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科班制是落後,沒人說它是先進的藝術教學。但落後中蘊涵著道理。要知道,中國戲曲的表演藝術的全部法則、程序、範式以及技術、技巧,都保存在一個一個的具體劇目裡,且細緻入微,細緻到無法用文字表達,入微到無法提煉成元素。於是,就有了口傳心授式教學,這種"落後"方式,恰恰極其有效地適應了戲曲表演的根本特質。老師教學的針對性、具體性、特殊性、豐富性、個別性和自創性極強。想想吧,一個"富連成"出了多少角兒?秘密即在於此。這就是落後中的先進。現在呢?我們搞"大教學",規模製造,批量生產。這是嚴重違反戲曲藝術成材規律的。戲曲跟電影不一樣,前者是手工製品,後者是工業化產品,拿生產工業化產品的方法大規模生產手工業品,產品出來了,乍看都是演員,細看都是胚胎。胚胎離合格產品(特別是優質產品),差得不是一點兩點。現在的戲曲院校,專業課教得少,多的是文化課、理論課、外語課、政治課。幾年下來,學生就會幾出戲。怎地不淺薄蒼白?不客氣地說,現在的老師自己的業務就不行。好老師,死光了。請問"花旦名家"劉長瑜女士會幾出戲?"我只有三出半"-- 這是她私下裡的戲言。玩笑話裡透露出的是某種真實。蒲州梆子名演員王秀蘭親口對我說,劉長瑜戲校畢業時,因為手裡無戲可演,才跑到山西跟她學"賣水"一折。所以,比賽展現出的水平較低也是必然的,父母就營養不良、高度貧血,你還能指望給咱們生個大胖小子?
青京賽暴露出另一個問題是藝術機制。如今戲曲舞臺談不上什麼藝術機制。一切聽領導的-- 從人才引入,劇目選擇,到演出安排都是聽領導的,而領導任務,劇團目標和藝術宗旨都是一心配合上面。這對表演藝術來說,真是一場致命的災難。而且這個"配合"是無休止的,比如參加什麼藝術節,京劇節;比如參加各種獻演,晚會;比如參加"梅花獎"、"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精品工程"之類的評選。別看老是"隆重推出"新戲,那壓根兒不是舞臺藝術,那是排場文化,是一個個泡沫,升空後隨即飄散。誰對中國藝術負責?沒有一個人。我們的傳統藝術,就是在這樣的繁花似錦、歌舞昇平中墮落、衰敗。
半個世紀,中國戲曲出了什麼大演員?一個也無。無情又殘酷。於魁智算是不錯的,若看過李少春,你就明白他是"國家一級演員",而非大角兒。我的同事基本都不怎麼看戲了,他們嘆道:"梅葆玖也叫大師,京劇真的是完了"。
央視本身也存在問題。既為全國性大賽,主辦者當有嚴格科學的評選章程、操作規則和組織結構。現在,我們看不到這個規則在哪裡。我看到的是演員評演員。演員評演員,搞不好,只能是低素質評出更低素質。一個無須迴避的事實是,在藝術領域戲曲演員的素質一般是比較低的。演員自身的侷限性很大,除了自己懂的那幾出戲,其他方面如知識結構、文化修養、原則性、判斷力、心胸、眼光,則很難講了。比如蔡英蓮女士,她的教學很出色,但這次當評委,網上挨罵數她最多。評委的整體素質不高,自會產生"系統性誤差"。為了把偏差值降下來,就要靠"重複性測量"。所謂 "重複性測量",具體來講就是增加評委的數量。因為數據多了,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種因素形成的偏差,而接近準確值(即真值)。我所說的各種因素,就包括評委的主觀傾向性、流派之見、門戶之別、地域之差、師徒之情等。這次央視做法簡直荒唐可笑,花旦類比賽的評委,只弄了五個人。"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就成了三人評,舉世罕見。也是湊巧,同期舉行的還有鄂爾多斯杯2008CCTV全國鋼琴、小提琴大賽,看著那由15人組成評委的陣容壯觀又整齊,參與者和觀眾心裏踏實豁亮多了。聽說青京賽有的獲獎者拒絕領獎,真棒!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瞭望東方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