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股市更像是一個無底洞,截至4月21日,單是創出歷史新低的股票就高達538只,即使2、3元的低價股也未能逃脫探底厄運,甚至可以出現連續跌停,「無底洞」現象愈演愈烈。
實際上,中國股市目前已經實現了「崩盤」。
利好解讀的多種版本
「證監會負責人的講話只維持了一天行情,聽管理層的話搶進去投資者再次全軍覆沒。看來,真的是一聽『保護』就要逃。」不少投資者的態度比較激進,在「血流成河」的無奈現實下,誰也許都無法冷靜。
「無論股權分置的解決方案是什麼,都將導致股市的大擴容。」有業內人士這樣指出。曾經被認為是天大利好的「解決股權分置」講話,在逐漸冷靜以後衍生了許多不同形式的解讀版本,不少人甚至認為這不是利好,而是利空。
「我一向認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解決『全流通』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目前的市場是承受不了的」。知名財經評論家水皮的話很有代表性,他不無調侃地說: 「多贏的全流通方案比拿諾貝爾獎還難。」而李志林一直強調:別說是以向流通股東10配10的方案搞試點,哪怕是10送10,結果也只能是兩個字:崩盤。他提出的建議是「非流通股30年不流通」的擱置論。瑞銀的張化橋甚至要讓投資者「忘掉股權分置」,「就算解決股權分置了,也不能增加每股收益,那還討論它幹什麼?」
其實,不僅是這些專家學者,不少基金以及投資者都開始對「解決股權分置」是否是利好表示懷疑。德盛小盤精選基金認為,股權分置和國有股減持問題的解決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結果,對於市場此前預期的利好政策,不能預期太高。
基金整體看淡後市
同樣對市場前景感到迷惑的是各家基金的基金經理。在2004年年度報告裡,80%的基金經理看好2005年的市場行情,一個重要原因是:不會再有比 2004年更嚴厲的宏觀調控了。但到2005第一季度報表出來以後,這種樂觀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謹慎看淡的基金經理佔了一大半。
就算是股票型基金季度淨值增長冠軍,富國天益價值證券投資基金也認為二季度A股市場有望產生一定程度的反彈,但在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出現持續性上揚的可能性不大。「二季度由於宏觀調控的效果還未完全顯現,後續調控措施可能會持續出臺,再加上匯率以及利率變動等不確定性因素,結構調整可能仍將是二季度A股市場的主要趨勢。」
德盛小盤精選證券投資基金則更為謹慎,其基金經理認為二季度的證券市場繼續存在著結構性調整的壓力。除此之外,二季度市場的壓力還來自於超級大盤股發行所帶來的擴容壓力,以及政府加大對房地產行業的緊縮力度所帶來的對相關行業的負面引致影響。另外,政府有可能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力度,對市場也會帶來衝擊。
基金幾乎一致的看法落實到實際操作上就是大量減持受宏觀調控影響的週期性行業,轉而增持消費升級股票。這也是為什麼像貴州茅台、蘇寧電器、雲南白藥一個勁地創新高,業績優秀的汽車股、鋼鐵股卻萎靡不振的原因。
統計第一季度基金報表股票基金的持股比例大致穩定在66%左右,與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持股集中度則由去年底的52%升至54.43%,可見基金儘管在總數上沒有減倉,但持有股票更趨集中,抱團求生精耕個股隱射出的是更多的無奈。
救贖股市迫切似又遙遠
日前,就在股市一片風聲鶴唳的時候,再次傳出國務院批准中國工商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革的消息,讓投資者百感交集。
曾幾何時,寶鋼增發被認為是「趁火打劫」,浦發增發被認為是「落井下石」,現在,隨著中國鋁業、大唐發電等國企大盤股的「海歸」,必然會引發國內市場股價結構的進一步調整。投資者目前更趨於一致的觀點是:管理層搞好股市的根本還是完成擴容的任務,讓股市中的投資者為國企改革買單。
擴容聲聲急,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還來湊熱鬧。深發展「15億元貸款案」剛剛曝光,民生銀行又來個3億元詐騙。而目前又是績差股出年報的高峰期,出一個虧損的跌一個,就連季報季節性虧損或業績下降的,也是個「跌」字沒商量。銀行是管錢的地方,上市公司是花錢的地方,兩個方面都在頻頻出事,投資者也只好用腳投票了。
隱性的利空因素還不止這些。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第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國民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9.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2.8%,數據表明目前經濟仍處於趨熱狀態,宏觀調控可能會進一步加強,而且央行進一步加息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有媒體還報導稱,4月30日前是證
監會限令券商自查違規資金的最後期限,違規的受托資金、老鼠倉一個個奪路而逃,市場更是面臨空前壓力。
在如此多事之秋,救贖股市很迫切,但似乎又很遙遠。
在中國股市「已經崩盤」之際,與其一拖再拖,還不如中央宣布:「中國股市已經崩盤。」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