峽工程時的移民人數,更不用談所需的資金。關於未來的三峽庫區移民人數有不同的說法,最少的10萬人,最多的500萬人,現按人數多少排列在下。

3.1.三峽庫區還要搬遷10萬移民

2009 年04月15日財經網刊登「後三峽時代,三峽庫區將啟動新移民計畫」的文章,重慶市政府一名副省級官員告訴《財經》記者,鑒於生態環境考慮,今後四年內重慶將在三峽庫區進行10萬人左右的生態移民。出於對蓄水後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的擔憂,三峽庫區新一輪移民計畫正悄然啟動。不過,相關部門的材料中對此輪移民稱為「生態移民」、「地質災害移民」等,而不再稱「三峽移民」。(18)

必須指出的是,三峽庫區人口環境容量大,三峽庫岸穩定是三峽工程可行性報告的結論,也是三峽工程決策的基礎。三峽工程建成後,反過來說,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脆弱,地質災害嚴重,只能是這樣理解,通過三峽工程建設,三峽庫區從人口環境容量大變成了生態環境脆弱,從庫岸穩定變成了地質災害嚴重,因此所謂的生態移民,也是三峽工程的建設所造成的,為三峽工程移民。

3.2.重慶還要搬遷20萬移民

2009 年07月16日第一財經日報刊登了程維撰寫的「重慶醞釀「三峽後移民」計畫花千億再遷20萬人」的文章,消息人士15日對CBN記者稱,目前重慶市正醞釀一個「三峽後移民」計畫。該計畫將涉及20萬至30萬人搬遷,耗資或達1000億元。現在市裡面的想法是,將沿江兩岸的居民全部遷走,今後庫區周邊土地一律用於搞綠化(19)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移民管理諮詢中心處長梁福慶在2007年中國科協年會上也建議,為確保三峽水庫水資源環境和流域水土環境安全,應該再實施生態移民20萬人(20)。

3.3.重慶還要搬遷30萬移民

2010 年3月,中國官方媒體之一、英文的中國日報援引重慶市萬州區一位官員的話說,移民工程還遠遠沒有結束;為了改善長江支流的水質、減少周邊居民造成的污染,並且考慮到大壩工程有可能造成的泥石流等禍患,恐怕至少還要有30萬民眾需要遷徙。就此報導2010年3月15日戴晴在接受美國之音記者採訪時說:「三峽項目官員一開始的時候,為了說服各方讓這個工程「上馬」,故意壓低移民人數,但是後來,工程啟動之後,則不斷把需要移民的數字加大,以便從中央政府那裡申請更多的搬遷、安置款項。到現在,誰也說不清楚移民有多少人,有的說是147萬,有的說是113萬,前些日子剛加了一個20萬,現在又要加一個30萬,到底是多少,沒有人說得清楚。」(21)

3.4.重慶還要搬遷230萬移民

重慶市政府在2007年制定了《渝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渝東北是指三峽庫區的萬州部分,包括萬州萬州、開縣、墊江、梁平、雲陽、豐都、忠縣、奉節、巫山、巫溪、城口等地。出於庫區特殊的生態保護要求,重慶市政府提出2007年起到2020年,從三峽庫區的萬州部分累計轉移人口230萬人(22)

3.4.重慶庫區還要搬遷400萬移民

2007 年9月20日國務院批准了重慶市政府的城市發展總體規劃。10月9日,重慶市副市長余遠牧「城鄉總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說,約有400多萬人將為三峽庫區生態而進行戰略性轉移,這一人口轉移數量是三峽水庫百萬大移民的4倍(23)。之後美國《華爾街日報》網路中文版文發表「生態問題導致三峽移民再增400 萬」的文章給予報導(24)。

當時的重慶市規劃局局長蔣勇是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負責人,他預見三峽工程最終將淹沒重慶部分老市區,引起更多的移民。他一方面通過城市總體規劃將重慶市主要建築物控制在海拔220米以上(不是海拔175米),一方面將未來三峽生態移民400萬來掩蓋三峽工程的嚴重後果(25)。

其實,渝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所提出的移民230萬和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提出的移民400萬是一回事,因為渝東北地區只是三峽庫區的一部分。

3.5.建議三峽庫區搬遷500萬移民

21 世紀經濟報導2009年9月14日報導,在重慶舉行的第11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金鑒明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著手研究三峽庫區生態性移民的可行性和實施方案,爭取再用10年時間完成500萬生態性移民。金鑒明認為,自2003年以來,三峽庫區水位上漲淹沒土地70萬畝,而可開墾的土地僅19.4萬畝,後備耕地資源不足,導致土地資源緊張(24)

3.6.小結(未來還要搬遷的三峽移民人數)

全國人大批准三峽工程移民113萬,是按照三峽水庫是一個沒有水力坡度的平湖計算的,海拔175米以下的居民必須全部搬遷。但是三峽水庫不是一個平湖,而是有水力坡度的斜湖,水力坡度的大小隨長江的流量大小而變化。2008年3月,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技術負責人潘家錚對記者說:「沒有(高峽)平湖,哪來的(高峽)平湖?!那只是詩詞寫的。」現在國務院把三峽工程的淹沒線提高到海拔182米,這樣必然造成移民人數的增加和已經搬遷安置的移民需要再搬遷。而且三峽水庫的淹沒線隨著水庫運行時間的增加而增高。這也是重慶市總體規劃將重慶市主要建築物控制在海拔220米以上的原因。此外三峽庫區的滑坡、岩崩地質災害點從工程論證的405處增加到現在的近萬處,造成許多移民新居的安全問題。據筆者所知,巴東、巫山和奉節新縣城必須全部放棄,因為這些縣城有朝一日都會滑落到長江中去,所以,由於三峽工程的建設所造成的影響,三峽庫區再搬遷400至500萬人,已經在中國政府的計畫之中,只是資金從哪裡來,還是個沒有解決的問題。三峽工程這個魔鬼已經從瓶子裡放出來,中國政府想收回去,已經是不可能了。要想解決三峽工程移民問題,只有等中國政局出現一個比鄧小平更偉大的政治家(27)。

參考文獻:(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CND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