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林培瑞谈中国政治和几代中国留学生的变化(图)

如何保持对民主坚定的信念

发表:2024-09-10 00:2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通林培瑞(前排右三)
中国通林培瑞(前排右三)(图片来源:张伯笠脸书)

【看中国2024年9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报导)中国通、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比较文学和中国文学教授林培瑞(Perry Link)近日在美国加州参加“不明白节”活动,他用流利的中文介绍了自己教过的每一代大陆学生都有哪些特点,以及他的三大职业生涯:教中文、教中国文学和参与中国民主运动,以及他对于如何保持民主信念的思考。

林培瑞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80年代,他任美国科学院中国办事处主任。89六四学运期间,他保护过知名异见人士方励之夫妇。后来他回到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现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

这位中国通是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博士,精通英文、中文、法文、日文等多种文字,还会说中国相声,是候宝林先生的老外高足。

林培瑞可谓美国汉学家中与中国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位,1972年,在有着“桌球外交”之称的中国大陆乒乓球代表团访美时,林教授担任了美国队的中文翻译。

第一代大陆留学生:逃离与批判的年代

林培瑞提到,最初来美国的大陆学生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不多。研究生的学习方向多是科技领域,而那些来跟他学习的学生,大多对文学感兴趣。林回忆到,毛泽东死后,“伤痕文学”兴起,很多学生带着一种“逃命”的心理来到美国。他们的目标是来美国做一个“抢滩”(beachhead),在这里生根,留在美国。他们对中国的政治持非常公开的批评态度,对共产党非常不满。

他回忆到,1980年他回到UCLA时,校园里放映了《牧马人》这部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许多中国留学生前来观看。他们大多是科技领域的研究生,但对这类文学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共鸣。他们从中看到文革后的中国社会,电影的主题触动了他们内心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看法。当时,这些学生敢于公开表达他们对中国政治的不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1989年六四事件后,学生们变得更加谨慎。林教授指出,六四之后,敢于公开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学生越来越少,更多人选择保留意见。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外露地批评中国政治,甚至逐渐变得沉默。这种转变反映出中国政府的控制越来越严密,留学生们在海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

他还指出,当年学生们是为了“逃命”来美国,寻求一条生路。到90年代,情况有所改变,留学生们的目标变得更加复杂。越来越多的人抱着“镀金”的心态,来美国获取学历后回国,希望在两边都能有所收获。这种心态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留学生们对未来发展的双重考虑。

从逃亡到回归:90年代的转变

林培瑞认为,90年代后,留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很多人不再像早期那样一心想留在美国,而是想着回国发展。他们希望在美国“镀金”,然后回国成为“海归”,享受中美两边的好处。这种变化特别体现在研究生群体中,这些学生来美国的目标更加明确,不再是简单的逃离,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他观察到,最近20年,更多的本科生开始来到美国,尤其是加州的大学。林认为,很多来加州上本科的学生其实是因为在中国高考成绩不佳,无法进入顶尖的学校如北大、清华、复旦等。于是他们选择来美国作为“第二选择”。林提到:“他们的社会背景阶层也是有钱的,他们过来有时候也是开特斯拉来上课那种学生。”这种现象反映出,留学逐渐变成了一种身份象征和社会地位的展示。

他还强调,这些本科生与早期的留学生不同,很多人来到美国是为了获得学位,而并非因为对中国政治或文化有深刻的反思。相反,他们的留学动机更多地与个人发展和职业前景相关。这种“镀金”心态和90年代相比更加明显。学生们不再只是为了逃避国内的政治环境,而是为了获取更好的职业机会或提高社会地位。

尽管如此,林教授发现这些学生并没有完全脱离对中国社会的思考。他指出:“我的分析可能不公正,可是我觉得过来到加州来念本科的学生,多半是在国内高考考得不怎么样,进不去北大、清华、复旦,他们就第二选择到我们加州来。”他们对学位的追求背后,隐藏着对中国未来社会变迁的关注。

