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所伏,恒常之所”──北岳恒山

发表:2004-02-25 09: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岳恒山又名常山、太恒山,巍峨挺拔,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自古闻名于世。

  恒山山脉位于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绵延250余公里,号称一百零八峰,主峰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海拔2,017公尺,气势雄伟,称为“绝塞名山”。恒山以其位居北方,古人认为是物所伏,为恒常之所,故名恒山。

  据传,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巡狩四方,北至恒山,见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秦始皇策封天下12名山时,恒山尊为天下第二。恒山自古号称有十八景:磁峡烟雨、云阁虹桥、岳顶松风、云路春晓、虎口、悬松、果老仙迹、幽窟飞石、夕阳返照、断崖啼鸟、白云灵穴、龙泉甘苦、茅窟烟火、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紫峪云花、脂图文锦、仙府醉月和棋台琴韵,大多数景观现在仍然可见。

  天峰岭与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两峰对峙,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称为版画式山形,蔚为壮观。两峰之间的金龙峡,峡谷幽深,峭壁侧立,青天一线,最窄处不足10公尺,形成绝塞天险,自古为兵家所必争的南北要道。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当年游历至此,惊叹道:“伊阙(河南龙门山)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拟也。”北魏道武帝曾发兵数万,在此劈山凿道,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北宋名将杨业曾依此天险屯兵结寨,营垒遗迹至今依稀可辨。

  恒山自古为道教圣地,早在汉代就有道教活动。佛教亦在恒山建寺院。据说,恒山在西汉初年即建有祠庙,距今约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飞石窟内的恒山旧主庙,始建于北魏,后经唐、金、元各代重修。到明、清时期,恒山已拥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仅主峰即有大小祠庙六十余处,称为“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

  在主峰四周的山水胜处,也建有大量的祠庙,仅浑源县境内就有一百多处。众多的古代建筑,独特的自然景观,使恒山成为独具魅力的风景名胜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