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称以“数据说话” 实为误导公众及投资者(组图)

作者:颜宝刚 发表:2024-06-13 01: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数
数据说话(图片来源:自由亚州电台 /粤语组制图)

【看中国2024年6月13日讯】今个星期原本想写别点东西,不过看到特区政府又在“指鹿为马”,特别是自吹自擂发表声明《让数据及事实说话 阐明香港亮丽前景》,罗列所谓数据,不点名反驳“香港玩完论”站不住脚,就更令人无名火起。

虽然政府声明并没有指名道姓,但指向的显然是摩根士丹利前亚洲主席、现任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罗奇(Stephen Roach)以及他的“香港玩完论”。

我的读者大概知道,我的专页开宗明义就说“数据不讲大话”,但看到特区政府在搬弄一些经济数据作“化妆术”,实际就是以一些不完整、似是而非的数字误导公众及投资者,我觉有需要逐一指正、驳斥谎言。

根据当日声明,政府提出了五个范畴数据,说明“让数据及事实说话”,我会逐一指出当中的谬误:

港股市值;

GDP增长;

财富管理规模;

家族办公室

驻港公司总部;

1.港股市值:

政府提出的数据:“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提升,港股市值超过33万亿港元,是一九九七年回归时的10倍。”

当然,数据没有作假,毕竟港股市值是公开数据,任何人到港交所网站可以轻易翻查。但政府用作比较的基数,居然是拿出廿七年前、1997年回归时的港股表现?那倒不如拿1969年恒指面世时数字做比较?

恒指今年低位是1月22日,当日恒指跌穿万五点,低位见14961点,上周五(6月7日)收市较当时回升了3400点,升幅逾两成二,总算摆脱了过去四年的疲态。但与2021年2月的历史高位比较(31,183点),当时恒指市值是58万亿元,比较之下仍然大跌了43%,市值损失了25万亿港元(即是25,000,000,000,000元)。

2023年香港GDP:29816亿元

损失市值=8.3倍GDP

25万亿港元是多少钱?折算是香港GDP的8.3倍,换言之我们蒸发了八个香港的经济规模。点解政府又不向市民诚实交代?

2.GDP增长:

“香港经济亦同样稳步增长,二○二三年恢复3.3%的正增长;今年第一季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2.7%,估计全年有约2.5%至3.5%的经济增长。”

去年香港经济增长高达3.3%,的确是不错表现,甚至是跑赢亚洲四小龙。但请不要忘记,香港是去年才全面通关,而之前一年(2022年),经济仍然因为紧跟北京的“动态清零”,当年经济是陷入深度收缩,衰退达3.7%。

没比较没有伤害,其他亚洲地区在2022年已经出现“报复式增长”,但香港去年GDP仅是增长了3.3%,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原来预期出现最高5.5%增幅,本身就有很大落差。到今年首季,香港经济更出现失速,GDP增长放慢至只有2.7%,与台湾首季高达6.5%增幅,更是相形见绌,真的不知有什么值得令人自豪?

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

          2022    2023     2024年Q1    2024预测

香港    -3.7       3.3          2.7                 2.5-3.5

新加坡 3.8        2.1          2.7                1-3

台湾     2.45      1.4          6.51              3.57

韩国     2.6        1.4          3.3                2.5

3及4.财富管理及家族办公室:

政府的数据:“在财富管理方面,我们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5万亿港元,有市场报告亦推算香港有超过2700个单一家族办公室,是高资产值拥有人落户及发展的理想地点。”

数

又是另外一套只罗列眼前数据,却不完整表达趋势的“数据化妆术”。实际上去年八月证监会发布的《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的年度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去年香港的管理资产规模为30.5万亿元(约3.9万亿美元),按年大跌14%,为2017年有相关纪录以来,录得最大跌幅,金额回落至2019年以来最低,可见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是在倒退而非增长。

说到家族办公室,香港一直以来均没有正式官方统计数字,政府引述所谓“有市场报告亦推算香港有超过2700个单一家族办公室”,其实正是投资推广署根据其委托德勤进行的《香港家族办公室市场研究》显示,首次估算香港有超过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

我自己一直有跟进香港吸引家族办公室的发展,对这个调查结果感到相当惊讶,亦很质疑官方的调查统计方法。

2700个单一家族办公室数字,较新加坡官方公布当地2022年底有1,400个家办多近倍,但这个结论令人觉得并不合理,因为新加坡早在2019年,已成立了一个家族办公室发展小组,以吸引更多的家族基金。另外彭博在今年二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提到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数目比香港多约三倍。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数字,到2022年底有1,100间家族办公室在新加坡营运;相反彭博指当时香港仅拥有约400间家族办公室,这与德勤的推算有明显差距,实在是有“作大”之嫌。

5.驻港公司总部:

“二○二三年以内地或海外为总部的驻港公司超过9,000家,包括来自内地、日本、美国、英国及新加坡等地,而来自美国的公司数量亦持续增加。”

今次的手法是“断章取义”。

数

政府提及海外驻港公司总数超过9,000家,是来自统计处去年12月公布的《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不过整体驻港公司数目增加,只是因为成立门槛最低的“当地办事处”按年大增222间,令数目增至5,392间的新高。但作为经济效益最大的“地区总部”及“地区办事处”,却是按年大幅减少75家及86家,跌幅是5.3%及3.5%。

其中“地区总部”总数跌至1,336家,是十年有纪录的新低,与2019年的高峰比较,更是少了205家,反映外资实际上是有规模退出香港。

因此,政府的说法显然就是在刻意扭曲真实数据之下,企图误导传媒及公众。值得留意是,美国在港设立地区总部的数目,是出现惊人下跌,按年由240家跌至214家,减少了26家,如果与2018年的高峰比较,更是少了76家,跌幅高达26%。

而且根据彭博行业研究发现,愈来愈多跨国企业选址新加坡作为亚洲总部,在2023年已录得4,200家,远超于香港的1,336家,扩大领先优势,形容“令香港相形见拙”。

谁在数据面前站不住脚?罗奇称政府回避讨论感可悲

按政府说法,指近日有个别人就香港经济及金融发展发表的评论,其论点显然忽视香港的既有优势及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数据及事实前完全站不住脚。

大家可以由上面拆解的数据,可见政府只是罗列一堆貌似利好的经济数据,但实际上只是将数字断章取义,忽视数据背后的趋势变化,真正是在“事实前完全站不住脚”。

罗奇在回应港府声明,自言对港府类似回应早有预期并感到可悲,认为政府回避讨论核心问题,核心在于香港与中国紧密的经济关系,而中国的经济增长进程正面临挑战。

经济低潮香港经历过很多次,每次都能火凤凰重生,靠的是政府向市民“开诚布公”,将眼前的困难与社会、商界及市民共同分享,再集合整个社会之力团结走出困境:98金融风暴如是、03沙士、08金融海啸、2015年内地股灾,香港人都能一一渡过。但今天的财金官员只懂一味唱好,对眼前消费不振、出口萎缩、外来投资减少,甚至是内地经济面临通缩及资产负债表衰退丝毫没有警觉,根本是在误导公众及投资者。或许这比一些海外“唱衰”香港的人,其实更俱破坏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