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20日下午3點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說,到95年秋季大豐收,每年供過於求,所以這一段通貨膨脹給我們教訓是深刻的。從95年後,糧食富裕了,人心穩定了。
2002年在***總理會見中外記者會上說:因為中國現在的糧食已經供過於求,農產品越來越多,種什麼什麼多。價格上不去,農民的收入也就增加不起來。
現在糧食庫存有五千億斤,我可以開倉濟貧。
2003年在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的「中國經濟論壇」***說, 1995年的時候,國家面臨嚴重的水災和旱災,糧食一度告急,政府動用了儲備糧,很快穩定了糧食市場。這幾年來,儘管也遇到了一些自然災害,但糧食依然豐收。朱鎔基欣慰地告訴大家,現在糧食多得 不得了,倉庫裡放都放不下。
==============================
下面的報導,所敘述的糧食減產時間,正是***誇耀糧食大豐收,多的可以開倉放糧,多的吃不了的時候。
中國糧產量跌至危險水平
● 於澤遠(北京) 2003.1.10
中國糧食問題專家昨天警告說,中國的糧食產量從1998年到2003年連續五年大幅下降,導致糧食庫存銳減,糧食生產「已經降到不能再降的程度」,因此,糧食產量今年必須增加。
中國科學院前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昨天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主題報告會上指出,1998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歷史最高的5123億公斤,但此後連年下降,去年糧食產量僅為4307億公斤。而過去5年中國人口仍在持續增長,糧食安全問題已經十分嚴峻。
1998年中國人均糧食411公斤,但去年人均糧食降到了333公斤,只相當於1980年代初期的水平。過去5年中國人均糧食擁有量的下降速度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的。
中國自1949年以來經歷過兩次糧食產量大幅下降。第一次是1959年到1961年,也就是官方所說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當時由於缺糧造成大批民眾餓死。
而1998年以來,糧食產量經歷了第二次下降。李振聲強調,這次下降的幅度比第一次還大。
但第二次下降並沒有像第一次那樣引起飢荒,這是因為兩次下降期間人均糧食擁有糧差別很大。1960年第一次下降期間,中國人均糧食只有217公斤,加上工業和播種用糧,糧食肯定不夠吃,飢荒自然不可避免。
李振聲說,中國人均糧食擁有量從1960年代的200多公斤,到1980年代的300多公斤,再到1998年的400多公斤,用30多年的時間才邁上了兩個台階。但過去五年,「卻一下子回到20多年前,整整退回了一個台階,這必須引起各方的認真思考和認真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院一名學者指出,自1998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後,中國高層認為已經過了糧食生產關,甚至公開表示,就是連續發生幾年大的災害,中國也不會出現糧食危機。
糧食產量的上升導致糧價下跌,嚴重挫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很多地區勸導農民「調整生產結構」,主要內容就是不種糧食,改種蔬菜或果樹等經濟效益更好的農產品。
而高層對糧食問題的樂觀估計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中國長期堅持的「以糧為綱」的觀念。很多地區大肆侵佔農田建設「經濟開發區」,還有一些地區盲目推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政策,導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銳減。
李振聲說,糧食連年虧損意味著連年消耗糧食庫存。去年糧食虧損達到創記錄的500億公斤,導致庫存大幅減少。儘管從市面上看,糧食供應仍然充足,但糧食庫存「已經到了不能再挖的地步」。
他強調,中國今年必須增加糧食產量,遏制糧食持續減產的勢頭。糧食是中國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礎,絕對不能大意。
中國高層已經意識到糧食產量不足所孕育的危機。今年年初,zgzf發布一系列政策,鼓勵農民通過種糧增加收入。
+++++++++++++++++++++++++++++
下面的資料是,朱一方面喊著糧食多的吃不了,一方面還在接受國際糧食援助
現在糧食減產倒退了20年,國際糧食援助也停止了。致使胡溫上臺不得不面對「重大考驗」(溫總理自己說的)
時間:2005年04月03日03:51來源:京華時報
本報訊 (記者張瑾)聯合國下屬的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處前日發布新聞公報稱,世界糧食計畫署從明年起將完全停止對中國的糧食援助。
世界糧食計畫署駐華代表道格拉斯昨天就此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世界糧食計畫署向中國捐贈的最後一批價值720萬美元的43450噸加拿大小麥,將於4月7日運抵深圳,用於甘肅、廣西、寧夏和山西等4個內陸省份的扶貧項目。
這批援助是世界糧食計畫署今年對中國的最後一批糧食援助,從明年開始,世界糧食計畫署將完全停止對中國長達25年之久的糧食援助。
對話·道格拉斯
停止援助不是突然決定
記者:感覺世界糧食計畫署停止對華糧食援助的決定有些突然,是這樣嗎?
道格拉斯:停止對華糧食援助並非一個突然的決定,更不是一個單方面的決定,而是世界糧食計畫署與中國政府通過協商之後達成的共識,這一決定其實早在2001年就已經被雙方確定。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全文)
...原材料供求關係緊張,糧食連年減產,物價上漲的趨勢比較明顯。這些問題必須妥善解決,這對我們政府是一次新的重大考驗。
對連年豐收的言論,僅僅過了一個來月,溫總理就戳破了謊言,言稱:這是一次重大考驗,並投資100億,來拯救農業。
當謊言敗露後,又稱被一個管糧食的給騙了,也真夠不知道寒磣的,這麼大的幹部,被騙一次,兩次,竟然被騙了三年。幸虧暴露得早,及時地將他趕下了臺。否則後果還不知道會怎樣,再晚了恐怕100億也無濟於事了。
***說糧食多的吃不了,原來世界糧食署作後盾,他下臺後,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了。
新華網重慶2月14日電 (記者周婷玉、朱薇)春天的來臨催促著民政部門春荒救濟工作加快腳步。民政部副部長李立國14日在2006年全國救災救濟工作會議上透露,根據對各地上報數據審核評估,今年春荒期間約有7343萬人因災生活需要救濟。
農業部稱國內糧食供需關係偏緊態勢將長期存在
《全國糧食生產發展規劃(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發布。《規劃》從目標、戰略、重點、分區定位等方面,對我國未來的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做了總體謀劃。
昨天,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就此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糧食安全仍存在隱憂
記者:據瞭解,2004年至2005年我國糧食生產累計增產1000億斤以上,今年還將繼續獲得豐收,糧食生產已得到了快速恢復。在此背景下,為什麼還要編製《規劃》?
張寶文:今年也將是個豐收年,實現糧食生產連續3年豐收。不過,雖然目前糧食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但產不足需的態勢依然存在,國家糧食安全仍存在隱憂:一是人均耕地資源不足。最新資料顯示,2005年耕地保有量人均僅1.4畝,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資源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農業用水每年缺口達300億立方米;二是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地區間差異較大,農戶平均耕地僅7.3畝,只相當於美國的1/400,日本的1/10;三是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國,糧食進口量的細微變化就可能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近年來,國際糧食貿易基本趨於穩定,年均貿易量大體保持在4800億斤,約為我國糧食年度總產量的50%左右。我國糧食進口國內需求量的1%,就相當於國際糧食貿易量的2%。
基於這些因素的考慮,農業部組織編製了《規劃》,目的就是要加強對糧食生產的指導,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来源: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