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顧及世界環境組織的反對,中國宣布再也不把大熊貓做為禮品送出去了。
因而「友誼的象徵」、「中國國寶受到熱烈歡迎」等句久已不聞。這次大熊貓到美國避開了當初的規定,形式為租借,租期10年。
好聰明的主意!有人感嘆,大熊貓在國外的平均壽命為8.5年,租給人10年就如同送,還有大筆租金。
華盛頓轟動,那兩只可愛的大熊貓受到了美國人的空前熱烈歡迎。美聯社派出了強大記者陣營採訪此次大熊貓抵美的報導,美國三大媒體之一的ABC美國廣播公司也派出了現場轉播車,而到機場迎接美香和添添的記者和美國民眾更是眾多……西方人對熊貓真狂熱!
傳教士為中華民族發現了國寶
法國的大衛神甫在發現中國珍稀動植物方面是個神奇人物,可以說幾乎中國所有的最珍貴的動物都是他發現的。他使世界知道了大熊貓、麋鹿、金絲猴等珍貴動物──連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有這些寶貝。中國一類保護植物珙桐也是他於1869年在四川峨眉山發現的,以後傳播歐美,成為風行世界的觀賞植物。
從成都到穆坪(即現在的寶興),現在坐汽車一天就到了,而當時大衛走了8天。那是1869年的早春,他在日記中寫道:「這裡的高山和河谷都被原始森林所覆蓋,使得當地的野生動物得以生存和延續下來。靈魂轉世、普渡眾生的佛家信念也是這些動物得到保護的一個原因。與此相反,凡是有漢人進入的地方,樹木便被砍光,土地被裸露。」
大衛神甫第一次發現大熊貓是在這年的3月11日。他到一位姓李的人家作客。「他用茶和肉來款待我們。在這個異教徒家裡,看到了一張從沒見過的黑白獸皮,個體相當大,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動物。我的獵人告訴我,我們也會得到這種動物,明天一早就去獵取。我聽了非常高興,心想找到這種動物,一定是科學上的一個重大發現。
「我的信基督的獵人外出兩天後,今天回來了。他們帶來了一隻幼體白熊(即大熊貓)。原來是一隻活的,遺憾的是他們為了便於攜帶,就把它弄死了。」
大衛神甫是聖。弗朗西斯的信徒,為這次不必要的殺生而嘆息。然而作為一個博物學家,他也為能得到這樣珍貴的標本而感到極大的高興。他繼續寫道:「他們以十分高昂的索價把這個白熊幼體賣給了我。它的毛皮和我在李家看到的那只成體相同,除四肢、耳朵和眼圈是黑色以外,其餘部分都呈白色。因此這一定是熊類中的一個新種。它之所以奇特,不僅在其毛色,而且還在它的掌下有許多毛等等。」大衛神甫等不及標本運到巴黎,就急忙在法國博物館新聞簡報上發文:「黑白熊。據我的獵人說,其體形大。耳短,尾很短。毛較短,四足下有許多毛……我從未見過這種動物。就我所知,在歐洲博物館裡它顯然算是最漂亮的動物了。」
當大熊貓的標本到達巴黎後,專家仔細研究後發現,這不是像大衛說的是一種熊,而是一種新屬,將它命名為大熊貓。
實際上大熊貓的分類至今沒有定論。到底屬於熊科?浣熊科?還是另立一個大熊貓科?爭論了120多年了。
在西方的第一隻活熊貓
第一個把活的大熊貓帶出中國的人,既不是動物學家,也不是動物園代表,而是30年代美國紐約的一個女服裝設計師,露絲.哈克納斯。
自從大衛神甫獲得第一個大熊貓標本後,世界掀起了一股大熊貓熱。許多的動物學家、探險家、旅行家、狩獵者不遠萬里,不惜重金,紛紛進入中國,都想捕捉到這種珍奇動物。但大熊貓是一種十分隱蔽的動物,終生過著獨棲的生活,除了繁殖期,很難看到群體,很難聽到它們的叫聲,就是近在幾十米之內,也不一定能發現它們。所以這些外國人除了帶走一些大熊貓皮和一些傳奇故事,誰也沒有得到一隻活的大熊貓。露絲的丈夫是一位動物學者和探險家,新婚剛兩個星期,就為尋找大熊貓而奔赴中國,可是剛到中國就死了。露絲聽到這個不幸消息後,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單槍匹馬到中國去找大熊貓。她與雇佣的獵人楊昆廷從上海乘小船沿長江上溯,穿過岷江山谷,進入了四川的高山地帶。開始她還乘滑竿或手推車,後來只能步行了。他們經過與世隔絕的村莊,晚上歇息在石頭堆砌的客棧或荒廢的古堡裡。一路上氣候變化很大,冷時像冬天一樣,熱時如走沙漠。有時有遇到兵匪騷擾。
