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凸显制度不公(图)

发表:2024-06-18 22: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此前养老金双轨制度的弊端也显现。
此前养老金双轨制度的弊端也显现。(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6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而此前养老金双轨制度的弊端也显现。并且,中国经济前景不佳、人口少子化和快速老龄化、年轻人退出社保等因素,导致总体养老金耗尽的时间点可能提前。

中国2024年基本养老金涨3%

据中国政府网6月18日发布的信息,人社部、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从2024年1月1日起,为2023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按照人均3%的水平提高基本养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3%是全国总体调整水平,即计算“大账”为2023年全部退休人员平均每人每月基本养老金涨3%。但算“小账”,并不是每个人都按3%的涨幅增加基本养老金。

中国人社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调整。

定额调整,同一地区的各类退休人员都按相同金额上调,按照过去两年的情况,各省份定额上调金额基本在每月几十元(人民币,下同)的水平。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由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决定。

而各省份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省份以全国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地调整比例和水平。因此,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际会上调多少,还需根据所在地区发布的2024年方案进行计算。

官方政策引发热议 制度性弊端显现

6月18日,中国大陆财经分析人士纷纷发文表示质疑并指出,“定额调整”在原来的退休金基础上上调3%。“挂钩调整”,就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北京、上海、深圳的养老金就会高一些,内陆三四线城市养老金也会低一些。

并且制度性的问题也出现:比如,北京地区体制内退休的干部,每月退休金在1万元以上,那增加3%,就增加了300元。但如果是北京地区的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5000元,那增加3%,就只增加了150元。

如果是一个小县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退休金只有1000元钱,那增加3%,就只有30元钱了。30元钱能干嘛呢?大概能支付一个月的手机通信费。总体来说,基本养老金越高的人获益越大,大城市的机关单位退休人员,总体获益更多。

那么,农民养老金有没有上调?今年3月“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月提高20元钱。

这一次上调养老金的公告也写得很清楚,企业和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3%。因此,这次养老金上调3%,跟农民没有关系。

双轨制后效应 养老金面临着一场“完美风暴”

中国的养老金体系曾经是双轨制,体制内公务员早前不需要缴纳养老金,但是退休的时候会领取比普通工人高得多的养老资金,后来虽然并轨,但在压力之下,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已变得支离破碎。

中国经济滑坡正在对养老基金造成冲击,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持续低迷、甚至很可能恶化。与此同时,中国还面临人口少子化的威胁。目前中国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口正在萎缩和老龄化。

在养老这个问题上,日本经常被当作典型例子。但是在中国,这场危机涉及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倍。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有3亿人退休,这将给正在萎缩的适龄就业群体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已有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超负荷工作,过着“996的生活”--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六天。这导致年轻人理想破灭、精疲力竭。

中国顶级政府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估计,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将于2035年耗尽。但是,多种因素叠加,这个时间点可能要提前了。

目前,中国养老金体系如今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第二支柱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计划。后两者是非强制性的,可选可不选。中国的经济低迷正在削弱人们为可选项目付费的能力。

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表示,延长退休年龄涉及平均健康水平和老年人的生产力。即使实施了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韩国和日本的例子也表明,由于需要兼顾劳动力供应、代际收入差异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确切影响等因素,也需要超过十年的时间。

据《华尔街日报》5月29日报道,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在2021年破灭,目前房价处于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这种情况正在压垮那些几年前购房的人,并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拖累。根据政府统计数据,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财富与房产有关,房产约占家庭财富的70%。房价有可能会进一步下跌,这将令已经购买房产价值缩水,但困扰人们的并不是近期的财务前景。而是中国养老金体系未来的健康状况,该体系面临着一场“完美风暴”,鲜有专家看到出路。

特别是“清零”防疫政策放松之后,中国民众无更多资金消费,在实施刺激政策时,北京当局的计划几乎总是针对基础设施等供给侧,忽视了对家庭的直接支持,也忽视了促进外界期待已久的中国庞大消费阶层的崛起。

“加强养老金制度从长期来看肯定会促进消费,但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影响。这是因为加强养老金制度需要经过多年的检验,才能使其可信度达到足以改变实际消费行为的程度。”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高级研究员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

瑞银投资研究(UBS Investment Research)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兼亚洲经济主管汪涛对此表示赞同,她表示,政府需要向民众敞开钱袋子,以刺激消费。

汪涛说:“这些措施能帮助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降低储蓄率,从而促进消费。”

专家认为,通过促进中国国内消费促成经济增长有多方面的好处,包括消费增长惠及大众,而中国先前和正在推行的通过基建和出口获取经济增长的路径只是惠及少数企业、少数人;将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植于中国国内消费也可以避免通过出口增长谋求经济增长所导致的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摩擦,从而减少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但是,截至目前,北京当局拒绝采纳这样的专家建议。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