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 布仁政於天下 使天下太平(圖)

發表:2009-07-08 19: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孔子畫像

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其意義簡釋如下:

【1】格物

格,就是確實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後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2】致知

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現在逐漸擦去灰塵,使恢復光明,有了真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瞭然。物格而後知至。

【3】誠意

就是要意念誠實。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知至而後意誠。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後心正。

【5】修身

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人民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點。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6】齊家

就是要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人民。

【7】治國

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布新,日新又新。統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後天下平。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潔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質,作為人民的榜樣。由於平天下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君主尊老興孝,敬長興悌,恤孤愛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實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坦誠至公,以德為本,舉拔賢臣,提倡忠信,開源節流,以義為利,如此則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解釋這句儒家經典,必須先要瞭解孔子說這句話時所處的時代及其政治制度。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我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春秋時期有兩個重要的政治制度,一個就是立嫡長子的宗法制度,另一個是繼承西周的分封制。所謂分封制,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以後,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但如何牢固控制東方的大片領土,成了武王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於是,他採用"分封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就是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盟國的首領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這一個個諸侯國成為對一方土地進行統治的據點,它們對周王室也起到拱衛的作用。據史書記載,當時有800多個諸侯國。諸侯的等級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周王室稱王、天子。《詩經·小雅·北山》記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諸侯稱國,首領叫公,如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之類。

諸侯之下有家族、宗族,首領叫卿、大夫。如歷史上有名的韓、趙、魏"三家分晉"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具體如下圖:

周王室→王、天子→天下

↓ ↓

諸 侯→公 → →→ 國

↓ ↓

家 族→卿、大夫→ →家、宗族

上圖對天下、國、家的表述一目瞭然。因此,"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確解釋應該是:

修身:簡單地說,就是修身養性。具體來講就是一個人要飽讀詩書、道德高尚、有一技之長。

齊家:就是管理好一個家族、宗族,而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的家庭。

治國:就是治理好一個小小的諸侯國,而不是我們現代意義的國家。要知道,古代的諸侯國是要對周王室負責的,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邦"。

平天下:就是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