政治冷感与民族主义的崛起

在近年来的教学中,林培瑞注意到,中国留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80年代的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讨论政治问题,甚至激烈批评中国政府,而如今的学生却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沉默”。他指出,这并不是因为学生们不关心政治,而是因为他们害怕可能会有人“打小报告”。在班上讨论敏感话题时,学生们保持沉默,因为他们不知道谁会将他们的发言报告给有关部门。

他回忆到,有一次一位来自山西的学生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书架上《六四真相》一书,便诚恳地问:“在六四的时候,到底是士兵杀学生多,还是学生杀士兵多?”林认为,这名学生并不是故意挑衅,而是他确实对事件的真实情况感到困惑。这个学生从中国的教育和信息中听到的版本与他在海外接触到的资料存在巨大的差异,令他感到迷茫。

此外,林教授还提到,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学生中的民族主义情绪逐渐增强。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言论越来越与中国官方宣传保持一致。他曾观察到,一些学生在讨论国际问题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有时甚至直接引用中国新闻联播中的话语。对此,他感到遗憾,因为这种态度不仅阻碍了学生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也削弱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批判性讨论。

林培瑞说,虽然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很少公开表达与他对立的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不同的看法。相反,很多学生私下里会到他的办公室表达自己的疑惑和困惑。林说:“我(是)怎么知道他肚子里头有别的意见呢?是因为他到我办公室来一对一的时候,就把这种问题显露出来。”

对中国政治的深思与自我反省

林培瑞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部分:语言教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以及参与中国民主运动。对于他来说,这三者各有不同的吸引力。在语言教学方面,林尤其喜欢教一年级的中文课程,因为他认为帮助学生掌握标准的四声发音是建立跨文化交流的第一步。他指出:“四声准的话,他们认识中国人,中国人会:哎,洋人也是人啊。”他认为,通过语言教学,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中国社会中。

在文学教学方面,他强调,他并不只是为了传授文学知识,更希望通过文学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提到,文学教学与语言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教学有明确的正确答案,而文学教学则更注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他认为,通过文学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通过理性思考来解释不同的社会现象。

他还对自己的异议和人权活动进行了深刻反思。他承认,虽然几十年来他积极支持中国的民主化运动,但成果却并不明显。随着习近平上台,他感到中国正逐渐回归毛泽东时代的专制统治,这让他质疑自己多年来的努力是否真正有所成效。他坦言:“我很容易觉得我苦干了一辈子,没有成果。”

尽管如此,他仍然认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是值得的。

如何保持对民主坚定的信念?

林培瑞认为,要保持对民主的坚定信念,首先要理解民主与人性的关联。“我觉得民主和开放跟人性有关系,是个自然的东西。”他说。他以老舍的《骆驼祥子》为例,提到即便是蚂蚱也有想控制自己行动的愿望,更何况是人。这表明追求自由和公正并不是一种历史偶然,而是与人性密切相关的自然状态。因此,即使我们看到当今世界的民主出现了倒退,这种对自由的渴望依然会持续存在,不会因为短暂的政治风潮而消失。

林培瑞指出,即使在极权统治下,民众的日常价值观依然顽强存在,他举了“铁链女”事件的例子。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铁链女”的故事在网上的点击量比冬奥的宣传还要多。“从上往下的宣传在这儿,从下往上的那种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也在那儿。”他说。这一现象表明,即使官方努力推行一种特定的政治叙事,民间对真相、对正义的追求仍然存在,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变革的潜力。

他引用了东欧异议人士哈维尔的观点:“就在社会的缝隙里头做个人,做个正常的人。”他鼓励中国民众在极权环境下坚持独立思考和真实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不要怕,慢慢来,会起作用。”他说。

林培瑞最后表示,尽管个人的努力可能不会立即带来显著的改变,但他依然坚信推动民主和人权是正确的选择。他表示,尽管目前中国的政治环境令人失望,但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社会必然会发生变化。“我觉得值得。”他坦言。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