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4月财政收入下降 各级政府没有“余粮”(图)

作者:文龙 发表:2024-05-20 21: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1-4月财政收入下降
中国1-4月财政收入下降。(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5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财政部5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财政收入下降2.7%,凸显经济复苏乏力。而中国财政部已经开始分批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最长期限为50年,被批是寅吃卯粮。

财政收入下降 经济复苏乏力

中国财政部5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四个月,财政收入同比下降2.7%,而1月至3月期间则下降了2.3%,这进一步表明经济复苏乏力。

根据中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前四个月财政支出增长3.5%,而1月至3月期间则增长2.9%。

从主要支出科目来看,前四个月,教育支出1348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1%;科学技术支出2842亿元,同比增长3.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76亿元,同比增长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702亿元,同比增长3.8%;城乡社区支出6886亿元,同比增长11.5%;农林水支出6735亿元,同比增长12.7%。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方面,前四个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484亿元,同比下降7.7%;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198亿元,同比下降20.5%。

路透社根据中国财政部数据计算,4月份财政收入下降3.7%,3月份为下降2.4%;4月份财政支出增长6.1%,3月份为下降2.9%。

北京当局为今年设定了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但许多分析师表示,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和消费需求低迷继续拖累经济,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受外部需求改善推动,4月份工厂产量超过预期,但零售额意外放缓,房地产行业仍然是拖累经济的主要因素,这给北京当局带来更大压力,要求其采取更多措施支持经济增长。

由于政府债券发行滞后,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TSF)余额扩张(信贷和流动性的广义指标)创下8.3%的历史新低。

中国官媒5月17日公布了“历史性”的房地产宽松措施,中国财政部启动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长期特别国债,以刺激经济的关键部门。也凸显各级政府财政紧张,库中无“余粮”。

中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寅吃卯粮50年

中南海经济决策层决定从今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其中今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中国财政部于5月17日招标首发400亿元30年期特别国债,为今年首期。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节假日顺延,下同)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本期国债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

从整个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来看,国债发行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50年,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目前尚未公开具体每次发行金额,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发行时间分布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

5月17日,据Wind数据,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期)(24特别国债01,2400001.IB)票面利率为2.57%。根据发行安排,首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总额400亿元。Wind显示,30年期国债的最新收益率在2.6%左右。

中国央行旗下《金融时报》5月17日援引市场人士分析称,随着未来央行将买卖国债纳入公开市场常规操作工具后,可通过国债买卖调节市场供求,也会促进收益率平稳运行。从近年市场正常运行情况看,2.5%至3%可能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合理区间。

位于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温来成告诉媒体,此次财政部披露国债特别是超长期国债发行计划,一方面便于国债承销团成员根据计划,及早安排相关投标等事宜,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顺利发行,完成资金筹集,以促投资拉动消费稳经济。另一方面也回应了市场对超长期特别国债关切,尤其是投资者及早预判特别国债发行可能对市场利率影响等,安排好相应投资等,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根据今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不计入赤字。在支出分配上,中央本级支出暂安排5000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暂安排5000亿元,今后根据具体分配情况再作调整。

庞大的地方债让北京坐立不安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单位无力继续支付债务利息。连锁反应意味着许多地方缺乏资金来支付公共服务、医保或养老金。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的研究员任重道撰文《中国经济旧模式大溃败 注定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指出,中国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到目前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钱基本都来自房地产,因为有了房地产,地方政府持有的土地和资产都在升值。地方政府用土地作为信用去借债修建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的年限都很长,按理说用多少年就要收多少年钱,但现实中不是这样,地方债是有年限的,不可能无限期借下去。

此外,地方债的利息也很高。中国财政部《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今年财政支出增幅排名第二的竟然是“债务利息支出”,增幅达到7.75%,规模为12746亿元,意味着政府财政已经一步步的陷入债务深渊。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规模更为惊人,利息支出规模并未在这份报告里体现。

隐性债务是中国各地政府可让其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融资项目,但是,金融市场仍将其视为地方政府负债。目前,中国财政部没有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账目。

北京当局此前已经向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它们推迟或者停止一部分由国家资助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控制债务风险,确保政府有能力继续给疲软的经济提供刺激措施。

在中国追求GDP增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承担重要的责任。它们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为重大经济项目融资,以确保GDP达到设定的增长目标。多年下来,地方政府拖欠了巨额债务。据称,这些债务总额可能超过了一百万亿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2022年的数据,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就已经达到92万亿元,占GDP的76%。

2022年年底,中国疫情管控放开,各种经济问题集中爆发。中央政府、地方债和房地产行业债务汇集到一起,使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陷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债务危机。

2023年,中国各地的政府为减缓债务压力,只能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为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债务寻求展期或以新还旧的临时解决办法。中国媒体说,去年中国地方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规模总计约10万亿元。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