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最早见于后汉书 西周已开始制作(图)

发表:2012-03-13 14: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服用药膳,尤其是在严寒季节,药膳备受青睐。

药膳并非现代人的发明。传统医学向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植物不但可以充饥,而且具有药用价值。

“药膳”二字,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句。以后,在《宋史·张观传》又有“蚤起奉药膳”的记载。而“药膳”一词出现前,典籍中已出现了有关制作和应用药膳的记载。

《周礼》记载,西周有医官叫“食医”。食医主要掌理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的滋味、温凉和分量。从食医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他们已与现代营养医生类似。其中还记载了很成熟的食疗原则。

这些记载说明,我国早在西周就有了相当丰富的药膳知识,并出现了从事药膳制作和应用的专职人员。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载:“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治病必求其本”,“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并说:“人以五谷为本”,“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

与《黄帝内径》成书时间相近的《山海经》,也提到一些食物的药用价值:“榱木之实,食之使人多力;枥木之实,食之不老;猩猩食之善走。”

最早的药膳方,于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土。那本医书中记载352个病方也是当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方。

来源:羊城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