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照片显示,北京某招聘会现场。 中国经济放缓导致数百万年轻人激烈竞争越来越少的工作岗位。(图片来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1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中国的2023年过得并不好。本月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几乎在所有经济指标上都表现不佳,有分析师曾预计,在2022年12月取消严格的COVID-19预防措施后,中国经济将出现反弹。就其价值而言,GDP增长率为5.2%,略高于预期,但考虑到中国去年惊人的青年失业率、房地产危机、令人失望的股市,即使这个数字也受到广泛的不信任。
为了重振低迷的经济,习近平当局在2024年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刺激国内消费的措施。但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旨在改善或保护中国社会的雄心勃勃的政策似乎始终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制衡因素,近年来,这些政策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受欢迎的连锁反应。
在一个特别尴尬的案例中,中国上个月试图打击年轻人沉迷游戏,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即将受到限制的猜测,并震动了股市,以至于一天后,当局匆忙表示要修改他们制定的法规草案。
政府各部门为配合习近平的理想社会愿景而制定的此类雄心勃勃的目标,却发现它们与政府振兴中国步履蹒跚的经济的努力越来越不一致。
认识到这个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司司长袁达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强政策协调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他誓言该机构将更好地审查“非经济政策”的建议,以确保它们“对经济的抑制作用不会减弱”。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平衡。“现在政府有多个目标要追求,”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亚当・刘(Adam Y.Liu)告诉《时代》杂志。“当你有明确的多个目标时,有时这些目标不一定彼此同步。”
刘认为,持续的政策冲突可以归结为权力过度集中,以及执行此类政策的地方官员不顾经济代价,表现得忠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突发奇想。
“这实际上更多是为了表现出你的忠诚度。有时,即使没有任何经济意义,做一些在经济上毫无意义的事情却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
以下是中国在追求非经济优先事项时无意中损害了本国经济的一些方式。
整治游戏产业
去年12月,负责监管中国游戏行业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NPPA)公布了一系列旨在遏制网络游戏的规定草案,包括设定支出限额和禁止游戏奖励每天登录的玩家。
近年来,当局试图解决青少年的游戏和智能手机成瘾问题,对游戏行业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
2021年加强的打击行动给中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游戏行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影响,该行业的总收入在2022年首次出现萎缩。上个月宣布的法规草案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他们担心另一场科技打击行动让人想起2021年的那次。规则宣布后不久,中国最大的两家游戏公司腾讯和网易的股价暴跌,两家公司的总价值蒸发了近800亿美元。
当局忙于控制恐慌情绪。一天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表声明,誓言“修改和完善”其规则草案。官方媒体《环球时报》报道称,当局还迅速批准了105款国产游戏,这是对中国游戏业支持的信号。据路透社报道,一月初,负责监督网络游戏产业的中宣部出版局负责人被免职。
反腐败
习近平大力反腐败已成为他任期内的标志之一,过去十年惩罚了470万官员,中国最高领导人誓言要清除官僚机构中的腐败人员,无论他们是“老虎”还是“苍蝇”。这场运动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习近平本月宣布将在金融、制药和基础设施等关键行业深化腐败清理。
尽管当局辩称,大力铲除腐败是为了中国经济的利益,但专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警告说,这一举措的重要性成本,阻止官员开展新项目,因为他们担心被视为腐败,并损害投资者对目标行业的信心。中国的反腐运动从一开始就对其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美银美林2014年估计其成本为1000亿美元;就在去年,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反腐败行动使医疗保健股票的市值蒸发了1,420亿美元。
反间谍
在与美国的政治摩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于7月实施了一项新的反间谍法,试图限制外国咨询机构,因为担心它们泄露国家机密。但由于该法律的措辞过于宽泛,它实际上压制了负责向希望在该国投资的外国公司提供尽职调查信息和情报的商业顾问,并使本已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变得更加恶化。
尽管该法律的效果尚未得到充分衡量,但它是在外国投资基线不佳的情况下实施的。商务部数据显示,尽管中国总理李强不断发出中国对商业开放的信息,但2023年实际利用的新增外商直接投资为1.1万亿元人民币(1,550亿美元),比2022年下降8%。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2024年达沃斯论坛上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任何想要在那里投资的人都必须有点担心。风险与回报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冠清零
中国的新冠清零政策曾被誉为2020年COVID-19大流行爆发时最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该政策以广泛的封锁、全民隔离和大规模检测制度而闻名,但在习近平连任后却成了自己的祸根。尽管病毒在全球流行,但当局拒绝做出政策调整。
这些措施一度使家庭难以确保粮食供应,并阻碍了对火灾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应对。一些居民被强制隔离,多个城市爆发了抗议活动,抗议居民因严格的卫生政策而无法工作。2022年11月,不满情绪达到顶峰,街头抗议者呼吁结束零新冠疫情,这是中国罕见的民众政治异议时刻。
2022年12月,情况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习近平突然取消了所有限制。但多年封锁的经济影响持续存在,尤其是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下降。
打击教培产业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中国的私人教育培训公司变得尤其受欢迎。但习近平当局认为,它也利用了家长的焦虑,即只有拥有大学学位的孩子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2021年6月,政府突然禁止营利性辅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禁止它们宣传其服务。但这项禁令的目的是在出生率创历史新低的情况下降低育儿成本,并监管教育公司不断膨胀的利润,却迫使许多私立教育公司陷入亏损。中国最大的教育公司在此次改革中裁员多达6万人,导致本已不断膨胀的失业人口雪上加霜。
该禁令最终也未能成功阻止营利性补习:出现了私人补习黑市,以更高的价格迎合家长提高孩子高考成绩的迫切愿望。