一天,當他們爬上一個海拔3000多米的險坡,穿越一片大雪覆蓋的竹林時,忽然聽到一聲槍響和動物的叫聲。他們想一定是大熊貓遭到了伏擊,迅速往前奔去。露絲在她的書中描述到:「從一個枯樹洞裡傳來一種類似嬰兒的啼叫聲。我肯定凍得麻木了,當楊昆廷捧著一隻溫乎乎、毛茸茸的小東西走過來時,我一動也沒動……它那黑白花的小圓腦袋用鼻子磨蹭我的上衣,忽然本能地找到我的乳房。」
這隻大熊貓小崽還不到三磅重,出生也就十多天,還沒睜開眼睛。當時以為他是雌的,就取名蘇琳,即楊昆廷妻子的名字。
露絲帶著蘇琳迅速返回成都,乘飛機直奔上海。由於她手續不完備闖內地,引起了麻煩,滯留在上海。她像母親一樣照顧著蘇琳,整天陪著她,晚上沒睡過好覺。特別是當蘇琳生病時,露絲常常在夜裡去驚動兒科大夫。
後來經過朋友幫助,露絲僅以兩美元的賄賂,就登上了美輪「麥金萊總統號」。她提著一隻柳條編織的大筐,在海關登記表上寫著:「隨身攜帶哈叭狗一隻。」就這樣混出了中國。
當露絲提著這個不時傳出嬰兒般叫聲的柳筐,登上舊金山海岸時,正是1936年聖誕節的前夕。蘇琳在歡迎儀式上的熱烈的鼓號聲中,登上了美國國土。
羅斯福總統的兒子在紐約看到這個活潑可愛的蘇琳時說:「如果把這個小傢伙當做我槍下的紀念品,那我寧願拿自己的兒子來代替。」這大概出於懺悔,8年前,他和兄弟克米特曾專程到中國獵取大熊貓,在越西,兄弟倆同時開槍,射死一隻雌性大熊貓,首開西方人親手獵殺大熊貓的記錄。
1937年,蘇琳被送到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立即成為芝加哥城的超級明星。人們從四面八方來瞻仰這位熊貓小姐,最多的一天達4萬人。著名的盲人作家海倫.凱勒來到這裡,看不見,卻親手摸了摸蘇琳。蘇琳的每一個滑稽逗人的動作,都成了當時報紙和廣播的新聞。
市場上許多商品的廣告上都出現了蘇琳的形象。前來索取照片和報導的電報,超過了當時轟動全美的歹徒、芝加哥犯罪首領卡彭。
遺憾的是蘇琳只活了1歲多,1938年4月1日死於肺炎。經解剖才發現,蘇琳不是小姐而是男孩。
他被製成標本,和羅斯福兒子打死的大熊貓一塊兒陳列在芝加哥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不久,蘇琳和露絲的故事就出版成書,搬上銀幕。
寵物大使出使英國
在羅斯福的兒子之後獵殺大熊貓的還有德國人謝弗(1931年)美國人塞奇、謝爾登(1934年)英國人布羅克赫斯特(1935年)等,至於通過高價收購或其他手段利用中國人之手獵殺和捕捉大熊貓的那就更多了。在列寧格勒、巴黎、倫敦、紐約、華盛頓等博物館的許多大熊貓標本,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一次中國的生物學家在瑞士伯爾尼自然歷史博物館看到兩個大熊貓標本,怎麼看怎麼不像。館長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自然博物館應該有大熊貓標本,我們沒有,只好用羊皮和狗皮縫製了。」由此可見大熊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美國人獲得活大熊貓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最主要是通過他們的傳教士,以中國成都的教會學校──華西大學為據點,以收購、合作、交換、送禮等名目,前後弄走5只大熊貓。
1936到1941年,美國共從中國搞走了9只大熊貓。4只在紐約動物園,3只在芝加哥動物園,2只在聖路易斯動物園。這一批大熊貓的最後一隻美蘭死於1953年9月。
英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迫使當時四川省主席張群同意,於1945年12月組織了一個200多人的龐大隊伍,分10人一組,深入汶川大熊貓產區。不過收穫不大,只獵獲一隻,運往英國。
另有一英國人丹吉爾。史密斯卻收穫頗大,以至當時西方都稱他為「熊貓王」。他在大熊貓產地呆了20年,特別是在1936至1938年間,在四川汶川一連收購了12只活的大熊貓。可惜有一半死於運輸途中,只有6只帶到了英國。
