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不会翻译到国外的原因

发表:2007-07-03 02: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993年,陈忠实发表了长篇小说《白鹿原》。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小说反映的中国社会的深刻程度以及其文学价值都极其不一般。如果说我们中国作家中真有什么作品可以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一比的话,我以为,陈忠实的《白鹿原》应该列入其中,并且名次应该非常靠前甚至应该"相__当__地"(宋丹丹语)靠前。但小说出版了已经十几年了,却再不见其在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上有什么斩获,更别谈诺贝尔文学奖了。



什么原因?



翻译问题。汉译英问题。



先看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言论,他说,"中国当代作家的基础是一个翻译的基础,是一个假的基础。如果没有卡夫卡、没有拉美文学,就没有韩少功。但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怀疑是,它是不是从一个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抄下来的。这只是怀疑,我希望不是这样。在德国,一个重要的作家一定是一个重要翻译家。可是一般来说,现在中国作家轻视翻译。"(《新京报》2007年3月28日)。他的话,我基本认同。中国当代作家大部分不懂外语或外语水平很差,这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也因此说,由作家自己将作品翻译成英语的可能性已经被宣判死亡。



但可悲的是,中国的翻译界也已经死了。死因很多,但最直接杀死翻译界的,是出版从业者们。一本所谓引进版畅销书购买到版权后,马上找几个玩翻译的(不能叫翻译家,因为中国已经没有了翻译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咋舌速度,一两个月即宣告翻译完毕,紧接着就出版成书了。



此外,还有更惨的情形。有些出版业者找到所谓翻译名人请其执笔,可最后真正翻译者却极有可能是其门下几个稚气未褪的大学生。他们大多还在使用着中式英语,大多还处于玩点介词水平上,或有的干脆就是连基本单词量都没有过关,便一手端着英汉词典,一手照葫芦画瓢地把字和词对译出来,至于什么"神似",什么"信"、"达"和"雅",就都是老爷爷翻译辈们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了。还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中文表达能力都成问题,何谈翻译?



广大读者于是被糊弄了。但作为广大读者的你,却无计可施,因为你不懂外语,因为你没有能力读原文,因为你也不一定有闲钱购买每本高达200元左右的原版图书。你想要的不过是一本便宜的中译图书,甚至上网免费读读,知道一个大概也就算了。



此外,更重要的问题是,英译汉的报酬之低,也到了一种相当可怕的程度。而重赏之下,才有勇夫,也才会有下功夫之人,你出版业者给出那么低的稿酬,哪还会有什么人对此感兴趣呢?



在这样的情势威逼下,会产生什么翻译家吗?真的出现还就见鬼了。也因此,今天的中国,已经不会再出现冰心先生了,更不会出现将泰戈尔那样的大诗人的诗品翻译到冰心先生所译的水准上的作品了。我们不再有这种荣幸,她的译作已经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不可能再被复制一遍。今天的出版业者们不再关注译文质量,不再关注文学品味,他们关注并研究的,只是你的钱包和你何时何地以何原因产生购书冲动。今天的译者们关注的是出版时间,关注的是出版社何时支付稿费,关注的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如何神速地胡编滥造,并能自圆其说或勉强说得通。而这还只说的是相对简单些的英译汉。



至于汉译英,那就更没有什么人有资格说自己是翻译家了。恐怕连"翻译者"的头衔都很难帖到自己的脑门子上。今天的时代已经没有了杨宪益老先生那样的人了,他辛辛苦苦一辈子只将一部《红楼梦》翻译成英语,并无限度地润色下去。中国的出版市场不允许,中国的读者也受不了。多么有趣的悖论啊。



德国顾彬先生说"一个重要的作家,一定是一个重要翻译家"。尽管由作家自己将作品翻译成英语的可能性已经被宣判死亡,但我从他说的话中,倒也得出另外一层意义,可能是顾彬没有想到的。如果"一个重要的作家,一定是一个重要翻译家"的话,那么,似乎也可以这样说,一个重要的翻译家,似乎也应该是个作家,或至少是个一般作家,这应该不会太离谱。



可事实上又是如何?甭说什么翻译家或重要的翻译家了,中国今天已经没有了翻译家,何谈翻译家变成作家?



也正是在此种情形下,我才感慨道,《白鹿原》又怎么翻译成英文呢?而没有英文版的翻译,又怎么将其推荐给全世界的读者呢?要知道,今天的互联网上95%以上的文字是英语啊。也就是说,在一个英语天下,我们最优秀的最具诺贝尔相的小说,却在出版后的十几年间,没有英文版,这让顾彬先生之流,如何为中国文学界说上几句好话?又怎么能不使得更多的顾彬们相信他所说的"二锅头与五粮液"理论?



其实,进一万步说,假若真有什么译者愿意承担《白鹿原》的中译英工作,严格说来,也真是一件深具挑战之事。《白鹿原》的语言使用风格堪称一绝,中译英的可译性问题就明显摆在那里。也就是说,中文表达出来的力透纸背的句子,如何同样洗炼地被翻译成英语,并同样表达出原文的厚度与力道,这的确是件非常伤脑筋的事情。而如果按千字80元甚至100元付酬,我想,都不足以补偿汉译英遭遇到的费尽心思和绞尽脑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承担得了这项艰巨任务,还只有顾彬之流,外加上我这种人在说着风凉话,说着站着聊天也不嫌腰痛的话。



但这个问题确乎重要,《白鹿原》小说译得成功与否,与有没有可能获得世界性奖项,有直接的关联。同理,其他人的作品,也面临着相同局面。



而目前中国的现实是,作家多,一般作家更多,翻译家却少之又少,甚至如我所说,翻译界已经死亡。至于一般翻译却嫌太多。而会说几句勾勾文的则似乎已经过亿才对。但真正能将最具诺奖相的《白鹿原》作品翻译到英语的翻译大家,却几乎没有,甚至干脆点说,就是没有。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指望老外了?!



但显然,要老外们将中文学习到能恰到好处地理解《白鹿原》那样作品的程度,没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在中国学习的光景,恐怕根本不成。也因此,如我早些时候所写的博文中表达的观点那样,要"把自己的作品介绍出去,这其中必须包含翻译家的费尽心思和绞尽脑汁。"然而翻译界已经死了,要我们不懂外语的作家们怎么办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