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似随口而出的话,其实是典型的“社交微攻击”。(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生活中,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不直接攻击你,但说出来的话总让你感到尴尬和不舒服。
以下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
- 能力羞辱:“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 外貌攻击:“你这么黑,美白产品用了也没用,省省钱吧,黑点有什么不好?”
- 刻板印象:“你们当老师的真轻松,一天没几节课,假期还多,真好。”
- 阴阳怪气:“还是你这种外地人好,在大城市打工几年就能回家买大房子,真羡慕。”
这些看似随口而出的话,其实是典型的“社交微攻击”。它们表面上平常,但杀伤力极大。
什么是社交微攻击?
从心理学角度看,社交微攻击(Microaggression)指的是那些不明显但包含偏见、歧视或刻板印象的话语或行为。它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冒犯。
当遭遇社交微攻击时,我们可能感到心理不适,但又担心是自己多心了,不敢面对,陷入自我反省和内心折磨。
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种行为的特征:
-
微妙而无成本:社交微攻击通常不是直接的恶意,而是一些微妙的言行,容易被忽视或误解。这些行为几乎不需要付出代价,却能伤害他人。
-
不安好心,别有用心:这些行为往往带有目的性,可能出于嫉妒、报复或自我陶醉。
-
根源于偏见和刻板印象:这种行为针对特定个体或群体,反映了个人的心理偏见或刻板印象。
-
持续性发生:社交微攻击可能频繁出现,形成一种持续的恶意模式,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面对这些无来由的恶意,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是不要自责。有些人就是乐于让别人不舒服,这种人常常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要成功让别人感到难受,他们就会有一种快感,于是到处找机会,通过暗暗攻击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请你别放在心上。恶意并不可怕,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这些隐蔽的攻击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不易察觉的歧视。它们源于内隐偏见,或者是人们在面对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时,使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如何避免成为加害者?
了解社交微攻击的来源和特征,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无意中伤害他人。
1、隐性偏见
社交微攻击可能来自于隐性偏见,即潜意识中对某些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刻板印象。这些偏见通常源于成长过程中从家庭、教育和媒体中学到的刻板印象,并会在社交中表现出来。
我们经常在社交中更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关系,这种“同质化”让我们难以容忍与自己不同的人。
2、心理防御
社交微攻击也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面对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时,人们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于是用微妙的方式表达不满或反感。这虽然能减少负面情绪,但反而可能导致人际矛盾。
3、群体标签效应
社交微攻击还可能是群体标签效应的体现。对某些文化或群体,人们会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这些偏见就会在言行中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