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之道,每個人都有一套;不過,省歸省,可別苛待自己,縮衣節食地影響健康就不是明智之舉了。因為除了省錢之外,如果能妥善的管理自己手中的錢,也不失為一種節流的方法。何謂妥善的管理方法呢?
最穩當而且便利的理財當然就是存在銀行裡,儲蓄生利;2005年以前銀行利率低,有限的利息還不夠抵消通貨膨脹。但升息以後,儲蓄生利就值得一提了。銀行裡除了Checking, Savings accounts等的基本服務外,能達到儲蓄生利作用的還有下列兩種:
(1)定期存款(certificate deposit or CD):就是把錢放在銀行裡,到了一段期限才可以拿出來。通常的期限有三個月丶六個月丶一年不等,利率比一般儲蓄高一點,如果有一筆錢近期之內不會動用的話,可以考慮用這種定期存款。
(2)MMA是一種比較新的,叫金錢市場帳號(Money Market Account):這種戶頭的利息較優厚,但相對地,最低存款額也較高,每月提款的數目與次數也有限制(一般而言,一月只能從裡面取款6次)。分為savings和deposit兩種,前者利息高一點,後者可開支票。
從經營方式上有普通銀行和internet banking 兩種。普通銀行優點是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大的銀行有很多ATM取款機,可以上網管理帳戶,以前沒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可以開帳號,但從今年9月份起都要求了。internet banking的主要優點是利息高。
剛來美國時,覺得銀行可靠度最重要,就選擇了全美就規模而言排在前三位的美國銀行。日子長久了,知道FDIC insured的銀行,都是比較安全的。有FDIC(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標誌表示該銀行是FDIC會員。萬一營運不善倒閉,美國聯邦政府會代為賠償其債務,只要是在10萬元以內的存款都會受到保障。不致血本無歸。
有個網站www.bankrate.com提供最新的存款利率排行榜,可以查到利率最高的普通銀行或internet banking。目前Saving和一年CD利率最高的都是E-Loan,分別是5.36 和5.54%。我周圍同事常用的ING利率為4.31(saving)和5.20%(一年CD)。
據一網友的經驗談,E-Loan的優點如下:1. APY高,5.54%;2. 開戶快,開戶當天就可以通過開戶時設置的帳號密碼網上登陸;3. 轉帳快,今天從外連帳戶播錢進去,後天可以到帳;4. 一個月只限轉出6次,轉入不限;5. 開戶時發email和打電話給客服都得到確認;6. 客戶服務尚可,打電話當時有人接,發email 48小時會回。開戶後可以發內部Secure message。缺點是雖然沒有最低餘額要求,但要$5,000開戶,而且個人帳戶頁面過於簡單,只有個資產數目和轉帳歷史記錄。利息是按天記,但一個月才更新一次。
ING是荷蘭國際銀行集團,在世界各地都有業務,尤其是在歐洲大陸,目前按收入排名在銀行業為第一(Citigroup排名第二)。www.ingdirect.com是ING在美國推出的網上銀行。savings帳戶沒有最低餘額要求,利息比較高。開戶比較簡單,登陸www.ingdirect.com,按指示操作。沒有駕照也可以開戶,填SSN就可以。開戶後ING會在幾天內向你的checking account打入兩筆小額direct deposit,你需要這兩個金額到www.ingdirect.com去confirm你的checking account。另外,開戶時還可得到額外的獎勵:老用戶推薦的話,推薦人得$10,被推薦人$25。如果有Money軟體的話,可以自行得到$50。如果是OEM的計算機,Money軟體的序列號可能不被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先打電話,然後再申請,仍可以得到$50。有時候網上可以找到promotion的鏈結,自行得到$50。通過這種鏈結的填表過程中,reference code不用填。
如果你實在對新生的網上銀行沒信心,可以考慮花旗銀行的電子存儲direct.citibank.com。Saving的利率也高達4.88%。有時普通銀行也會在有限的時間段推出高利率。比如上個月Golden 1給出高達5.70%的利率(15個月CD),但只有一週左右的時間。如果你把錢先放在E-Loan的saving,等普通銀行有高利率時再提出轉存,也不失為既享受高利率又得個放心的折衷方法。
(看中國首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