英國的倫敦動物園是西方飼養大熊貓最多的一家動物園。丹吉爾。史密斯一次就賣給它3只大熊貓,倫敦動物園用三個中國朝代名唐、宋、明命名這3只大熊貓。其中雌性大熊貓明最年輕,活得時間最長,最逗人喜愛。她對英國公眾的影響,猶如蘇琳在美國,她成了當時報刊、銀幕、玩具業、旅遊業的焦點。在英國對德宣戰前兩天,她被從倫敦撤出。1940年當德國飛機對倫敦進行狂轟濫炸時,她又回到自己的小院裡,任憑炸彈像冰雹似地落在周圍,她不動聲色,玩耍自如。她成了這座城市團結、鎮定、無畏的象徵。
甚至當法西斯的鐵蹄已經踐踏法國,逼近英吉利海峽時,報刊上仍然顯著地報導著小明的私生活。有一次,皇室的貴賓專程來訪時,她一點不懂規矩地搶奪瑪麗皇后的花傘,接著又仰臥在地上,咧著嘴亂哼哼,然後用前肢捂著自己的眼睛,讓皇后搔她的肚子。她這些笨拙滑稽的表演,使皇后開懷大笑。
明死於1944年聖誕節後的一天。倫敦《泰晤士報》發表的訃聞中寫道:「她是一隻最精美的有生命的玩具熊。她可以死而無撼,因為她給千百萬人帶來了快樂。」
英我兩國談判為大熊貓聯姻
1949年後,大熊貓被盜獵的歷史結束了。高價收購、偷獵偷運、外交壓力、物物交換等各種手段都行不通了,唯一一個能讓大熊貓出境的途徑就是做為國家禮品贈送他國。
但也有一個例外,1958年,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默以3只長頸鹿,兩隻犀牛以及河馬、斑馬
等與北京動物園交換。這就是後來生活在倫敦動物園的姬姬。
倫敦動物園花了1萬2千英磅從德墨手裡買來姬姬,她和所有的大熊貓一樣,享受著其它任何動物所難以比擬的待遇,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只要她高興。但有一件事,就是擁有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倫敦動物園也難以辦到。她像所有的小女孩一樣,幾年後長成一個大姑娘了,逐步顯現出她那日益強烈的青春慾望。她開始定期發情,表現鬱鬱不樂,也不愛吃東西。有一天,她突然對年輕管理員馬丹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把他打翻在地,騎在他身上,開始咬他的腿,幸虧救得快,馬丹逃脫了。很明顯,姬姬需要一個伴侶。倫敦動物園曾向北京求援,但那時正是反帝氣氛濃厚「世界上有三分之二受苦人」的64年,北京拒絕支援。
倫敦動物園差不多絕望了,剩下的唯一線希望就是借用也在社會主義國家的莫斯科動物園的平平了。平平是當時中國和朝鮮以外僅有的一隻雄性大熊貓。經過長達一年半之久的高級談判,英俄兩國終於達成協議,同意兩隻大熊貓進行聯姻。當時新聞界將此事稱為「一次重大的外交突破」。1966年3月31日,在兩國動物園獸醫和官員的包圍之中,在遙控電視攝像機的監視之下,在世界新聞界的重重堵截下,從倫敦飛到莫斯科的9歲的姬姬被引見給8歲的平平。但這兩隻大熊貓絲毫不理睬人們隆重而急切的心情,一見面就瘋狂地撕打起來。
親家變成了冤家,洞房變成了戰場……
人們還不死心,又相繼在莫斯科和倫敦安排了兩次會面,即使注射了生殖腺激素,也沒改變局面。倫敦《每日快報》用一句通俗的俚語來表達,AwatchedKettleneverboils。意譯是「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自從交換姬姬之後,中國政府明令禁止買賣或交換大熊貓,以後真就再也沒有這樣的事了。在世界上,大熊貓真成了沒有價格的寶貝。
「政治熊貓」開創動物外交先例
「政治熊貓」的階段開始了,從1957到1982年的26年間,中國的23只大熊貓被分別贈送給9個國家。這些成為政治工具的大熊貓都是年幼漂亮、成雙成對的。
其實大熊貓作為國家禮品並不起於1957年,據日本皇家年鑑記載,7世紀685年10月22日,唐朝皇帝贈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白熊和70張毛皮。這一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誕生之年,也是女皇武則天登基之年,因此天朝以珍貴禮物賞賜鄰邦。過去史家一直認為這白熊是北極熊,現代西方研究者覺得這白熊不可能是北極熊,而且一次送70張北極熊毛皮也不大可能。中國大熊貓專家胡錦矗考證說:「北極熊產地距我們幾千公里,要送到唐都長安,再送到日本,那太難了!當時長安的皇苑內(還可上溯到秦漢時代的上林苑)就有大熊貓。
