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帝命工修理鴻部門(東漢時稱皇家藏書之所為鴻都),工匠用掃白粉的帚在牆上寫字,蔡邕從中受到啟發而創造了「飛白書」。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一種獨特的書體,唐張懷瓘《書斷》評論蔡邕飛白書時說「飛白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蔡邕:(公元132一192)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後人也稱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經史,善辭賦等文學外,書法精幹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
《熹平石經》
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經本六經文字。蔡邕等建議在太學建立正定的六經標準文字,以免貽識後學,為此而立。詔允後,邕親自書丹於碑,命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碑凡46塊,這些碑稱《鴻都石經》,亦稱《熹平石經》。太學舊址在今洛陽市,碑立太學門前。幾經動亂,原碑早已無存。自宋以來,常有殘石出上,據說現已集存80OO多字,字體方正,結構謹嚴,是當時通行的標準字體。
《熹平石經》刻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 (175年)至東漢光和六年 (183年),歷時九年才製作完成,由著名學者蔡邕,堂溪典,楊賜,馬日磾等共24名經學家一同完成。內容為《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立於河南洛陽原太學門前,是中國歷史上刊刻最早的一部石經。石經刻立後,每天觀看及摹寫的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蔚為大觀。
吊入枯井躲過轟炸
1936年《熹平石經》運抵西安暫存文廟。當時日寇已逼近潼關,並開始對西安空襲。受命保存《熹平石經》的省考古會委員張鵬一先是將其埋藏於碑林東院,1939年10月又挖出,乘騾車冒險出城,歷盡千辛萬苦,將石經運回家鄉富平縣董南堡村,吊掛在家中一口枯井內,並要求家人不准隨便開啟井蓋,不准走漏消息。1943年10月,張鵬一病逝於家中,臨終前一再囑咐家人要悉心保護石經,一定要完璧送歸於右任。抗戰勝利後,張鵬一之子張午中惟恐石經發生不測,寫信給於右任一位好友張文生,希望其將殘石盡快設法運走,後來這位故友將《熹平石經》殘石運至陝西三原縣民治學校,不久又轉運到於右任之侄於期家中。1952年,陝西文管會派人從三原運回殘石,重新安置於碑林,結束了其13年的漂泊生涯。
「《熹平石經》刻成後,立於洛陽的太學之中。《熹平石經》集漢隸之大成,被奉為書法的典範,漢字字體由隸變楷的過渡,《熹平石經》起了橋樑的作用。令人遺憾的是,從三國時起,《熹平石經》在歷經了無數次的浩劫之後,幾乎毀失殆盡。」
蔡邕因負盛名,所以後世把一些碑刻和論著附合成蔡邕名義的偽作也不少,真跡在唐時已經罕見。1925年,在洛陽原漢魏時期的太學遺址上,出土了一面大石,此石兩面各刻《周易》一段,是《熹平石經》的開篇刻石,非常珍貴。此石出土後,被分裂為二。1929年河南洛陽故城大郊村出土《熹平石經》殘石。
1931年,於右任從洛陽古董商手中買到東漢蔡邕書寫的《熹平石經》殘石,兩面存字450字,非常珍貴。購買時他只付了半價,未帶走殘石。1933年,於右任委託楊虎城借去南京公幹之機,路過洛陽補給古董商2000元價款,取走了殘石,帶到南京交給於右任,1936年運抵西安暫存文廟,1952年入藏碑林博物館。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