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国际学者发联署声明 批台在野党提案“颠覆法治”(图)

发表:2024-05-25 12:4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8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立法院会3日上演表决大战
近日,台湾立法院朝野党团就国会职权修正法案发生激烈攻防战,30位国际学者在外媒发表了连署声明,关切台在野党颠覆法治的提案。图为台立法院3日上演表决大战。(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4年5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近日,台湾立法院朝野党团就国会职权修正法案发生激烈攻防战,AIT前处长司徒文、杨苏棣等国际学者24日在外媒发表了连署声明,关切台在野党的国会改革版本超出各宪政民主国家的范畴,颠覆法治及国会程序。

《中央社》报导,在台立法院会24日续审国会职权修正相关法案之际,30位国际学者在《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刊登声明表示,“作为台湾的长期友人、支持者及倡议者,我们联名对中国国民党及台湾民众党提出的国会改革提案表达严正关切及失望”。

连署人包括了美国在台协会(AIT)前处长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杨苏棣(Stephen Young)、台湾公报发行人韦杰理(Gerrit van der Wees)、伦敦政经学院荣誉教授胡克礼(Christopher Hughes)、国立东华大学的匈牙利访问学者冯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等。

上述声明表示,虽然改革是国会的自然过程,但当前的情形应放在“国民党公然宣称要以破坏良好治理为目标”的背景下来看。在本届台湾总统大选中,民进党赢得了创纪录的连续第3任期,但3大党均未国会过半,国民党和民众党结成策略联盟,共推系列国会改革。这些改革的主要争议包括引入藐视国会罪、要求总统赴立法院报告并受质询,及扩大立法院的调查权等。

学者们指出:“虽然表面上这些改革可能看来重要,但其中内容未纳入台湾独特的宪政架构及立法惯例,也超越大多数宪政民主国家的国会权力范畴,甚至使政府官员在备询时因为提问而被关。”

上述提案若通过,在国会质询过程中,政府官员可能会因被立法委员判定其言论有隐匿或虚伪陈述,而面临最高1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些立委似乎成为台湾分歧政治环境中都“真理仲裁者”。如果官员被认定为“反质询”,也有可能被处最高6个月有期徒刑。

“我们注意到,在大多数宪政民主国家,虽然有藐视国会罪的存在,但通常只适用于未理会出庭作证传票或在司法案调查过程中撒谎的情形。没有任何民主国家因为政府官员在履行备询义务过程中被判藐视国会罪,或是仅因为‘回话’而被冠上藐视指控。”

声明提及多名国民党立委的不当作为:国民党党团总召傅崐萁表示,改革的目的是让民进党“找不到人当部会首长”;翁晓玲说,立法院对行政部门质询是“上对下”的关系;徐巧芯因泄露机密文件案被告,而与外交部发生激烈争执;马文君因向韩国政府寄送台湾潜舰计划的机密资讯而被调查。

“所有情况表明,这些改革的目标不是为强化良好治理,而是盼透过扩大立法院权力,来剥夺行政部门的权力并予以惩罚。这明显违反中华民国宪法五权分立的原则。”

此外,上述国会改革提案还包括要求总统赴立法院备询,事实上中华民国宪法只规范总统赴立院进行国情报告。国民党籍前总统马英九也曾说过,如此提议将会“混淆”总统的角色。

再者,蓝白提议的扩大国会调查权也引发高度质疑,毕竟目前这项职责主要归属监察院。虽然曾有人讨论废除监察院,但目前尚未落实。

声明指出,鉴于上述理由,在野党所提出的改革提案可能违宪,并且篡夺政府部门的政治权力,不但损害台湾良善治理的形象,更在当前北京挑战日益增加且复杂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制造台湾的政治裂痕。

“而严重的问题是,这些国会改革提案并未获得充分的讨论,也未公布予民众审查,违反长期以来的立法惯例。国民党籍立法院长韩国瑜还要求立法院35年来首次以举手表决代替记名投票通过此案。”

此外,声明提及,国民党不允许民进党立委对改革提案提出修正案、辩论和逐条审查。这限缩了讨论的空间,当然也引发“闭门讨论”的指控,而这些行为正是改革法案最该防范的事。民进党立委5月17日试图阻止国会改革提案在未经充分披露与实质辩论的情况下通过,引爆立法院冲突。许多民众也聚集在立法院外反对此案。

学者们表示,台湾公民应当拥有负责任、有公信力及透明的政府,而在野党提出的国会改革提案却在削弱这些目标。“我们作为国际学者、记者与政治人物,高度忧心这些改革提案使台湾社会分裂以及对台湾国际地位的负面影响。”

《日经亚洲》:立院分裂恐拖累施政

《日经亚洲》报导,国民党和民众党正尝试强行通过法案,让立法院享有新的调查权力及实际掌控巨额基础建设经费,引发数万民众在立法院外抗议。

报导指出,掌握立法院多数的国民党和民众党正在反抗外界对其立法提案愈来愈大的反对声浪,相关法案也会对新任总统赖清德的职权构成挑战。

赖清德就职隔天(21日),立法院外有数万人聚集抗议当天立法院会的投票。24日的示威人潮更多,当天蓝白两党试图再度通过他们的法案。

报导指出,整起争议带来的挑战,包括赖清德推动施政计划的能力已被打上问号。对在野阵营而言,民众的怒火规模及来自律师界、学术界等的尖锐批评,可能出乎他们意料。对台湾来说,立法机关的纷争恐使其增强国防来对抗中共的努力变得更加艰难。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