苑內有一條酆水,源自秦嶺東北寧陝,直到現在還產大熊貓。那時林深竹茂,大熊貓自會更多。同
時,根據唐太宗一次賞給功臣大熊貓皮十餘張的記載,可見大唐所存的西南大熊貓貢皮必不會少,一次拿出70余張完全可能。幾十年前在大熊貓產地的村寨裡,幾乎家家都有大熊貓皮做的鋪墊,何況遠在1千3百多年,大熊貓皮會更易獲得。」
大熊貓作為現在意義上的國家禮物始自於1941年,中國政府以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名義,送給美國一對大熊貓。
1949年後,大熊貓成了國家關係的晴雨表,政治風雲的見證物。
政治禮物第一個送給的是蘇聯,1957年,北京動物園第一次從四川捕到3只大熊貓,就把其中最好的一隻平平送到莫斯科。1959年,安安又做為配偶送去。隨著中蘇交惡,和東歐關係不好了,和越南也翻了臉,中國把贈送的熱情轉到北朝鮮身上,送去了過於豐厚的禮品,從1965年到1980年,一連給了他們丹丹、三星、琳琳等5只大熊貓。
1972年,隨著乒乓外交挑開竹幕,中國又跟美國玩起「熊貓外交」,大熊貓玲玲和興興被送到美國。這是1949年以後,中國的這種珍稀動物第一次被送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同年,中國跟東邊的大平正芳「相逢一笑泯恩仇」,送給友好鄰邦一對大熊貓蘭蘭和康康。
1979年雌熊貓蘭蘭去世,過了一年又送去母熊貓歡歡替補。蜜月剛過,康康又去世,1982年又送去一隻雄性大熊貓飛飛。中國那時還在反修防修,仇蘇而重視與「一衣帶水」「邦交正常化」,對日本不可謂不厚,前後送去4只大熊貓。
整個70年代,中國特佩服既不懼蘇俄,又不服美國的戴高樂,在西方國家中,跟法國的關係搞得最好,自然得送大熊貓,1973年12月,把一對伉儷燕燕和黎黎送到巴黎。後來才發現,這對大熊貓全是雄的。
此後,中國為了發展與「第二世界」的關係,對抗首要敵人新沙皇,跟歐洲國家漸漸緩和,1974年4月,送英國一對大熊貓佳佳和品品。在此之前的幾十年中,中國除了與美俄交惡,最不感冒的就是老跟著美國跑的英國,所以1965年英國的姬姬發情後,狂躁不堪,百般無奈向中國求救,竟遭拒絕。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西德也是「第二世界」,所以1974年,中國送給聯邦德國一對大熊貓天天和寶寶。
1975年送給墨西哥一對大熊貓迎迎和貝貝,1978年送西班牙一對大熊貓紹紹和強強……何德何能,竟得到無價之寶,這些國家都喜出望外。看來,只要實力稍強(不是養不起大熊貓的小窮國),又不緊跟美蘇屁股轉,都能得到一對大熊貓。
中國這股送熊貓之風本來要一直刮下去,但遭到世界環保組織的反對,這時已經改革開放了,為了顧及面子,不得不中止了這可能加速大熊貓滅亡的送禮之風。
但特殊情況總要照顧,現在大陸又打算送出去一對,那是養在北京動物園的陵陵和樂樂,要送的地方是臺灣。很明顯是「統戰」的政治行動,臺灣對此不置可否。
中國的「政治禮品」大熊貓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大熊貓熱,在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好事,它使西方人開始考慮對大熊貓的研究保護,中國因此也有恍然大悟之感,大熊貓需要保護。
現在西方所有的大熊貓都來源於這批禮品動物。他們已繁殖了10只後代。與此同時,這23只禮品中,已經死去了15只,加上大大小小的後代,現在海外共有18只大熊貓。此物種能不能在中國以外延續,就全看這18只了。
養尊處優使的大熊貓短命
世界上不論哪家動物園,如果有幸得到大熊貓或暫時展出大熊貓的機會,都會像迎接王子一樣來接待它。首先它的住處,就不同於其他所有的動物,一般都有臥室、室內活動廳和戶外運動場,而且差不多都在園中最突出的位置。
