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名人却被泼冷水 杜牧写下这28字(图)

发表:2024-06-12 19:4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清朝梁亨《观榜图》局部图。此图画呈现清晨时分,众人举火查榜的景况。
清朝梁亨《观榜图》局部图。此图画呈现清晨时分,众人举火查榜的景况。(图片来源:国立故宫博物院)

俗话说人生有四喜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其中以“金榜题名时”为最大喜悦。毕竟科举考试能上榜是十年寒窗苦读的回报,也意味着身份地位的巨大转变。因此小说才会有所谓的范进中举,喜极发疯的故事。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两首金榜题名后所作的及第诗,这两首都是晚唐诗人杜牧考中进士所作,所不同的是:其中一首〈及第后寄长安故人〉春风得意,另外一首〈赠终南兰若僧〉却是意味深长。且来一一欣赏: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这首诗乃是杜牧在洛阳考中进士,前往长安参加关试前所作。快意之色,丝毫不输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中前两句描写的是在洛阳考中进士后的情景:同时登榜的三十二名进士一起鲜衣怒马,游览洛阳。唯一可惜的是东都洛阳最有名的牡丹花尚未开放,却是不及孟郊的“一日看尽长安花”了。

后两句则从洛阳放榜提到即将西行长安,嘱讬长安故友多多准备美酒,自己即将带着春色入关来!杜牧的言外之意,是自己前往长安参加关试,必定能够金榜题名,长安故友大可多准备美酒,一来庆贺我洛阳及第,二来再贺长安登榜!少年何其自信,真个一派意气风发!

后来,杜牧前往长安参加科举关试,果然再次登榜,一年之内两次及第,果真不负“已将春色入关来”!再来欣赏第二首诗:

赠终南兰若僧

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意味长。

杜牧在长安经过关试,一举及第,一年之内连续进士及第、制策及第,即将被授予官职,可谓春风得意。及第后,杜牧与几位同年好友前往终南山游玩,入兰若寺赏景。见到一位僧人在禅院闭眼静坐,便上前攀谈。

众人相谈片刻,杜牧觉得这僧人谈吐不凡,语义高妙;而僧人也觉得杜牧学问见识高人一筹。于是僧人就问杜牧姓名来历,同游的少年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起杜牧。说杜牧诗文传天下、说杜牧连中进士制策及第、说杜牧如何如何。

僧人听了后波澜不惊,说道:“未曾听闻!”如此少年才子的事迹居然没听过,同行的好友气愤不已,就要与僧人理论。杜牧却若有所思,沉思间挥手制止了好友,又讨来笔墨在禅院墙壁留下一首《赠终南兰若僧》后便扬长归去。

头一句“北阙南山是故乡”是说起自身来历,后一句“两枝仙桂一时芳”是说自己是一年之内接连两次考试高中的得意之事。

而后两句就意味深长了——我出身显贵、连中进士及第和制策及第,可谓名动天下。然而眼前禅师却连我姓名都不知道,更没有听说过我的事迹!难道是孤陋寡闻吗?也许不是,也许是禅门僧人从未关心过这些事呢?今日方知“禅门意味长”!

禅师的这一句“未曾听闻”,可谓给春风得意头脑发热的杜牧泼了一盆凉水,让杜牧顿悟了一些人生哲理:越是春风得意之时,越要冷静淡定;越是名利双收之时,越要淡泊舍得。过去的成绩只是“一时芳”,未来的路才“意味长”!

这首诗也同样适合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仔细品读,金榜题名后,切记不可得意到忘乎所以,不可骄傲自满、不可一世,理应继续努力向前行!

责任编辑:初新 来源:读书狗子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