大熊貓的生老病死,都成了國家生活中的大事。1982年7月21日,大約有3千人來到了墨西哥動物園,祝賀西方出生的第一隻大熊貓多威的週歲生日,送來了一個特大的蛋糕,還有演員表演了節目。
聯邦德國大熊貓天天突然發病,由柏林的五位獸醫和倫敦動物園的主治醫進行會診,還輸了2.5公升的大熊貓血,也沒有保住它的生命,西德一片悲哀。
日本大熊貓蘭蘭死了,震驚了全國。在東京數千人為她舉行了追悼會,成千上萬的群眾在動物園外排成長隊送別,有些人還臂帶黑紗。
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大熊貓都養尊處優,它們原來在野外的食物是單品種、低營養、難吸收的竹子。在動物園裡也供應竹子,但竹子成了副食,主食是穀物、蔬菜、牛奶、雞蛋、肉羹、水果、維生素、甚至人參,它們整天被關在備有空調錄像設備的房子裡,不用經受野外的淒風苦雨。優厚的生活使大熊貓肥胖了,毛色好看了,寄生蟲少了,如野外最多的蛔蟲病基本上沒有了……但它們的壽命並沒有增長。野外的大熊貓平均壽命為13.3歲,最大的為26歲。在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平均壽命並沒有上升,壽星是個別的,如北京動物園的莉莉和武漢動物園的嘟嘟活到了30歲;南京動物園的「大貓」活到29歲。
國外大熊貓的壽命統計更偏低一些,從1937年蘇琳死亡算起,據對已經死亡的27只大熊貓統計,平均壽命只有8.5歲,過去壽命最長的是倫敦動物園的姬姬和莫斯科動物園的安安,都超過了15歲。現在的平均壽命有所增長,如華盛頓動物園的玲玲和興興都超過了20歲。
生活在國外的大熊貓,老死的很少,多死於疾病,其中又多數死於腸胃系統的病變。這使專家早就開始懷疑高蛋白、高營養食物對它們是否有利。
大熊貓不喜「男歡女愛」
大熊貓的珍貴和易逝,使世界許多國家都在加緊研究它的繁殖,但這恐怕是世界最難的事情之一。
截止1999年,人類飼養大熊貓已有60年的歷史,前後共飼養約270只,死亡已接近180只。這些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共生育100次,產150仔,但成活半歲以上的只有60只左右。死亡率大大超過了成活率。
按全世界約40家動物園和自然保護區飼養近百隻大熊貓來說,這個數字太低了,而且忽多忽少,毫無規律。說明不論是發源地的中國,還是科技發達的西方,都沒有攻破人工繁殖大熊貓的難關。
雖然繁殖大熊貓非常難?但在中外也出現了兩位母親英雄。成都動物園來自四川涼山州的美美,從1980年進入育齡期以來,一連生了9胎,產仔10只,哺育成活1歲以上的已有6只。在生兒育女如此艱難的大熊貓世界,美美不愧是一位母親英雄。
在西方,英雄母親屬於墨西哥的迎迎。她1980年至1987年間,共產仔5胎7仔,成活了4仔,創造了西方大熊貓第一胎的記錄,最多胎的記錄,成活最多的記錄,可以自然交配並繁殖成功的記錄。
1981年7月21日迎迎產第2胎多威。它是中國以外出生成活的第一隻大熊貓,成了墨西哥人心目中的超級明星。當時在全國開展了一次給大熊貓取名的競賽,結果以「多威」取勝。多威是墨西哥印第安語「男孩」的意思。後來才發現多威是一個「女孩」。
因為迎迎,查帕特派克成了中國以外大熊貓最多的一家動物園,最多時擁有大小6只。
由於大熊貓的吸引力,再加上動物園屬於國家,參觀不收門票,查帕特派克就成為世界著名的動物園之一,每年遊客多達一百萬。不幸的是迎迎的丈夫貝貝,因患癌症死於1987年下半年,迎迎也因此停止生育,再過4年,也相隨去世了。查帕特派克動物園為了永遠紀念他們夫婦,專門建立了一個紀念碑。而這時他們的長女多威開始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了。
拉朗配的方式很不適合大熊貓的口味,1981年3月,英國的佳佳受美國的邀請,乘專機到華盛頓,與當地的大熊貓玲玲進行千里聯姻。就像姬姬在莫斯科見到平平一樣,不是親家就是仇家,見面就咬架,很沒緣份。人們只得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把佳佳的精液輸到玲玲的體內。
1982年,佳佳的冷凍精液輸給了馬德里動物園的紹紹,喜得幼仔竹琳。馬德里成為西方繁殖大熊貓成功的第二家動物園,同時創造了西方人工授精繁殖大熊貓的記錄。
1989年,佳佳又離開英國人不願意讓他離開的英國,到墨西哥去。因為那裡的中國以外出生地第一隻大熊貓多威,已經「年已及笄,尚未字人」。而且在它下面還有一群妹妹,也要逐個成年了。一屋的千金正翹首盼望著如意郎君呢。
佳佳到墨西哥不到兩年,就使多威生下一仔。開創了中國以外第二代大熊貓的誕生記錄。
熊貓大使處境堪玩味
要求中國贈送大熊貓已不可能了,美國人又想出了一個新辦法:短期租借中國的大熊貓。中國一些人也很高興,一次租借大熊貓三個月,收入能有十幾萬美元。
租借之事開始於1984年,到了1988年前後,情況急劇發展,大約有30家動物園和中國有關部門進行談判,已有5家正在籌備展出,而且越來越具有馬戲團式盈利性質。許多人擔心,這種「瘋狂地」搶借大熊貓,可能會加速這一物種的滅亡。因為這樣不僅會影響人工繁殖大熊貓,而且重金搶借大熊貓,會刺激中國政府去捕捉野外的大熊貓。
那一年在美國托利多動物園展出的兩隻大熊貓,具有明顯的盈利性質--300萬美元預計總收入中,只有30萬美元給中國,而且中國政府也違背了自己的諾言,送去的是一對正在繁殖的大熊貓。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和美國動物園協會就此正式向法院提出了訴訟。他們認為托利動物園的主要目的是商業盈利,違反了美國珍稀動物保護法和珍稀動物國際貿易協定。
因此要求他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立即把大熊貓退還中國。
托利動物園感到非常緊張,因為他們為籌備這次展覽,已花費了數十萬美元。作為被告的另一方,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處作了讓步,著手擬定一項嚴格控制租借大熊貓的政策,同時確切瞭解中國如何將這筆資金用於保護大熊貓。在新政策頒布以前,暫停辦理租借手續。
對中國人來說,這場官司好比是一記耳光,反對租借的人感到丟了臉,贊成的人覺得丟了錢,都感到很憤怒。有一個單位竟對一向關心和支持中國自然保護事業的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施加壓力,威脅說,如果再干預此事,則將損害他們之間的關係。使得自以為為中國做了一件好事的基金會處境尷尬。
一位中國專家說:美國是一個沒有大熊貓的國家,還為大熊貓爭吵的這麼厲害,而我們自己呢,在這場官司面前,我們是站在哪一邊?是站在用大熊貓賺錢一邊(錢不知道用在哪裡),還是站在保護大熊貓一邊。
世界上也有許多非功利性的大熊貓租展。英國的佳佳將要到來,曾使墨西哥動物園感到為難,因為他們已經飼養著5只大熊貓,實在沒有資金和設備來接待另一位「貴賓」,雖然又急需一位夫君傳宗接代。倫敦動物園想出了一個主意,讓佳佳到美國辛辛那提去展出一個月,掙了錢解決在墨西哥的吃住問題。剩下的錢還可用於大熊貓的研究和保護。對這一提議,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和美國動物園協會也表示支持。
為了挽救大熊貓這個物種,英國人可以說豁出了老本,正如倫敦動物園主任說的:「 認為大熊貓這種動物是某人的私有財產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在美國的展出期間,宣傳品上的語氣沈重:「在史前時期,大熊貓在中國自由自在地到處活動,而現在僅有不到800只大熊貓被圍困在幾小片竹林地區。大熊貓正瀕臨滅絕的邊緣,它們需要的大片原始森林,正在被中國急劇發展的人口、村莊、道路和農場所蠶食,甚至它們所賴以生存的竹子也供不應求了。非法獵取大熊貓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個宣傳品最後有兩句話:「如果世界各地的大熊貓保護者都做出正確的選擇,那麼,通過我們共同努力,將給大熊貓在世界上而不只是我們心中,保證提供一席之地。」
看到這個宣傳品的中國專家說:這話應該主要是對我們中國人說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